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大伦:带状神经性皮炎,可服用补肾精的引火汤

 dxf940 2023-10-15 发布于河南


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

图片

07 带状神经性皮炎,

可服用补肾精的引火汤

皮肤问题也可能是肾精不足的虚热所致

有一位朋友带着孩子大老远跑到海南找我,这个孩子正在上大学,满脸痤疮,他服用过很多清热解毒的中药,都毫无效果,家长非常困惑。

皮肤问题是令人比较头疼的。

很多人长期服用清热解毒的中药,但皮肤问题不见好转,最终还变成了顽疾。

通常,有这种情况的皮肤表面会出现红色的皮损,一般会被诊断为热证,也就是热毒导致的皮肤问题。因此,大部分医家在调理的时候往往用清热解毒、祛湿凉血的中药。

有些人用这种调理方法可以很快痊愈,但有些人则效果不佳。长期用下去,甚至还会导致皮肤问题越来越重。

我一般在调理这类皮肤问题时,也会首先想到其缘由是热毒壅滞。

但一位朋友问我,自己的孩子已经吃过很多解毒的药物,为何都无效呢?我看了孩子的舌头后,发现他的舌头颜色淡嫩,于是想到了肾精不足。

考虑到现在小伙子消耗比较多,而他的脉象也确实不是热毒的征象,所以我建议他们用引火汤调理。结果几服药下去就见效了。

其实,在没有领悟到肾精不足会导致各种虚热的表现前,我也是“见火治火”的人,一旦清热解毒的方法无效,就束手无策,让人另请高明。

后来了解了此证的机理后,感觉像突然打开了一扇大门,我发现,似乎很多热证都是肾精不足引起的。这类病看似非常严重,热势炽盛,实则非常具有迷惑性。

由肾精亏损导致的皮肤问题,可用引火汤调理

在此,我给大家推荐一个调理皮肤问题的新思路——某些湿疹,甚至带状疱疹、神经性皮炎等皮肤问题,有可能是由肾精不足导致的龙雷之火外泄所致。

如果您仔细观察有皮肤问题的人,会发现他们的舌质呈现一种暗淡或者泛白的状态,舌边会出现齿痕。

此外,他们还会有下肢怕冷(腿脚感觉是凉的)的体征,这就是比较明显的上热下寒表现。

一旦出现了以上症状,就可以考虑他们的皮肤问题是否为肾精不足、龙雷之火外泄所致。

什么是龙雷之火?指的就是肾里所藏的一点点真阳,对于肾精亏虚之人,会导致阴阳俱虚,出现浮游之火。龙雷之火一旦上奔,会导致上焦头面的问题,比如牙痛、咽喉痛;龙雷之火外泄,则会导致皮肤问题。

现在,有的医家把李东垣的“阴火”概念引入,将龙雷之火说成阴火,也可以。

总之,这是一种在身体虚弱的情况下,脏腑失调而产生的虚火。

但我们必须清楚,这种虚火是在肾精不足的情况下产生的。

此时,如果您单纯用滋阴或温阳的方法调理,效果均不明显。只有用滋补肾精的熟地,再搭配其他药材调理才能见效。

如何使用引火汤

下面以陈士铎的引火汤为例。这个方子原本用于调理由肾精不足引起的龙雷之火上奔导致的咽喉肿痛,但是现在我们用此方来调理龙雷之火外泄导致的皮肤问题,效果一样很好。

明末,在张景岳与陈士铎等医家的努力下,对龙雷之火的调理和熟地的运用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在理论上奠定了基础。

他们的经验表明,很多表现严重的热证,实质是肾精不足所致。但是到了清代,温病学说兴起。

医家对清热解毒的药物更加重视,因此,对熟地的运用,难免有些矫枉过正。

很多温病学派医家抨击张景岳,认为他滥用温补,结果此类疾病的调理方法并未得到很好的推广。

而在清代,也很少能见到热证被数剂而愈的医案,清热解毒的医案却非常多见。

虽然我们无法复原当时患者的具体情况,但我认为,其中有相当多的患者被误治了。

图片

引火汤

配方:a熟地90克、b巴戟天30克(我一般用15克)、c茯苓15克、d麦冬30克(我一般用15克)、e五味子6克、f肉桂3克(通常我在此方后面会加上肉桂3克,因为阳虚者多)。

用法:将上述药材兑入4碗水,大火开锅后,熬成2碗水即可。一日服用3次,饭后服用。

因此,我觉得由肾精不足导致的龙雷之火上奔或者外泄的理论,还需要大力研究,积累经验。

我相信这个思路会解决很多人的身体问题。

《黄帝内经》曾言:“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其实,之所以有那么多疑难杂症,是因为我们的思路还没有充分地扩展。

如果您以后遇到类似皮炎、湿疹等皮肤疾病,用了清热解毒的药无效,身体感觉上热下寒,或者外热里寒,观察舌象发现舌质不是鲜红的,且舌边有齿痕,在过度劳累后还有身体不适加重的感觉,就可以考虑用此思路来调理。

皮肤的问题恢复只是表面现象,肾精充足了,才是真正幸运的事。

名:

名:女性养生三法宝·上下册作者:罗大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