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历史上黄河流域的人地关系演变》(王长松,2020)

 圆弧YH 2023-10-16 发布于北京

【摘要】



【摘录】

历史地理学关注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演变过程、区域分异与整合,以及影响机制和因果探索。

(王长松:《历史上黄河流域的人地关系演变》,《人民论坛》2020年第25期,第142页。)


【摘录】

古人将河流的源流变迁、治 理经验,形成制度、记录书史。相关治河古籍有正 史中的河渠志、沟洫志,还有《水经注》《水道提纲》 《河防通议》《治水筌蹄》《河防一览》《治河方略》《治河全书》等。

(王长松:《历史上黄河流域的人地关系演变》,《人民论坛》2020年第25期,第143页。)


【摘录】

《史记》记载“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说明了汾河谷地、伊洛平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早期的农耕区。秦汉时期,黄河流域农业进一步发展,司马迁将全国划分为四个经济区,即山西地区、山东地区、江南地区、龙门碣石以北。山西和山东地区是基本农业区,物产丰富,人口聚集。龙门碣石一线为农牧交错带,以北是游牧方式,江南地区还比较落后。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农业技术水平提高进入精耕农业阶段,比如代田法和区田法的轮耕、精耕方法,农田水利发达。

(王长松:《历史上黄河流域的人地关系演变》,《人民论坛》2020年第25期,第143页。)

【地图】

【批注】

《史记》记载“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

唐人都河东→汾河谷地,旧封地为唐,后属于晋。“唐叔虞”

殷人都河内→黄河中下游地区

周人都河南→伊洛平原,东都洛阳所在地。

【摘录】

(王长松:《历史上黄河流域的人地关系演变》,《人民论坛》2020年第25期,第144页。)

【心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