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长的力量(二)——面对一种离去

 趣味中年 2023-10-15 发布于云南

我很痛心,同时对以这样的方式提及这事深表歉意…

清晨6点多,天刚刚亮,她从卫生间哭着出来站在我们床脚,“妈妈,我同学跳楼了。”

我噌地坐起来,“哪里的同学啊?什么时候的?初中?高中?”

她说出名字,我感觉有些模糊又有些耳熟。初中已经毕业了,而我跟家长几乎不走动,所以现在突然说某某某,一时间难以记起。

我让她坐到床边,问她是怎么知道的消息。她说班主任发到群里,并把手机递给我,我瞟了一眼她的微信群,别的同学跟她一样,都很震惊。

十五岁,人生还没开始,她不理解生死深层的含义,身边人突然离开,她只知道那是一种终结,生命的消失。我把她搂在怀里:如果你觉得难受,就哭吧。并随手拿了床头的抽纸,整个一包地递给她。

“妈妈,为什么会这样?听说是跟他妈妈吵完架之后他跳的楼,他妈妈一定目睹了整个过程。”她边哭边说。也许,这个时候,所有有关那个孩子的点点滴滴在她大脑里,快速闪过,停留,又快速消失。在她断断续续的描述中,我才想起是有那么一位男生,我跟他父母不熟,但曾从另一位家长口中得知,他妈妈常夸我女儿如何乖,字写的漂亮。

“那后来呢?没抢救过来吗?”我此时隐隐约约觉得事情如果是真的,那老师这样群里告诉这些学生,是不是不太妥当。毕竟这不是客观的不可抗拒的原因导致的离开,是过激,极端…

但我没说,毕竟老师也有出发点。

于是,等她情绪慢慢平稳,我说这个同学我曾听你提起过,性格好像还挺阳光的,怎么会这样呢?他内心一定是遭受了多大的委屈,或者他学习上有压力,得不到他父母的关心理解。

“是啊,肯定是他父母不关心他才这样的。妈妈…”

她下意识地双手搂紧我的腰,我知道她想说什么,而此时无论她说什么,我都很愿意听着。

“我知道你内心有各种滋味,感慨万千。因为是面对曾经距离你最近的人的生离死别。今后,你还会遇到许多,你身边朋友,你最亲近的人,包括我,都会一个一个的离去,所以,你要学会适应,学会面对。”

“虽然这个时候不大合适,但我还是想说说我对这个事情的想法。”我接着说。

“他一定是内心有什么委屈,觉得自己的父母不理解自己,才选择这样的。”我想先抱着同理心试着站在她或者他的角度分析。

然后又说:“他如此极端,跟他家庭环境,他所接受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大人有很大的责任。”我并不是帮他开脱,是想尽量站在作为他们这个年龄段的人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事情。

她点点头,果然很赞同。

“但是,”接下来的话应该才是我自始至终想要表达的。“他太过于自私,他选择以这样的方式,他就没想过养育了他十多年的父母,他们纵然可能因为没尽好教育引导或疏于关心理解而有责任,但得承受多大的痛苦!有多痛心!”

“宝宝,妈妈这么说,你是理解不了的,因为你还是个孩子,你还没做母亲,你是体会不到这种心情的。”

亲爱的朋友,我不知道,当你的孩子,有一天也遇到这样的事,哭着告诉你事情的原委,你会如何?生活在这样一个时刻被各种信息轰炸的时代,大人小孩“无所不知”,毒文化,毒精神到处熏染蔓延,很多不合理的现象变得合理,正常,而很多小孩不但觉得正常,还会去效仿。这才是我觉得最可怕的。

我想要表达,也是必须要向她传递的信号是,这是一种不健康不可取的生命终结方式。

“这是对生命的贱踏、伤害。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爱惜生命,最基本的就是尊重生命的存在,认识生命的不可重复性。我们不应该无端地剥夺生命,哪怕是自己的,也不行,甚至是非常低级的生命,同样也不行!”此时此刻,与其说我想要立场鲜明地阐述一种观点,不如说,我在为谁打针,一剂什么针?我在努力地敲钟…我不是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感觉这个大环境已经让人没有了安全感。

“他感情太脆弱,承受能力差。这跟大人平日不注重培养,帮助孩子提高承受能力有很大关系。你们这个年龄段的,认知能力还很有限,学习有压力,心里有事,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方法释放。加上可能被大人误解,被冤枉,不知道如何释放被冤枉带来的委屈情绪,所以才想不开。说到底,还是大人的问题!”从做母亲的角度,我是痛心的。所以说的话发自内心。

“妈妈,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你总是能理解我,包容我。”她再一次哭。

“是啊,等你以后做妈妈了,你就知道,对待自己的孩子,有时候包容、大度到无限。但必须是要有原则的。”我拿过纸帮她揩了揩眼泪。再一次搂紧她瘦小的身体,纵然她已经比我高出很多。

……

还想说点什么,内心却无比沉重。

我曾看过一个权威博主发布一则微博:在一项研究显示,中国儿童和青少年出现抑郁症状的比例是19.85%,在中部地区的儿童和青少年中,这个比例甚至达到了 23.7%。


我相信很多家长看到这组数据,会跟我一样,心中五味杂陈。

我们没法理解,现在的孩子为什么这么脆弱,动不动离家出走,选择以各种极端方式与父母对抗。

我也时常觉得彷徨: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没法像心理或者育儿专家那样,侃侃而谈,给出答案。毕竟,我也只是一个普通家长。

但在寻找这个答案之前,我们首先要思考的是我们本身。我始终认为,家庭教育首先应该是父母的自我教育。

养育孩子,是父母的一场自我修行。

最后,回顾纪伯伦的《论孩子》,以此来回应内心的彷徨:

你们的孩子,

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

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

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

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

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

是住在“明日”的宅中,

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

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

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

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了目标,

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

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遥远地射了出去。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

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