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 史 名 城 话 洛 阳

 唐白甫grpj8q5p 2023-10-16 发布于新疆

马齐峰

正是癸卯盛夏难耐时节,趁女儿出差的机会,我与暑假中9岁的外孙顺顺随同前往千年古都洛阳"溜"了一趟;躲避了"一阵子"株洲的酷暑。
虽说河南洛阳并非避暑胜地,却比株洲气温低了5℃,就是这么小小的温差,却让人感觉舒服不少:一来晨练不至于挥汗如雨;二来白昼间不至于闷热得透不过气来。最让我们祖孙仨开心的是,游玩了与《清明上河图》仅一字之差的《清明上河园》。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大开眼界见识了"千年等一回"古都汴京的繁华;惊叹到了"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历史的厚重;领略到了"香山寺"的绝妙与深沉。

大宋鼎盛"大观园"

我们父女孙仨乘高铁、坐城际(轨道交通)、打滴滴一路辗转直奔古色古香的《清明上河园》,这就是名震中外名画《清明上河图》的"翻版"。据导游介绍,这是完全按"名画"一比一比例"一样不少"新修造的占地数万公顷的"大观园";再现了当年大宋王朝首都卞京繁华霸气。
北宋宣和年间,张择端游学京师潜心作画。清明时节他和秀女周秀姑郊外踏青,登临虹桥(拱桥)顶端眺望,汴河两岸三教九流云集,达官贵人与市井百姓熙来攘往,大宋开封繁荣生动的社会风貌尽收眼底……刹那间,触动了画家的灵感,灵机一动何不来一次"超大"的现实写生?
于是乎,张择端将这"有山有水有城楼,有船有人有码头;有街有店有生意,更有佳人抛绣球"的有趣画面一一收揽笔下,以开慧的脑筋、巧妙的手笔,有机组合、终究绘制成空前绝后、匠心独俱的瑰丽画卷《清明上河图》流传千古……

更可钦佩的是当代河南人聪慧机灵,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仿照重建。活脱脱地推出了一座偌大的"新帝都",让四面八方簇拥而来的中外游客大饱眼福、耳福、口福,真正享受了一番"天子脚下"恩宠皇民的"滋味"。这既弘扬和传承了传统文化,又拓展了古城风貌;也提升了中原文化大省的知名度,真可谓一石三鸟。
我们入园时正好赶上下午3点的一场演出秀《东京保卫战》,再现了当年朝廷主战派领袖李纲率领开封军民与敌寇的一场殊死较量的场景。只见城墙上弓弩齐发、万箭如雨;汴河中威风凛凛战舰,大炮轰隆,溅起的水柱冲天;两军厮杀、硝烟弥漫;场景惨烈,惊心动魄……终以大宋东京保卫战大捷而欣悦。
按导引图所示,园内遍布"五大广场":迎宾门外广场、丹凤门内广场、虹口广场、清明文化广场和傀儡文广场。我们走马观花,就近在傀儡文广场化旁的"傀儡剧院",观看了类似皮影戏的傀儡活灵活现水中滑稽表演。谢幕时才知道是2名演员穿着长雨裤站在齐腰深的水中,幕后操纵道具逼真,可见演员之敬业。
出了剧院,我们顺道浏览了正在修缮中的"岳飞枪挑小梁王校场"和大宋科举"四方院"外景;夕阳余晖映衬下的景龙湖波光粼粼粼……

入夜,华灯初上。我们游览了代表着《清明上河图》主体画面的洛邑古城,站在城门楼前,仰望霓虹闪烁交辉相映巍峨的应星门,背景二层高台建筑正脊高21.6米,脊两端安装有鸱吻,飞檐翘角、蔚为壮观。城门洞朱红色半椭圆形墙体高8米,宽6.5米,大马路宽阔气派,两台小车并列通行绰绰有余。万千游人接踵摩肩鱼贯而入。
进入大吊灯垂悬金碧辉煌宽敞的城楼内,别开生面颠覆了现代人的形象,仿佛穿越千年回到了鼎盛的大宋王朝。穿着唐宋古典服饰的、有款款深情的妙龄少女;有风姿绰约的少妇;有风韵犹存的半老徐娘搔首弄姿;也有风流倜傥的哥儿公子;三五成群穿堂而过、珠光宝气、令人目不暇接……
出了厅堂,涌入如同白昼的长街夜市,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比节假日庆典大游行还要壮观……再返回东京食坊街口,正遇上"国风大巡游":一小方阵4列28名着大宋艳服的妙龄女子,花团锦簇般、婀娜多姿招摇过市。前面还有2名头戴毡帽的男仆鸣锣开道,这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吸引了众多游客观众的眼球。

来到东京首富王员外楼前,正忙着"王员外招婿"哩!只见二楼上红妆娇媚的王小姐正在抛绣球,前坪帅哥俊男欢呼雀跃,争先恐后抢绣球,乱作一团。急切盼望过一把当"乘龙快婿"抱得美人归的瘾……
另一处"汴河琴音"处,一位倾城倾貌的丽人侧身端坐虹桥码头霓虹灯下,抚琴"高山流水觅知音"……
还有市井杂耍"口吐火龙"、"提线木偶"、"群丑闹东京"——各色勾栏瓦肆、琳琅满目,一言难尽。我们沉浸在"皇都"夜未央……

中华瑰宝叹"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洛阳市南郊13公里处,分布在风景秀美的伊水河两岸。主体部分集中在龙门山的岸壁上;东岸著名的风景胜地香山也有零星分布于山脚和半山腰;合称"龙门石窟"。它与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佛教石窟艺术宝库。
"龙门石窟"历史悠久,始凿于公元193年北魏由山西大同(古称平城)迁都洛阳之际;后又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和北宋7个朝代长达400余年。现存窟龛2300余个,佛塔近80座;碑刻题记2800余块,造佛像近十一万尊。主要集中在南北长达1公里的伊河西畔;而东岸香山是稍后期唐武周时期的造像。
所以,这回我们利用有限时间,只观赏了伊河西岸集中区石窟,而未来得及去东岸浏览。当我随着蜂拥而至的人流观赏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石窟,仰望一尊尊形态各异的菩萨时,不由得肃然起敬;更赞叹千百年前在那生产力极为低下和环境恶劣的情形下,人们完全依赖最原始、简陋、笨拙的手工劳动,一锤一凿不间断敲击、开凿400年,才成就了流芳千古庞大的石刻雕琢群,--其工程之浩瀚、工作量之巨大、耗人工耗时间之长久,与一砖一石堆垒起的万里长城相比较,亦相差无几。别说开凿这"半壁江山",就是我们这游客沿山坎步道,上上下下高高低低走一遭都累得够呛。

据有关资料介绍:这石窟群,北魏时期的窟龛造像约占30%,其代表洞窟有"古阳洞"(1443号窟)、宾阳中洞(140号窟)和"莲花洞"(712号窟)等。其中"古阳洞"开凿最早、造像内容最丰富;著名的"龙门二十品",该洞就占有十九品。令人赞不绝口!
唐代时期的窟龛造像约占60%,其代表洞窟有"奉先寺"(1280号窟)等七处。尤以"奉先寺为代表的"大庐舍那像"龛群像为最,雕刻精湛、气势磅礴,是盛唐雕刻艺术的代表,人类美术史上的杰作"。
再有,龙门石窟造像题记之多为中国诸石窟之冠,它们既是研究历史的佐证,又是不同时代、不同书体的真迹。所以为中国和世界的专家和顶尖学者一致推崇,当之无愧于2000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龙门"的由来是因这里东(香山)西(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水历其间而北流,形如一座天然门关,故史称"伊关"。隋炀帝迁都洛阳时,因宫城城门面对伊关而始称"龙门"。
龙门石窟是北魏以来佛教文化在中原大地盛行的"杰作";也是北魏和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的集中之地;集中体现了典型的皇家风范;它集古代中华富有才华雕刻艺术家之大成;是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的结晶。
历经1500多年沧桑,自然界的风侵雨蚀及盗匪窃贼的猖獗,破坏偷窃让龙门石窟损毁不小:不少的精美造像有的已模糊不清或少了神韵;有的已缺胳膊少腿;有的头颅被盗割;真是天大的憾事。庆幸盛世修古典,国家高度重视,文物部门正在加紧修复这千秋万代不可复制的珍贵古迹。眼见一座座正搭建的围档中,有施工人员正在脚手架上忙碌着,我这颗悬着的心总算松弛了下来。这一趟石窟历史文化课的"重温",收获还真不小!

 香山名寺耀古今

香山位于伊水河东岸,与著名龙门石窟隔河相望,山势虽没那么雄伟峻峭,却也是林木茂密郁郁葱葱,傍邻蜿蜒伊水;历来为皇家及高僧所看重。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就在此山建寺,据今1500余年。唐垂拱3年(公元687年)印度来华高僧"地婆诃罗(日照)圆寂葬于此山,名震一时重建佛寺。
后来,香山古寺又因与武则天、乾隆、蒋介石等帝王领袖级人物及白居易、如满和尚等名人高僧结缘,使得名山名寺锦上添花,相得益彰;登临"香山寺"眺西山石窟,观伊阙风光,曾令古贤写下:"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的溢美佳句。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梁王武三思奏请敕命"香山寺"。"香山寺"危楼切汉、飞阁凌云、巍峨壮观。女皇武则天对"香山寺"情有独钟,常常从十余公里的洛阳皇都驾游临幸香山,御香山石楼坐朝。还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哩!"香山寺"一度名扬天下……

唐大和六年(公元832年)唐代"李杜白"三大诗人之一的白居易时正在河南尹任上,慷慨捐资六十万贯重修香山寺,并撰"修香山寺记",并以"香山居士"自居,与如满和尚等结成"香山九老会",经常于寺中品茗饮酒吟诗作对;或吟咏于茂林修竹间……会昌六年(公元846年)一代文豪白居易谢世,遗命葬于香山寺如满大师塔侧。至今"白居易墓"仍保存完好,并作为香山景区亮点之一,千百年来吸引文人墨客纷至沓来,赋诗吟咏或凭吊。
宋金时期,香山寺犹存,至元末一度遭废弃。清康熙年间重修。清乾隆皇帝曾慕名游幸香山寺,登高望远诗兴大发,脱口而出《香山寺二题》,第一句即称"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并在最后一句流露出对白居易的敬佩之情:"虑输白少傅,已著祖生鞭",展现了一代君主谦逊的品格。而今乾隆皇上龙飞凤舞的"乾隆碑"就立于香山寺的"御碑亭"中。

1936年,蒋介石名为"避寿",实为"攘外必先安内"布置围剿红军"督战"而来。他携夫人宋美龄及党国要员一行驾临洛阳不仅未能"避寿",反而促成了一段地方官员"祝寿延别墅"的"佳话"。
时任国民党中央陆军学校洛阳分校主任、洛阳警备司令的祝绍周,为博取蒋宋夫妇及随行要员们的欢心,联合河南省府在风景旖旎的香山名胜大兴土木,修建了一座中西合璧占地650余平方米、上下二层、共有房屋20余间的高档建筑,供蒋宋夫妇及随员下榻,雅称"蒋宋别墅"。
为以示对党国领袖简朴清廉、为国操劳的敬意及崇拜,河南地方党政军及西北官员于当年10目31日在洛阳陆军分校广寒宫礼堂举行了隆重的"蒋委员长五十寿辰庆典"仪式,主席台正中五彩缤纷,烘托着蒋的巨幅画像;典礼之后相继是寿庆宴会和飞行表演。尤以飞行表演更为奢侈--在当时中国的航空正如"凤毛麟角"般稀有珍贵之际,竟然而出动50架飞机的庞大阵营,分为10队,每队5架在空中组成"中正"、"五十"四个大字绕飞……

参加观摩典礼的还有张学良、阎锡山、傅作义等国民党大员。11月1日张学良继续陪同蒋委员长到洛阳陆军分校阅兵训话,而此时张学良"逼蒋抗日"的主意已成竹在胸,这就为一个月后发生的影响中国近代史进程的"西安事变"埋下了伏笔……
时代更迭,岁月沧桑。而今"香山寺"依存有山门、钟古楼、御碑亭、自在圆通、三圣殿、大雄宝殿、石楼(当年武则天坐朝之所)、衣钵塔、蒋宋别墅等。千秋古寺,焕发青春。就让我以"香山寺"山门楹联,作为此游记的结语吧:
"乐天到此多旧感","渊明归来有新辞"。  

作者简介:马齐峰,男,浙江省东阳人,1957年8月出生,文化程度,大专。铁路退休,曾任工人.干部,从事单位行政.宣傳部门工作数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