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纯中药制剂--丹皮酚软膏

 自由自在中医 2023-10-16 发布于湖南

天气渐渐转热,蚊子每天晚上都出来与人类斗智斗勇了。但是,被蚊子咬了后痒的感觉并不是因为蚊子嘴巴短针刺人或其唾液里的化学物质而引起的,是因为人类体内的免疫系统在这时会释出一种称为组织胺的蛋白质,用以对抗外来物质,就是这个免疫反应引发了叮咬部位的过敏反应。

【标准】

丹皮酚软膏(丹皮酚霜)

标准来源: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册

丹皮酚软膏(丹皮酚霜)

拼音名:DanpifenRuangao

书页号:Z10-30

标准编号:WS3-B-1900-95  

【处方】丹皮酚50g,丁香油7ml.  

【制法】取由硬脂酸110g、碳酸钾9g、单硬脂酸甘油脂25g、三乙醇胺3ml、甘油100g、水720ml制成的基质,加热至70℃,加入上述二味药,混匀,即得。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微黄色的软膏。  

【功能与主治】抗过敏药,有消炎止痒作用。用于各种湿疹,皮炎,皮肤瘙痒,蚊臭虫叮咬红肿等各种皮肤疾患,对过敏性鼻炎和防治感冒也有一定效果。 

【用法与用量】外用,涂敷患处,一日2~3次;防治感冒可涂鼻下上唇处,鼻炎涂鼻腔内。

【贮藏】密封。

丹皮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从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有效成分。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干燥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具有凉血清热、活血化瘀的功能。

提取物丹皮酚一般药用植物徐长卿、牡丹皮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经相关研究证明,丹皮酚具有抗炎、镇痛、解痉等药理作用,药理实验显示其对压尾、醋酸等物理或化学因素所致的疼痛,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由角叉菜胶、蛋清、甲醛、组胺、5-羟色胺、缓激肽、二甲苯及内毒素等所致的炎症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丹皮酚作为植物来源的小分子化合物,毒副作用小,具有明显的抗炎、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抗变态反应和免疫调节等广泛的生物活性,另外还对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有影响,是有前景的抗炎免疫治疗剂。

中国药典2020版四部药用辅料

丁香油

Dingxiang You

Clove Oil

本品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经水蒸气蒸馏提取的挥发油。含β-丁香烯(C15H24)应为5.0%~14.0%,含丁香酚(C10H12O2)应为75.0%~88.0%,含乙酸丁香酚酯(C12H14O3)应为4.0%~15.0%。

【性状】本品为微黄色至黄色的澄清液体;有丁香的香气。

    本品在乙醇、乙醚、冰醋酸或甲苯中极易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

    相对密度 本品的相对密度(通则0601)为1.038~1.060。

    旋光度 取本品,依法测定(通则0621),旋光度为0°至-2.0°o

    折光率 本品的折光率(通则0622)为1.528~1.537。

【类别】药用辅料,芳香剂和矫味剂等。

【贮藏】密封,在凉暗处保存。

    注:本品在空气中露置易变质。

《中药大辞典》:丁香油

【拼音注音】Dīnɡ Xiānɡ Yóu

【出处】《药性考》

【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丁香)经蒸馏所得的挥发油(古代则多为母丁香所榨出之油)。

【性状】为淡黄或无色得澄明油状物,有丁香的特殊芳香气。露置空气中或贮存日久,则渐渐浓厚而色变综黄。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或冰醋酸中。比重为1.038~1.060。

【性味】《纲目拾遗》:"味甘辛,性大热。"

功能主治暖胃,温肾。治胃寒痛胀、呃逆、吐泻、痹痛,疝痛,口臭,牙痛。

①《药性考》:"壮阳暖肾。治疝痛阴寒。"

②王殿翔《生药学》:"用于肠胃多气、绞痛,消化不良,恶心与呕吐;风湿痛,神经痛,牙痛。"

用法用量内服:以少许滴入汤剂中或和酒坎。外用:涂擦患处。

复方

①治胃寒呃逆呕吐甚者:丁香油,擦透中脘。

②治受寒胃痛:丁香油好酒和服。

③暖丹田,除水泻:丁香油涂暖脐膏贴。

④散臌痞:丁香油涂脐。

⑤治痹痛:丁香油擦痛处。

⑥治口臭:丁香油揩牙。

⑦解蟹毒:丁香油一滴,同姜汤服。(①方以下出《纲目拾遗》)

⑧治虫蛀牙痛(非炎症性牙痛):丁香油少许,蘸以小棉球,嵌入蛀孔内。(江苏)   ---摘录《中药大辞典》

【说明书】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丹皮酚软膏

【成分】丹皮酚、丁香油。辅料:硬脂酸、碳酸钾、单硬脂酸甘油酯、三乙醇胺、甘油、水。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微黄色的软膏;气芳香。

【适应症】抗过敏药,有消炎止痒作用。用于各种湿疹,皮炎,皮肤瘙痒,蚊臭虫叮咬红肿等各种皮肤疾患,对过敏性鼻炎和防治感冒也有一定效果。

【规格】每支装10g

【用法用量】外用,涂敷患处,一日2~3次;防治感冒可涂鼻下上唇处,鼻炎涂鼻腔内。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本品为外用药,禁止内服。

2.忌烟酒、辛辣、油腻及腥发食物。

3.切勿接触眼睛。皮肤破溃处禁用。

4.患处忌同时使用油脂类物质及护肤品。

5.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瘙痒、红肿等应停止用药,以清水洗净,必要时应向医师咨询。

6.因糖尿病、肾病、肝病、肿瘤等疾病引起的皮肤瘙痒,不属本品适应范围。

7.孕妇慎用,儿童、哺乳期妇女、老年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8.用药7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9.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0.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1.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2.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3.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不超过20℃)。

【包装】复合药用软膏管包装,10克/支×3支/盒。

【有效期】24个月。

【执行标准】国家药品标准WS3-B-1900-95-2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63945

【生产企业】长春普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应学一点医药学的知识,以便知道自己的身体处在一个怎样的状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