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完成一篇高质量论文需几步?写作指南请查收

 渐华 2023-10-15 发布于山东

文 | 《中国科学报》 见习记者 杨雯

从学习有标准答案的课程到创造出“无标准”的科研成果,思维和行动上该如何转变,困扰着许多初涉科研的高年级大学生和研究生。例如,如何找到一个独特且有价值的选题?如何阅读参考文献,并事半功倍地总结他人的研究?如何破解写作难题,快速完成一篇万字论文?

天津师范大学副教授王树义撰写的《学术写作五步法:如何从零完成高质量论文》,是一本能够帮助科研初学者快速熟悉学术写作的指导手册。全书分为入门篇、选题篇、文献篇、写作篇和答辩篇。

作为指导过大学生获得优秀毕业设计奖的老师,王树义总结了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提炼出一套研究方法、教程和解决方案。

时代不同,学术预期不同

《中国科学报》:您在书的开头就提到,现在很多学生会“躲”着导师,即便在科研过程中遇到困惑,也会尽量避免与导师交流进度并寻求帮助,一直拖延到最后一刻。这种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

王树义:我2004年读硕士研究生,2011年博士毕业。在硕士和博士阶段与导师的联系都非常紧密。硕士生导师那时已经年过六十,但他一有科研上的好想法,就立刻打电话给我,我们经常一起讨论和碰撞彼此的想法。他从育人的角度考虑,既然带了这名学生,就必须让他在毕业时有所收获,培养出在这一行立得住的能力。

现在大学生面临的问题跟我们那时候确实不一样,而现在有一些年轻导师自身就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

坦率地讲,我们当时毕业以后,未来的不确定性相对小一些,升学和求职的竞争压力没有今天这么大。现在很多学生从研一就开始为就业做准备,有很多学业以外的压力和焦虑,所以他们在学术上的预期和我们当时相比有很大不同。

这需要学生和老师双方加强沟通和理解。一方面学生应该认识到,学生时代许多知识体系都是别人梳理好了告诉你。学习、考试,尤其是有标准答案的学习、考试,做的大都是重复性的工作,而做科研则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要从接收已有知识,转变为创造全新的东西。作为学生,要及早认识到这种转变,主动把导师认为你应知应会的知识和技能补全并加以提升。

另一方面,老师也应该了解学生的现状、志向、所处真实环境里的压力,以及每一名学生的特征,要给他们不断学习和成长的空间。否则双方误会不断加深,最终形成固化的行为模式,即导师有意见、学生有委屈和恐惧。

《中国科学报》:您认为学生在初次接触科研的过程中会让“很多人的自我形象变成镜花水月”,这如何理解?

王树义:这些学生经过考试脱颖而出,是激烈竞争中的胜者,他们认为自己的能力很强,至少在同龄人当中很优秀,所以当他开始承担科研任务时相信自己没问题。但每一项科研都是一个独立项目,不同于学习、考试那样把别人做过的、已经获取的知识再去做一遍。

所以每一个值得做的科研项目都势必要挑战未知,这意味着有各种难以预料的挫折在等着你。比如你找到一个别人没有解决的题目时倍感欣喜,实际上这个问题不一定是“低垂果实”,可能别人早已尝试过,由于种种原因无功而返,才迟迟没有被解决。所以别人碰到的坑,你可能还要再踩一遍。

科研有着非常客观的评判标准,做不出来就是做不出来。在这个过程里,学生原本在学习、考试这些重复性的知识活动中建立的自信,可能会在面向未知的科研探索而备受打击。这就是所谓的“很多人的自我形象变成镜花水月”。

科研创造需要底层常识支撑

《中国科学报》:书中专门有一个章节讲述如何确定选题,在您看来,初涉科研的学生在找选题时普遍存在哪些问题?

王树义:因为缺乏基础性的科研训练,有的学生自己找的选题可能合理性不足,很容易被否掉;但如果导师给他指派的题目和他的志趣不匹配,又可能坚持不下去。所以初涉者如何确定选题,面临一种两难境地。

我发现很多缺乏基础训练的学生最爱看的论文不是学科中最经典的论文,也不是最前沿的论文,而是历届师兄师姐的毕业论文。因为他们迫切想找参照物,想知道究竟做成什么样子是可以被接受的。

不是不能看师兄师姐的论文,但这里面有几个问题。第一,科研的意义在于自己去探索,并做出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才值得用论文表达出来;第二,古人讲“取法乎上,仅得其中”,但有时他们看到的是质量本就堪忧的论文。另外,他们在参考选题时容易“低水平重复”,比如别人做过对东北地区的一个调查,那我在西南地区做一样的调查;别人研究的是老人,那我研究孩子;别人研究男性,那我研究女性……如此生搬硬套的选题,多数不是好选题。

《中国科学报》:您写了这样一本拆解学术写作步骤的手册,以流程化的方式指导科研新人,但科研理应是一项创新性工作。这种创新性和流程化之间存在矛盾吗?

王树义:你找到了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科研到底是重复性的机械性劳动,还是创造性的独特劳动?我认为从科研的整体过程讲,肯定是后者,但现在的问题在于科研的活动中,除了它的创造性外,还有没有共性的东西?

比如,科研工作者都要去读文献。大多数人现在缺的不是如何创造性地读文献,而是要先了解怎么才能够避免低效率地读。同样,怎样不断积累你的科研发现,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方便日后研究调用和整合。

这些方法并不一定多么有创造性、有个性化,需要的是高效率手段。比如答辩,很多人不是缺乏创造性,而是压根儿就不知道该怎样和答辩委员会进行有效的沟通。

所谓科研创造,首先需要这样一些底层的东西支撑。我写这本书,把这些底层的原本应该默会的内容说出来,是因为现在不少大学普遍缺少这么一门课。

现在从本科到研究生教育,有些导师默认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科研的基础知识,但现实是很多学生缺乏初步的学术基础。我认为需要这样一本书来补充这种不足。

创造性从哪儿来?达尔文年代,创造性往往来自独特的具身体验,他不到南太平洋游历,不去收集标本,最后就不可能写出《物种起源》。但是现在这样的机会非常少,科学被分门别类后形成了今天的学科体系。在这个体系下,第一步是先通过文献了解别人已把地图探索到了怎样的程度,还有哪一块是黑暗区域、哪一块值得你去探索。

了解整张地图的过程不是创造性的劳动,而在充分了解已知后向未知推进的过程,才体现出你个人的创造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