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起读】皇汉医学214:半夏泻心汤之注释

 心其和顺其然 2023-10-15 发布于浙江

半夏泻心汤之注释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注】详小柴胡汤及大陷胸汤条。

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和久田氏解本条颇详密,故列之于下,以代注释。

(上略)心下痞满,按之硬而不痛,呕而肠鸣者,为半夏泻心汤证。其鸣者,如雷之鸣走,故又谓之雷鸣。雷鸣者,热激动其水也,多由胸中至于中脘脐上之间,肠鸣痞痛。顿而大泻者,谓之热泻。又病人食时,忽欲泻者,此证亦有之。但须详审腹证后,可用之。

此方以有黄芩解心下之痞,有黄连去胸中之热,亦有泻心之名。然其证之大部分为水,主半夏以去水,伍干姜以散结,伍人参以开胃口,和以甘草、大枣,以缓挛时之急。诸药相和,而退胸中之热以逐水气,所以治其呕,而去心下之痞也。(中略)呕而肠鸣之因为水气也明矣。故虽不下利,亦用此方也。

  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11克,黄芩、干姜、人参、甘草、大枣各5.5克,黄连1.8

  煎法用法同小柴胡汤。

  半夏泻心加石膏汤方

  前方中加石膏20-100克。

  煎法用法同前。

  【主治】治前方证而兼石膏证者。

  半夏泻心加茯苓汤方

  半夏泻心汤中加茯苓7

  煎法用法同前。

  【主治】治半夏泻心汤证而兼茯苓证。

  半夏泻心加茯苓石膏汤方

  半夏泻心加石膏汤与半夏泻心加茯苓汤二方之合方也。

  煎法用法同前。

  【主治】治半夏泻心加石膏汤、半夏泻心加茯苓汤之二方证相合者。

先辈之论说治验

《千金方·心虚宾门》中曰:泻心汤(求真按  此即本方也),治老少下利,水谷不消,肠中雷鸣,心下痞满,干呕不安者。

煮法后云并治霍乱。若寒加附子一枚,渴加瓜蒌根二两求真按  加石膏处却多),呕加橘皮,痛加当归一两(求真按虽有疼痛,亦必不可加当归),客热以生姜代干姜求真按  此非仲景之方法也,不可从之)。

《三因方·心实热门》曰:泻心汤求真按  是本方之去大枣者,但去之,非也),治心实热(求真按  本方证,非实热也),心下痞满,身重发热,干呕不安,泾溲不利,水谷不消,欲吐不吐,烦闷喘急者。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呕而心下痞硬,腹中雷鸣者。

求真按  此说是也,可从之。

《方机》本方主治曰:心下痞硬,腹中雷鸣者(大簇),呕而肠鸣,心下痞硬者(大簇),心中烦悸,或怒,或悲伤者(紫圆)。

《漫游杂记》曰:有一人病大便燥结,平素十余日一行,下后,肛门刺痛不堪,经数年不愈,请余诊之。其脉沉劲,脐之左右积有结块,连于心下。余日:“此病在腹,不在肛门,若不能持久,则不愈。”乃作半夏泻心汤加大黄三分与之,日二服。数日后,便利,肛门不痛。余按其腹,连结者未解,试休药。数日,又如旧,于是再服前方。经三月,腹候渐稳,灸背数百壮,遂痊愈。

《芳翁医谈》曰:休息痢,世皆以为难治,盖亦秽物不尽也。宜服笃落丸,兼用泻心汤之类。

求真按  休息痢者,谓下痢与便秘交代也。笃落丸,大黄一味之丸方也。

下利如休息,而无脓血,唯水泻耳,或自止则腹胀,泻则爽然,而日渐羸惫,面色萎黄,恶心吞酸,时腹自痛者,与半夏泻心汤兼用笃落丸为佳,且宜长服也。

  《成绩录》曰:一贾人年十八,尝患病,发则郁冒,默默不言,但能微笑,恶与人应接,故围屏风,垂蚊怅,避人蒙被卧,其时方大汗出,渴而引饮,饮汤水数十杯,小便亦如之。先生诊之,心下痞硬,腹中雷鸣。乃使服半夏泻心汤,发则与五苓散,大渴顿除,小便复常。续服半夏泻心汤,久之,痫减七八。后怠不服药,不知其终。

一贾人中鼠毒,微肿微热。未几,疵瘳。瘳后,诸证杂出。心气不定,手足肿,经年不愈,就先生求治。诊之,心下痞硬,腹中雷鸣,与半夏泻心汤,兼用木鳖子、大黄、甘草三味煎汤而愈。

《古方便览》曰:一男子,呕吐下利,四肢厥逆,心中烦躁,气息将绝。一医云霍乱,用附子理中汤,吐而不受,烦躁益甚。余即用此方,三服痊愈。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痢疾,腹痛而呕,心下痞硬,或便脓血者,及每因饮食汤药下腹,即辘辘有声而转泄者,可选用以下三方求真按  此说是也,可信。以下三方者,指本方及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也)。

 治疝瘕积聚,痛侵心胸,心下痞硬,恶心呕吐,肠鸣或下利者。若大便秘者,兼用消块丸或陷胸丸。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饮邪并结求真按  饮邪并结者,水热二毒并结也)而心下痞硬者,为目的。故对于支饮或游饮之痞硬,无效。若由饮邪并结而致呕吐、哕逆、下利者,皆可用之,有特效。《千金翼》加附子,即附子泻心汤之意,湿散饮邪之老手段也。

山田业广曰:欲用连理汤之病人,心下痞硬甚,则用半夏泻心汤,痞硬随愈,而口中糜烂亦痊愈矣。

一妇人腹满,经闭数月:心下痞硬,气宇郁甚。诊之,经闭急恐不通,欲先泻其心下痞硬,用半夏泻心汤。七八日,经水大利,气力快然而痊愈。

(《皇汉医学》【日】汤本求真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p277-27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