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军地情深】张发奎||​​难得见面的好战友

 昵称70808387 2023-10-15 发布于山东
 
           难得见面的好战友

张发奎

10月9日16时,星期一,我接到山东商河县玉皇武校校长张庆山发来的微信:张团长您好,我已到高密,明天准备去您处看望冯司令和团长,您和冯司令商量去哪里好?

我看着短信,立刻回想起今年5月2日,我和冯司令受邀前往商河,参加张庆山创办玉皇武校30周年庆典活动情景。一幕一幕,恍如眼前;一幕一幕,记忆犹新。 

     

慰问前线归来将士义演全体同志合影留念  1986.6.9.

在此之前,我和张庆山战友并不认识。我入伍到原138师,大部分时间是在412团。担任副团长以后才到413团工作。我到413团的时候,张庆山已经退伍,我们在413团没有交际。但是,我们都是413团的兵,我们都认413团这个番号。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我和张庆山虽然经历不同,岗位不同,却都为413团做过贡献,我才在接到冯久喜司令员电话以后,马上答应陪同他一起前往商河看望战友,助推玉皇武校。

冯久喜司令员一开始在412团特务连,后来调到师侦察连。他资历深,能力强,当年参加“珍宝岛战斗”立过功,如今是138师潍坊战友的领军人物。我当然听从他的指挥,他指向哪里,我就打向哪里,绝无二话。冯司令员在电话中告诉我:张庆山是你们413团特务连老兵,担任过一排3班长,退伍回乡后曾经担任村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脱贫攻坚,发展致富,干得挺好。后来,张庆山发挥侦察兵所长,开办了玉皇武校,30年来为商河、为山东、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武术体育人才,我们过去看看他。

冯司令员言语中满是骄傲之情,我听着也是感到挺骄傲。算起来我比张庆山兵龄老,却也算是一个时代的人。我们那个时代……怎么说呢?就用性格爽快、文笔犀利、拥军爱军的《军旅原创文学》社社长梨花雨的经典名句来概括吧:“你们那个时代,优秀的儿女穿军装,进军营。优秀的军人朝夕相处,共同进步。继续留在部队提拔重用的人,一定是优中选优,很有本事儿。即便是服役期满退伍回乡的人,也是大熔炉里炼出的好钢,放在哪里都是顶梁柱!”

毫不谦虚地说,梨花雨这句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我们那个时代风清气正,个人进步用不着自己去考虑,一切听从组织的安排。你要做的事情就是服从命令,完成任务。我们那个时代,部队不仅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还是培养政治坚定、军事过硬、作风优良军人的大学校。张庆山就是从大熔炉、大学校走出来的优秀代表。

冯司令员介绍完张庆山的情况,随后给我发来一篇文章链接。我打开一看,是辽宁沈阳《军艺之星》公众号推送介绍张庆山的文章,文章作者是李世全。我一下子就笑了:李世全我认识,当年在412团的时候,我们俩都是冯司令员的兵,我是作训参谋,他是侦察参谋。他的文笔很好,是我们团司令部的“秀才”。离开部队很多年了,我们已经好久不见。今日隔屏相遇,心中很是高兴。我的老家是辽宁桓仁,对来自故土的“军艺星光艺术中心”有所耳闻。艺术中心总编辑张艳丽,主编李世全、李凤岐,都是我们138师的战友。张艳丽当年是138师宣传队台柱子,是138师宣传队最漂亮的女兵,演出素质一流,主演过李铁梅,深受部队官兵赞赏。我想,这几位战友赞扬张庆山,那张庆山就一定非常好。

我的兵之初虽然在412团,但我落脚在413团当团长,并且带领413团上战场,在八里河东山阵地与敌对峙、战斗将近一年,圆满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任务,履行了军人保家卫国神圣使命。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和张庆山的战友情应该更亲近、更浓厚一些。413团名册上印记着我们的姓名,413团的战旗上抛洒着我们的热血,413团的历史上贯穿着我们的征程,413团番号上凝聚着我们的光荣。我们共同为413团而自豪,我们都以413团一兵而光荣。

5月初,我和冯司令员商河玉皇武校之行非常成功。我感慨、感动、感想万千,对张庆山充满敬意。一别数月,得知张庆山要来潍坊,我当然会喜不自禁。我第一反应是向冯司令员报告,拨通冯司令员手机,问冯司令员在哪里。冯司令告诉我,他昨天离开潍坊,前往青岛与儿孙团聚。我赶紧汇报,张庆山明天要来潍坊看望我们。冯司令员听了有点儿着急,问张庆山能不能推迟几天来。我告诉说张庆山的安排紧张,这次是到青岛、高密两地玉皇武校关联武馆公干,返程途中到潍坊探视老首长、老战友。冯司令员大概是已经另有安排,犹豫了一会儿说:“张团长,麻烦你代表我接待张校长吧。一定要热情接待,叫张庆山吃好喝好,替我好好敬他几杯酒。张庆山是你团特务连的3班长,30年来把玉皇武校办得这么好,为413团争了荣誉,为你团长争了光。”

我放下电话,拨通张庆山的手机,告知冯司令员已经前往青岛,不在潍坊,由我接待他们一行。张庆山很高兴,商量着让我是否再找几位413团战友相聚。我赞成他的提议,问他认识潍坊哪些413团战友。庆山说:“我复员比较早,潍坊413团战友不认识谁了。”

我听了深有感慨:部队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个擦肩而过可能就使好战友失之交臂。能够相识相知,要看缘深缘浅啊!

我告诉庆山我来安排聚会,当晚通知了曾经的组织股长尚作为、干部股长靳洪君、高机连长盖希云、宣传干事吴克亚,他们5人欣然表示前来迎接庆山战友。

10日上午8点30分,我早早来到提前预订的“北大荒”饭店,落实了饭店最大的房间“哈尔滨餐厅”,审看了午宴菜单。

回到家里,发现高密武馆馆长刘文健的微信:“发个小区的位置图。”

我不会用手机发位置图,赶紧下到二楼找邻居帮着给刘馆长发出位置图,满心欢喜地等待他们一行光临。

金秋十月,凉风送爽,真是适宜战友相聚的好时光。孔老夫子见到远方来的朋友都“不亦乐乎”,我即将见到同住一军营、同举一杆旗的战友,岂能不望眼欲穿?

10点30分,刘文健馆长打来电话,他们已经来到北苑小区门口。我立刻下楼直奔北门,与庆山热烈握手,亲切交谈。刘文健馆长夫妇曾在5月份来到潍坊接着我和冯司令员一同驱车前往商河,参加玉皇武校30年校庆,与我算是老相识,不由分说拎着香油和茶叶礼盒送到我家。我把庆山一行礼让进门,分别落座叙谈分别5个月来的彼此情况。

庆山在我面前是“新兵”,却也已是74岁高龄。但是,健康的身体状况和自律的生活习惯,使他在生命之旅踩了一脚刹车,显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年轻状态。我高兴地看着他俊朗的脸庞,潇洒的动作,向他前来看望我表示由衷感谢。

庆山退伍返乡50年,尤其是创办玉皇武校30年,风风雨雨真是不容易,培养出一批批优秀武体人才,给家乡玉皇庙镇、给故土商河乃至齐鲁大地增了光添了彩,也给我们413团增了光添了彩。刘文健馆长告诉我,他除了是高密市武术协会主席、高密市“爱心武馆”馆长以外,还兼任党支部书记。

刘馆长是庆山的徒弟,对庆山尊敬而又恭谨,使我回想起军旅生涯中,老兵和新兵、上级和下级之间的真情流露,心生温暖。庆山很重感情,很留恋军旅岁月,动情地说:“您是团长,我是特务连的兵。今天来到团长家里,看望团长和冯司令理所当然。其实早就想来,因为工作忙来不了。冯司令也是侦察兵出身,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带着在特务连学到的本领回到家乡,为孩子们办起武校,回报了社会,没有给部队丢脸。”

刘馆长说:“高密武校是在师傅和高密市领导支持下、关心爱护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只有办好武校,不辜负领导和人民的希望。”

11点20分,我和庆山一行来到“北大荒”饭店,尚作为、盖希云、陈守信三人已经等候在饭店门口。我向三人介绍过庆山,战友相认,握手拥抱,格外亲切。大家进入“哈尔滨”餐厅落座,靳洪君和吴克亚随后赶到,一一相见。庆山高兴地说:“我是久别回家了!我认识尚政委,还有团政治处主任崔德润,副团长王林远。我2016年10月11日,在济南参加了特务连纪念老山轮战30周年战友聚会,上台讲了话,献上了玉皇武校为战友们编排的节目祝贺,使战友聚会掀起一个小高潮。”

大家叙友情,忆往事,“北大荒”饭店服务员端上了酒菜。我知道战友相聚言不完,话不尽,便决定边吃边谈。

大家坐下来,我首先说:“张庆山是我们团特务连3班长,当兵时学会了擒拿格斗,回到地方办起武校。今天5月2日,张庆山创办的玉皇武校举行30年校庆活动,给我和冯司令发来邀请。我和冯司令看到李世全战友写的文章,初步了解了张庆山创办武校30年的经历和成果,决定前往实地考察和深入了解。张庆山入伍所在侦察排,曾在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荣立集体一等功,排长武永高荣立一等功。张庆山新兵下连以后到3班,3班的老班长就是'珍宝岛战斗英雄’周登国。他受武永高和周登国的影响,一直牢记'当兵就要准备上战场’的名言,练就了一身侦察兵过硬本领。复员回乡以后,担任玉皇庙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在一无资金、二无人脉的情况下,向亲友借款30万元创办了玉皇武校。亲友原本以为他借钱是投资办实体发展经济,看到他用借款办武校,认为他精神有问题。张庆山靠着30万借款,盖起6间教室、30间学生宿舍、12间办公室和训练房以及2间伙房,焊制了单杠、双杠,三番五次上梁山、下恽城拜师求艺,坚持以文为主,以武促文,道德治校,文明育人。30年来,他创办的玉皇武校为国家培养出6名国家级运动健将,一二三级运动员三百多名,近百名毕业生考入大专院校。既培养出全国冠军、亚洲杯冠军和世界冠军,还培养出一批省市专业体育运动队教练。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农村各地》栏目,以《武魂花开黄土地》为题,专题报道了玉皇武校那些从乡间小道和麦秸垛上培养出来的各类比赛冠军。和张庆山一同来的刘文健馆长,是高密人。我们413团战友,与高密有着很深的情结。40年前,我们413团开赴南疆战场,就是从高密火车站登上军列出发,一年以后完成南疆防御作战任务从战场凯旋,也是在高密火车站卸载返回营房。一去一回,高密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给了我们最大支持和最高礼遇,我们永远铭记在心。我至今还清楚记得,高密人民举着小红旗热烈欢迎我们凯旋的场面。我们的车队通过高密县城时,第一台引导车上坐着高密县公安局长,第二台开路车上坐着高密市委书记赵凤池,第三台车才是我和张以明政委乘坐的指挥车。刘文健馆长不但是高密武术协会会长、高密'爱心武馆’馆长,还是'爱心武馆’党支部书记。刘文健馆长陪同张庆山战友前来潍坊,我们413团战友热情欢迎。战友相见格外亲,我要连敬三杯酒。”

副主陪盖希云看我放下酒杯,接着端杯敬酒说道:“刚才听了团长对张庆山战友的介绍,早先也看过团长5月8日写的介绍玉皇武校30周年庆典文章,感到很吃惊,震动很大。张庆山战友白手起家办武校,谈何容易?这是在齐鲁大地干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为齐鲁大地争了光,为413团争了荣誉,全国5700万退役军人也很光荣。我原先是高机连连长,我们连和特务连都是团直属连,亲上加亲。今天欢聚一堂,我做为副主陪敬酒欢迎。”

盖希云三杯“副陪酒”喝完,现任潍坊市城管大队副大队长吴克亚起身敬酒。他是宣传干事出身,413团才子,文笔一流,口才一流,讲话准确到位、次序分明、富有文采,他说:“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今天是个好日子,非常高兴和开心,欢迎老班长张庆山到来。感谢团长组织欢迎酒宴,战友情就像一壶陈年老酒,年代越久情越浓。这次老班长专程来看望冯司令和团长,团长高度重视,昨天精心安排,今天热情接待。战友相聚,很有意义,我讲三个意思:感恩、感谢、感激。一是感恩,就是感恩团长。团长是我的恩人,1981年11月,团长到江苏徐州邳县接兵把我带到部队,一路走来,一路跟随,没有团长就没有克亚的今天,团长是我人生的榜样。团长文韬武略,文武双全,格局大,有情怀。团长戎马一生,为我们413团做出了贡献,是我们的旗帜,是我们的方向。我要感恩团长,祝团长健康快乐。二是感谢,就是感谢张庆山老班长。老班长1970年入伍,如今是74岁高龄,专程来看望战友,这让我非常感动。老班长是特务连优秀的侦察兵,复员回乡后创办了玉皇武校。他信奉'少年强则国家强’,培养弟子桃李满天下,发扬了部队光荣传统,弘扬了中华传统武术。因此,感谢老班长在部队付出和为国家培养人才,感谢你对战友的深厚情谊;三是感激,就是感激军人情怀。是团长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军人情怀,是尚政委、陈处长、靳教导员一直以来对我的帮助,使我懂得了军人情怀珍贵和幸福。同时,感激伟大的党,感激伟大的军队,感激伟大的祖国!最后,我把三个意思归结为一句话:祝愿大家健康、快乐、顺利!”

吴克亚敬完酒,陈守信站起身来,微笑着说道:“听了团长介绍张庆山战友复员以后创办武校,实属不易,可喜可贺,发扬部队传统,为国家培养人才,展现了退役军人的风采,值得战友们赞美。我代表后勤处敬老班长一杯酒,祝老班长福星高照、财运亨通!”

陈守信刚刚放下酒杯,刘文健馆长便起身敬酒:“我今天有幸陪同师傅参加413团战友聚会,看到这个场面,心里高兴万分。没有想到我的师傅在潍坊有这么多营以上的战友,而且情深意厚。高密武馆是在张庆山师傅的领导下和高密领导的支持下,创办起来并且良性发展的。我要借用刚才吴大队长的话,向各位首长、各位领导说一声感恩、感谢、感激。1986年你们从南疆战场凯旋回到高密时我年纪还小,全县热烈欢迎你们的场面,我至今记忆犹新。我代表高密武馆和我师傅向各位领导敬酒,表示感谢!”

尚作为是战时413团组织股长,为人诚恳朴实,沉稳干练,战后任138师炮团政委,在战友聚会中经常做总结性致辞敬酒。这次欢迎庆山一行到来,他仍然当仁不让,儒雅地说道:“10月10日,秋高气爽,艳阳高照,好日子自然有好心情。临近中午,在老团长引荐下,我们413团几位转业在潍坊的战友,有幸见到了团特务连3班长,现德州商河玉皇武校校长张庆山老战友。老战友专程来看望冯司令和老团长,虽说是第一次见面,但彼此都有一种似曾相识、一见如故的感觉。大家争先恐后与老战友相拥相握,有说不完心里话,那种与生俱来的亲切,那种发自内心的热情,让人感动难忘。

我们都是从老团长今年5月8日《军旅原创文学》发表的那篇《参加玉皇武术30周年庆典》美文上,与张庆山战友相知相识。老团长的美文介绍了张庆山战友复员后百折不挠、艰苦创业的动人事迹,谁看了都会感动,都会敬佩,都会由衷的伸出大拇指点赞,也都为庆山战友感到骄傲和自豪。今天头一次见到庆山老战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班长今年已74岁,身材魅梧,满脸红光,耳不聋,眼不花,走起路来挺拔有力,一看就是个练武出身的人,是标准的练家子。尽管岁月走近古稀,但仍然难以遮掩他年轻时英武气势。山东人忠诚、憨厚、质朴,都体现在老班长的身上。战友们相见格外亲,因为商河县有我的同班战友。我入伍分到9连1排3班,班里有9人,其中之一就是商河县入伍的孙守孝。孙守孝中等个头,小学毕业,是班里的老大哥,非常关心大家,帮我补衣服、补袜子,我至今联系不上他。不知道他生活得怎么样,很是想念。相见总是短暂,思念总是很长。老团长摆上好酒好菜,盛情款待,但庆山战友忙于业务,我们也只能以酒相祝,祝愿庆山战友健康长寿,天天开心!”

尚作为敬酒完毕,大家彼此交流,宾主尽欢。最后,我宣布酒宴结束,全体战友合影留念。

笑容成为定格,战友感情加深。眼见得日影西斜,张庆山、刘馆长一行登车返程。战友们挥手送别,依依不舍。好在如今身处和平年代,不必一去征程疾,无处问消息。希望战友们经常相聚,丰富多彩而美好的生活。

2023年10月13日于潍坊 









 【作者简介】


张发奎,辽宁省本溪市人,地方中学从教三年。1964年8月入伍,1987年转业地方工作。军旅生涯24年,历任连长、营长、副团长、团长。1985年1月至1986年6月参加老山轮战,担任413团芭蕉坪地区对越防御作战指挥长。

 军旅原创文学与您一路同行

【重要提示

1.来稿字数需要300以上,含个人简介方可加注原创标识,不加注原创无法添加到个人专辑

2.本公众号已经与360个人图书馆同步,不加注原创无法同步360文库。

3.来稿请勿一稿多投,后台大数据会自动过滤,花费时间编辑后将无法推送,请自尊。

4. 了解《军旅原创文学》同题作品征文详情,请点:【军旅原创文学】同题作品征文启事

5.发稿邮箱:917141698@qq.com。邮箱来稿需要添加主编微信917141698,以便沟通相关事宜。

6.严禁把发到朋友圈、文学群的稿子私发编辑或邮箱,阅读量低于100者,将控制刊推后续来稿。 

7.【军旅原创文学】第二期已经开始筹划,欢迎广大军旅文学爱好者赐稿指导!

8.如有断行错位问题,是由于手机使用者字体设置所致,与平台无关。了解平台更多情况敬请点击 军旅原创文学公告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