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北宋花鸟画名家,深受宋神宗宠爱,开北宋宫廷绘画之新风

 蓝鹰书院 2023-10-15 发布于北京

文/本院首席鉴美官 华勇

宋朝时崇尚文艺,故而这个朝代的文化艺术欣欣向荣,可谓百花齐放。

当时,画坛中名家如云。

不仅有北宋三大家用自己的踔绝之能促进绘画艺术的发展,也有南宋四大家发挥惊世之才让绘画艺术更加繁荣。

此外,还有高益、张择端、梁楷、王希孟、马远、夏圭等诸多名家,他们皆用超群绝伦的画技令世人叹服。

北宋时,也有一位技艺非凡的花鸟画名家,他深受宋神宗的宠爱,并破旧立新,成功开创了北宋宫廷绘画的新风。

         

这位大画家名曰崔白,字子西。作为一代大家,其艺术风格是兼收并蓄,且多有创造。

不同于出身高贵的赵伯驹等画坛名家,崔白出身低微,故其早年并非一位宫廷画家,只不过是一个民间画工。

可想而知,当时他的日子过得十分艰辛,为了维持生计,其一直在不断提升自己的画技。久而久之,其技艺日益精进,终究让画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其善于写生,所画的作品多有新意,非同凡响。

其天赋颇高,又十分聪慧,能汲取黄筌父子的艺术风格之长,使其作品富丽精工。同时,其也习得了徐熙画风的意趣,并融入自己的画中。

要知道这两种画风在北宋初期盛行一时,其却能巧妙地合二为一,并独辟蹊径,自成一格。因而其也成功迎合了士大夫阶层以及天子的审美趣味,他们无不对其佳作盛赞有加。

既然其身怀绝技,加之又身处一个重文抑武的辉煌时代,他的才华断然不可能被埋没,后来终于飞黄腾达,功成名就。

1065年,由于雨水的不断冲刷,相国寺里的部分建筑遭到破坏,寺里的壁画自然也被损毁。于是皇帝下令让不少画家重新绘制壁画,而崔白也有幸参与。

相传这次浩大的工程大约持续了三年之久,直到宋神宗熙宁元年,即1068年才大功告成。

由于崔白在此次工程中展现出超凡的技艺,引起了朝廷的高度重视。故而工程结束之后,其也被召入宫廷画院之中,从此成为一名宫廷画家。

此时的他已是六十多岁高龄,然宋神宗却被其技艺折服,因而十分器重他。神宗知道其个性格疏阔,遂特批若无圣旨,谁也不许让崔白作画。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崔白本人画技高超之外,其弟崔悫、孙崔顺之也同样画技精湛,因他们也传承了崔白的画风,当世之人皆对他们敬重有加。

众所周知,很多画坛巨匠通常都是研习前人的作品,而后提升自己的画技。不过,崔白却并非如此。

其没有临摹前人的作品,然其仍能凭借超越前人的观察研究能力和高超的描绘能力,从而抓住花木鸟兽的内在神韵,不再被花鸟属装饰图案的遗影所束缚,最终开创新的发展方向。

其不仅擅长画花竹、翎毛,也精通壁画,其所画的佛道鬼神以及山水也颇为精妙,令人惊叹。此外,其颇为擅长写生。其所画的鹅、蝉、雀堪称三绝,足见其确实是一位天才画家。

其在画花鸟之时,能将荒郊野外秋冬之时的花鸟的情态神致表现得淋漓尽致,尤为擅长刻画败荷、芦雁等,手法细致,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又不失逸情野趣,尽显大师之风。

他的艺术特色为:在画人物山水之时,其将工笔水墨融合,从而产生奇特的效果,画中的人物以写实为主,生动传神。

他的花鸟动物画则不同,不仅有写意,也有写真,十分注重写生。其在画竹、草、树叶之时,则运用了双钩填彩法,画荆棘又使用了没骨法,画叶脉时也有用到了没骨法。

长年累月的苦练,使其掌握了出神入化的笔墨技法,故其作品笔触工细,一丝不苟,笔调粗放,苍劲有力又厚实,运墨娴熟,干湿并见。

在设色上,其摒弃了黄筌父子作品中色彩瑰丽堂皇的特点,故其作品中的色彩较淡,淡而清雅,甚妙。

正所谓艺高人胆大,加之崔白拥有放逸的个性,故其并未人云亦云,而是革故鼎新,终成一代名家。

崔白不仅具备创新精神,又拥有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故其在艺术生涯中创作了大量艺术价值极高的作品,仅《宣和画谱》就载入了241幅其所画的作品。

颇为遗憾的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其画作大部分都未能流传下来,仅有极少一部分传世,其中包括《双喜图》《寒雀图》等。

尽管如此,有总比无强。而今,我们仍能从这些存世作品中欣赏和研究其与众不同的画技。

其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其所作的花鸟画成功打破了一个局面,即自宋初一百年来由黄筌父子开创的黄家富贵为标杆的花鸟画体制,故其开北宋宫廷绘画之全新的艺术风格。

他的花鸟画极大地影响了北宋宫廷花鸟画,相传在当时的画坛中引起了巨大轰动,不论是画院中的画家,抑或是当时的文人士大夫画家,皆在研习其作品和技法。

此后,人们崇尚新意,高度重视写生和写实,到了宋徽宗执政期间,这种趋势更是进入了鼎盛时期。

毋庸置疑,崔白缔造了伟大的成就,也使其在我国画史上拥有崇高的地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