分享

心肌缺血心电图临床意义及鉴别

 内科博士符医生 2023-10-14 发布于海南
临床意义
心肌缺血心电图可仅表现为ST段改变或者T波改变,也可同时出现ST-T改变。
临床上可发现约半数冠心病患者未发作心绞痛时,心电图可正常,仅心绞痛发作时记录到ST-T动态改变。
少数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时心电图可正常或仅有轻度ST-T变化。
典型心肌缺血发作时,面向缺血部位的导联常显示缺血型ST段压低(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1mV)和(或)T波倒置。
有些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可呈持续性ST改变(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05mV)和(或)T波低平、负正双向和倒置,而于心绞痛发作时出现ST-T改变加重或伪性改善;冠心病患者心电图上出现倒置深尖。
双肢对称的T波(称之为冠状T波),反映心外膜下心肌缺血或有透壁性心肌缺血,这种T波改变亦见于心肌梗死患者。
变异型心绞痛(冠状动脉痉挛为主要因素)多引起暂时性ST段抬高并常伴高耸T波和对应导联的ST段下移,是急性严重心肌缺血表现,如ST段呈持续抬高,提示可能发生心肌梗死。

鉴别
心电图上ST-T改变可以是各种原因引起心肌复极异常的共同表现。
除冠心病外,其他疾病如心肌病、心肌炎、瓣膜病、心包炎、脑血管意外(尤其颅内出血)等均可出现此类ST-T改变。
低钾、高钾等电解质紊乱,药物(洋地黄、奎尼丁等)影响以及自主神经调节障碍也可引起非特异性ST-T改变。
心室肥厚、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等可引起继发性ST-T改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