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司马懿的处世智慧:​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A松毛岭634高地 2023-10-16 发布于山东

——司马懿,识时务之俊杰

司马懿的人生规划完全遵循儒家立身处世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丝毫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历练。他在当时的丞相府中找到了两个榜样——荀彧和曹操。应该说,在丞相府的历练过程中,他时时处处都在学习这两个榜样的长处。素怀“治国平天下”大志的司马懿学会了有计划、有步骤的自我锻炼,使自己逐步完善成为集曹操、荀彧二者之长于一体的“文武双全、出将入相”的真正强者。

1.藏器于身,隐忍待发

“忍”并不是单独的忍气吞声,对于真正的君子而言,它是指在不利于自己的情况下,要藏器待时,等待机会,正所谓“潜龙勿用”;而在时机成熟之际则要果断行动,不能拖泥带水,正所谓“见龙在田”。《系辞》里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这里说明了“藏”与“动”之间的密切的关系,何时该“藏”,何时该“动”,这所有的一切活动都要看是不是符合天时、地利、人和。当好的时机到来时,我们就要抓住有利时机,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及时发愤创业,在最大的程度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将生平所培养的道德与才能都运用到可以体现我们价值的事业当中。

藏器于身,隐忍待发,对每一个不管是平凡还是伟人来说,都非常之重要。若没有看准时机,在不合适的机会强行出头,势必会遭到阻碍,甚至遭遇挫败。所以,在时机未到时,讲究韬光养晦,隐而不发,通俗一点的来说,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不见兔子不撒鹰”。

隐忍一世,最后得以实现自己的宏伟蓝图,这才是真正的上品。东汉时期的司马懿就正是这样一个不平凡的人物。能“忍”在司马懿成功中几乎是和他的才智同样重要的。忍则忍,绵里藏针,当断则断,利刃斩麻。

在司马懿一开始碰到曹操的时候,无疑就很好的运用了这个“藏器于身,隐忍待发”的谋略,在这种极为不利的环境中,司马懿懂得首要选择的就是“韬光养晦,瞻前顾后,明哲保身”,但在这个时候,他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历练,他不是碌碌无为,无所事事,他仍在不断地学习,不停地锻造自己,以找寻适当的时机,一越而起,还有在魏少帝时,他依然可以忍受小辈们的排挤。

对于隐忍,有人也许会这样说:“如果强于对手的话,何必要忍呢?这岂不是自虐,对自己没有信心吗?”其实,在冷兵器时代,没有所谓的绝对强与弱之分,兵者凶器也,即使兵力再强,也未必会胜算的结局,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事例还少吗,而他们胜利更多的是理智做事,所谓的会用兵的才是因为不用兵而得胜的。官渡之战前田丰就给袁绍出过主意,说不要打,我们的兵与他们相比较耗他们是绰绰有余的,结果袁不听,战役并没有胜利。这就是“忍”,“忍”是为了等待更好更多的战机,“为将者当有怯懦时”这也是战斗胜利的秘诀之一。否则孙子兵法就不会流传至今,仍被很多人所借鉴。

司马懿无疑就是一个智者,他就是一个极能用理智控制自己情绪的人。在智不如人的时候,能够抑制浮躁;在势不如人的时候,深明韬晦。

论计谋才智,诸葛孔明是三国中的巅峰之人,但到了中后期,司马懿却成了他最大也是最难对付的对手。祁山大战中,孔明七次交战中几乎表现出了他全部的军事才能,但每次都由于司马懿的出现,而使得他被挡在渭河以南寸步难行。观其细节,好像是诸葛亮胜了几筹,但从结局我们也不难看出,最后司马懿才是胜利者。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因为司马懿能忍耐,能平心静气地对待各方面的局势,从而能坚持等到孔明粮草不济自然退兵。

表面上看,司马懿的个人创造能力并比不上诸葛亮,但挖深了我们不难发现,那是因为他不愿挖空心思、耗费生命去设想一些没有决定意义的新武器和小计谋,那样做很可能会打乱整个家族的接力赛计划,正像他所说的:“小不忍则乱大谋。”

忍说明司马懿有豁达的心胸,凭着这点他一直笑到了最后。以古鉴今,在碰到不利于我们发展的环境时,不妨干脆学学司马懿,当一回缩头乌龟。避其锋芒,等待时机,与对手比耐力。那我们还有什么对手不能击垮的!

忍辱负重一直就是司马懿最可贵的品质,他可谓是历史上的胜利,而纵观历史,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强者无不是具有“忍”的性格。

汉宣帝就是凭着“忍”这一绝招,国家的政权才能稳定发展。

汉宣帝的大臣霍光曾是汉武帝逝世后的顾命大臣,从汉武帝赠给霍光的《周公负箕辅成王朝诸侯图》就可以看出,汉武帝对霍光是充满了信任的。然而,随着权力的越来越大,霍光的野心也越来越大。

汉武帝

他连任三辅,历经汉武帝,汉昭帝,及汉宣帝。

汉武帝之时,霍光为了不想让别人操纵政权,就将汉武帝之妻钩弋夫人缢死。在汉武帝死后,弗陵登基,即为昭帝,后见国家渐渐充实。于是,在汉昭帝二十一岁时,他为保住实际的君主便施毒计害死了汉昭帝,这只是一种推测。

霍光

在昭帝去世后,霍光又立昌邑王刘贺为皇帝。但因刘贺狂纵无度、残暴妄为,威胁到自己的生命,便将昌邑王废掉,立武帝的曾孙病已为国主,即汉宣帝。

汉宣帝

当时的病已只有十几岁,所谓“年未弱冠。黄口濡子,”因此对于霍光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傀儡皇帝,然而,由于他从小便在家臣家长大,深知人间疾苦,所以他颇有几分政治家的才干。

由于汉宣帝的政治警觉性,使他对霍有所猜忌的怀疑,而他刚刚即位,地位不是很稳定,所以就在霍光想要辞职试探他之时,他便执意不准霍光归政,而且主动让大臣奏事先告霍光,自己则谦虚行事,表现出唯唯诺诺的样子,以转移霍光的转移力。但霍光毕竟历经百战,所以他并没有放松对汉宣帝的警惕,他让自己的儿子霍禹、哥哥的孙子霍云、霍山,及外孙和女婿都陆续掌握大权。

当汉宣帝的结发夫妻许皇后被霍光的妻子霍显杀害之后,汉宣帝不但没有降罪,反而将霍光的女儿成君立为皇后。

这里就体现出了汉宣帝的“忍”,与司马懿同样,这也并不是汉宣帝太过于软弱,在这种弱势之下,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忍气吞声,让他们胡作非为,放松对他的警觉,当然了汉宣这时也是审时度势,一味退让,隐忍待时,表现出了一个大政治家的隐忍和气量。

霍光死后,汉宣帝便拜张安世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终于树立了与霍氏抗衡的势力。他又升魏相为丞相,丙吉为御史大夫,任用自己的亲信,夺了霍氏的行政大权;又接着,撤换掉霍光所有的亲戚在军队中的大权,霍家的势力开始江河日下,之后便势如破竹,霍光势力彻底得到瓦解。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辅之笑里藏刀,审时度势,反客为主,隐忍待发,这正是一个政治家所应该有的谋略,也正是司马懿这一政治家、军事家在整个时期所要坚持的首要原则。

宋代苏洵曾经说过:“一忍可以制百辱,一静可以制百动。”这就是说忍的作用抵抗千军万马,可以说是“忍小谋大”的策略。而日本人所谓要讲一个“忍”字,说的就是要培养自己刚强的毅力和坚韧的耐力。忍常人所不能忍,才能将自己训练成能屈能伸,能在不利的环境下,不断地积蓄力量,从而为将来事业的成功积累资本。

《佛经》里也有这样一句话:逆境容易打发,顺境反难打发,若遇逆境,则只要能忍,并加以自我反省,不久便会过去。忍是在为长远的发展做打算,而有时的冲动则只能破坏了前途或改变命运。

老巨滑也好,老谋深算也好,司马懿的策略无疑是正确的。我们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面对如此羞辱还能沉得住气,司马懿的肚量,令人叹服,令人称赞,“忍”并不是说要碌碌无为,更重要的为了将来成就大业作铺垫。

中国历史上刘邦和项羽在称雄争霸时,其实就是比比谁的忍耐力更大,就是在忍上才分出高与低的,有人说,刘邦一忍,得天下,并非无道理,成就大业者的心里就得能搁事,能制忍;忍一时之气换来全盘胜利,正是成就大业者之气魄。宋代著名大文学家苏东坡在评论楚汉之争时就曾说,汉高祖刘邦所以能胜,楚霸王项羽所以失败,关键在于能忍不能忍。

能忍,就能得天下,称雄于世。谁若刚愎自用,谁就失去天下,一败涂地。项羽尽管可称得上一个百战百胜的猛将,但就因为没有忍的精神,而最终导致失败。而刘邦则相反,他能忍,所以才能养精蓄锐,等待时机,直攻项羽弊端,最后夺取胜利。从多方面来看,刘项之争的胜败都与双方的情绪控制有关。

刘邦

项羽

刘邦可以成大业是他懂得忍个人之言,忍个人享乐,忍一时失败,忍个人意气;如果刘邦不能忍这一时之气的话,恐怕这段历史就要改写了。而项羽气大,什么都难忍难容,不懂得“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所以大业未成身先死。

所以说忍也是一种谋略;是一种信心;是智慧的体现;是自我完善的成熟,它可以改变自己处于不利的形势,它有无穷的力量,可以扭转乾坤。

纵观历史,又有那些有作为人士的“忍”不是因为心中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因此,司马懿的“忍”也是为了有朝一日的“不忍”,他的那种“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高瞻远瞩,藏器于身,隐忍待发的高深境界,是爆发之前的韬光养晦,是黎明前的黑暗,是胜利的前夜。他是一个智者了最好象征,这一种能“忍”之精神也是所有三国历史中最经典部分之一。

2.学他人之长,善用他人之短

我们知道司马懿在三国时期,出现在中后期,而他本人又是在沉默了数十年后,才慢慢崛起的,司马懿在与诸葛亮战斗前的第一仗,是打倒反贼孟之役。此役便宣告了司马懿的出山。司马懿出山后的第一仗,就打得非常精妙,他先用两路兵把敌人的山寨团团包围,再与其援军展开战斗。如此有谋略的布局,足可看出司马懿深熟兵法。

作为三国历史中出场较少,而又能笑得最后的赢家,我们不禁为他的业绩所骄傲,更有一些好奇,那么他是如何能笑到最后的,他又是怎样才能一步一步稳健的走下去的呢?他有“忍”的高贵品格,这也不容我们怀疑,除此之外他自己也是近乎完美的,那他是如何才拥有相对意义的完美,甚至于诸葛亮也有一比呢?

下面就让我们简单看一下,他吸他人之精华的那一小段历史。

刚出道之时,由于曹操的赏识及对司马懿装病的识破,而司马懿又知道对付曹操不能再装下去,否则只能会弄巧成拙,于是在第二次曹操征辟之时,司马懿便采用“蓄华敛芳”的谋略,答应做曹操的部下,然而在他明知曹操即忌才,又疑才的情况下,他只能明哲保身,不过多显露出自己的才能,当然这时他依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历练,这就成为他这时期的重中之重。当时的丞相府有两个榜样即荀彧和曹操。司马懿将这两上分析的很透彻,荀彧虽然作为高明的谋略家,但他的长处仅仅局限于运筹帷幄中,所以他只能是司马懿“文”方面的榜样;而曹操则不同,他是一个“能谋能战”的大枭雄,所以在“武”方面,他应该多向曹操看齐。于是,他观察到这一点之后,便开始学着有计划、有步骤的自我锻炼,使自己逐步完善成集曹操、荀彧二者之长下于一体的“文武双全,出将入相”的真正强者,也可以说这一时期为司马懿缔造了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更为以后夺取政权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有长就有短,无论他再伟大的人物也有不足,而再平凡的人他也有长处。从这一点来说,司马懿也不是没有一点缺点,他有点多疑,空城计中,正是因为他的多疑,才致使诸葛亮的城池不至于被攻破。不过另一方面想想,这也不愧是司马懿的高明之处。因为司马懿明白如今的形势下,自己想要活下去,就必须有诸葛亮这个可与他的智能有一比的人存在,否则等诸葛亮一死,他也不会活得太久,所以这也司马懿的缺点。

这一点司马懿很清楚,所以在“空城计”之中的“败”,也是他的高明之处,他认为诸葛亮一会利用他的疑心故意的引其上当,但他也就偏利用这一点使自己“虽败尤胜”。

识人,不仅要识人之长,而且在识人之短时要见短中这长;识人者不仅要自知己之短,而且要识己之长中之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成为识人的真知者。也就是要懂得发现别人的长处与自己的短处,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这样才能成为智者。

是啊,世生万物,各有所长。鸟因其有翅膀而翱翔天空;鱼因其善水而遨游江海。它们依靠自己的特长成为万物中的一员,在永恒的生存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倘若鸟只能看到自己是弱小的,而看不到自己有一双翅膀,那就只能被很快的淘汰;鱼如果只想着在陆地上与兔子赛跑,那它也注定不会长久;这就是优点的作用,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而一旦忽略,那就意味着丧失了活下去的能力。

能看到并承认别人的长处,是一种大彻大悟的境界,是一种至善至美的修养,是一种有容乃大的气度。承认别人的长处,就要用伯乐相马的眼光,对别人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考量,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和潜质,这样你才能找到生活中的阳光,才能在沙漠的跋涉中蓦然看见绿洲,更能给你自己平添勇气,寻找到通往成功之门的钥匙。

唐朝历史上的两位宰相房玄龄、杜如晦就令人称道,他们号称房谋杜断,即他们都有优缺点,而作为当时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的唐太宗的高明之处就在这里,他充分利用了他们的长处,宽容了他们的缺点,并且将他们两位的长处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长长联合,从而有唐朝贞观之治浓墨重彩的一笔。试想如果当时唐太宗没看到他们的长处,或只看到而不充分利用,那就不会在历史上留下房谋杜断的佳话,唐太宗也不会因此而美名远扬。

房玄龄

杜如晦

司马懿成功的实践经验也同样说明:善借外智,才能思路开阔;善借外力,才能攀上高峰。所以生活中每个人要学习他人的经验,学习他人的智慧,学习他人的教训,学习他人一切可以作为借鉴的东西。反之,如果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则结局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失败。

司马懿虽然文武双全,可以说无人能敌,但是他并不会故意炫耀自己的功绩及才华,像在曹丕时期,他并不会刻意的在好大喜功的曹丕面前,显示自己的军事才能,这也是他得以顺利走完一生的原因,也许杨修至死也不明白是什么将他至于死地。

曹操的谋将杨修就有一致命弱点,那就是恃才傲物,目中少人。“一盒酥”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吧。那是一次塞北送来一合酥,曹操在盒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杨修见了,便叫人把整盒酥吃了。曹操问他为何这样做,他答:“盒上写明'一人一口酥’,丞相之命岂敢违反?”杨修以为他与曹操亲近,便擅自做主让左右分吃了。而曹操听后,脸上虽显嬉笑之情,而心已恨之。

杨修曾在进发汉中的路上还做出一首“绝妙好词”来炫耀自己的小聪明,最后在因为善自啃鸡肋而终于被曹操所杀,一解心头之恨。

正因为每个人都会有优缺点,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必须学会发现、发掘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弱点,切不可老是盯住自己的弱点不放过,否则也同样会很危险,生活我们要学会正确看待别人的短处与长处。

司马懿在曹操时期“韬光养晦”的作法,就是在很好利用他人的长与短,使己更加能顺应将来势局的变化。在用人这方面,他也是明断的,像对邓艾,钟会等年轻将士的重用,还有张郃。司马懿就曾举荐张郃与诸葛亮在祁山大战与对抗。

那是司马懿在接到曹睿之旨出关迎敌之时,张建议曾向司马懿建议,由他带领前军军团,由眉县和雍县附近循褒斜道南下,攻击诸葛亮在汉中的补给阵地,以摧毁诸葛亮的战斗力,但司马懿考虑到自己在这个地区的作战经验不如诸葛亮,而张正可弥补他这方面的不足,于是他便利用张郃这一优势,派他出阵与诸葛亮对阵,而事实却如此,张郃成为诸葛亮入寇祁山的主要障碍之一。

司马懿可谓是高明之士,他不仅能看到荀彧和曹操的长处,还能善用部下的长处补自己的不足,而且人他更能够善用他人之短,而使自己取得战役中的胜利,这就要看他与诸葛亮的几次交战。

在街亭战役中,他发现正是因为诸葛亮做事过于谨慎,不善于运用人才的弱点才会导致他的失败。而到了后期,孔明的这一弱点更是暴露无遗,“事必恭亲”就是对他最好的形容,几十万大军中凡是处罚20军棍以上的事就要亲自过问,他的身体也就是因为这样被活活拖垮的,司马懿正是因为看到了这点,所以在与诸葛亮的持久战中才是最后的赢家。

司马懿深谙物极必反之道——一个人最大的优点,也就是他最大的缺点。诸葛亮一生做事小心谨慎,这是他最大的优点,同时也成为致他一命的弱点。第一次祁山大战中,魏延提出了“兵出子午谷”,即在战争初期,以一万人马迅速抄小路从子午谷直插长安,大军则仍从祁山包抄,打他个措手不及,一举统一中原,这种办法在当时完全是行得通的,可诸葛亮由于太过于谨慎,而否决了魏延的意见,致使出现了大失误。

在这两场战役中,诸葛亮都以失败告终,说明即使有着料事如神、完美无缺之美誉的诸葛亮也同样与其他人一样也有致命的弱点,然而这对于司马懿来说可算是一笔财富,他不但看到诸葛亮的弱点,并且在自己身上很好的利用之,针对诸葛亮“事必恭亲”这一弱点,司马懿就学着从军队中迅速提拔优秀将领构成他的左膀右臂,而自己只负责军国大事,这就为他减轻了不少的负担;他同样努力培养年轻的将士,并对他们重用之,不会轻易否认他们的意见。

而至于诸葛亮被拖死的内在原因,也是因为司马懿看到了诸葛亮的弱点。司马懿曾看过诸葛亮的营垒,可谓是固若金汤,还有诸葛亮治军,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正如兵法中所讲:“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这一切都被司马懿看穿,如果坚持不出兵与之交锋,那么诸葛亮就没有一点办法,所以司马懿不采取正面交战,而活活地拖住了诸葛亮的后腿。

人有长处值得发扬,但能从人的短处中挖掘出长处,由善用人长发展到善用人短,这也不失为用人的最高境界。

一个性格倔强,固执己见的人,我们应该想到他也应该是一个不随波逐流的人,他更多的坚持己见,这样的人在困难的生活之时,也许能更好的把握住战机;一个办事缓慢的人,也许他是一个生活中认真,工作中仔细,能发现一些常人不能发现的小细节而走向成功捷径的人,而善于使用别人的短处,这首先也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能力,一种方法,我们都需要积极地去通过提高自身素质来发现,并善于使用别人的短处,从而达到为己所有的目的。

还是同样的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完美无缺的诸葛亮也同样有缺点,笑到最后的司马懿也有不足,但如何对待缺点,就要你的心态是否正确了。他人之长与他人之短都可以被利用,只要你有远大的眼光。

3.立兵顿守,伺机而动

继魏明帝之后,便是魏少帝曹芳时期,这时司马懿已是当朝元老,而唯一可以与之抗衡的则只有曹爽一人,而由于曹爽的故意排挤,司马懿成为太傅,实际上被明升暗降,剥夺了军权。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懿便请求告老还乡,在此期间,他一方面在家里装病,一方面暗地联络心腹,以待时机。终于在司马懿迷惑了曹爽后,于公元249年,当司马懿听说曹爽兄弟陪伴魏帝到洛阳城南的高平陵去拜祭的消息时,认为时机已到,司马懿就瞅准时机,他马上调集家将,召集过去的老部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据了曹氏兵营,然后进宫威逼太后,历数曹爽罪过,要求废黜这个奸贼。太后无奈,只得同意。司马懿又派人占据了武库。

后等曹爽听说这个事件之后,马上回城,然大势已去。司马懿以篡逆的罪名,诛杀曹爽一家,终于独揽大权,曹魏政权实际上已是有名无实。

司马懿在这一战役中的胜利,主要归功于对有利时机的把握。

抓住时机的人,会在逆境中走向顺境;失去时机的人,会在优势中走向劣势。抓住时机,准确出击,才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而司马懿无疑就是这个能准确抓住时机的人,司马懿诈病是手段,等待时机是目的。时机一到,在曹爽最容易麻痹的时候,他就乘势而发,一举成功。试想,如果他不能看准时机,并适时地发动政变,相信即使他再有才能,再有谋略,也不会获得成功。所以,做事千万不能着急,过于急躁,要耐心等待,等待时机的来临。

决策的最佳时机要求的不光是速度,更重要的是要在恰当的时机,掌握时机是一种决策与判断:你必须知道什么时候是正确的时机。一定要准确的抓住时机,若时机不到,就绝不能轻举妄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曾被诸葛亮所重用的姜维就因抓不准时机,而使得蜀军损兵折将,元气大伤。

当姜维发现司马懿谋杀了曹爽,魏主曹芳懦弱之时,他认为此时有可乘之机,于是他就主张兴师伐魏,结果是“折兵数万,回汉中讫,收聚军马,托疾不出。”在蜀汉延熙十六年秋,姜维又开始了第二次伐魏,结果再一次“折了许多人马,一路上收扎不住,自回汉中”。然而,正元二年,姜维见司马师病目而亡,认为这又是一个好时机,于是再一次发动战争,这次虽没损兵折将,但却空劳民力。在第四次到第六次的三场战役中,他都以失败而告终,是“弃甲抛戈,丢旗撇鼓,各逃性命者,不可胜数”,姜维自己也差点丢命,荡寇将军张嶷为救姜维,被魏兵乱箭射死,可谓损失惨重。在第七次大战中,虽伐魏大获全胜,但其兵也是折了不少粮车,又毁了栈道。

接着在蜀汉景耀五年冬十月,他又是第八次兴师伐魏,“夏侯霸同五百军,皆死于城下,身上乱箭如柴,其余蜀兵尽皆溃散”,而他也是“左冲右突,死战得脱”。

做任何事情,都要懂得选择时机,时机恰当,你就能够成功。时机不恰当,你即使成功了,也要付出惨痛的代价,甚至是得不偿失的。这八次战役的失败,可以说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他不能抓准时机,在第一次发动战争时,他并没有考虑到当时西蜀的那一种“蒋琬、董允相继而亡,蜀中缺宦”的不良局面;然后,是第三次,他又不顾“蜀地浅狭,钱粮鲜薄,不宜久远征伐”这一现实情况,而莽撞行事;姜维这种不顾生灵涂炭,屡屡伐魏的行为,势必会遭受挫折,他应该全方位考虑之后,才能准确的抓住时机,不能单一的只看一方面就错误的认为时机已经来临。这其实进行起兵之大忌。

考虑到这一方面,司马懿在发动的那一次的高平陵战役中,不光看到自己的势力可以与之抗衡,更重要的是他看到曹爽对他完全放松警惕,曹爽不得人心,宫中此时更是无人看守,他是统筹全局才做出那个决定的,所以他取得胜利也是理所当然的。

司马懿懂得,善于识别与把握时机对于一个成功者而言是极为关键的,每一个人在向自己的目标努力之前,首先就一定要像千里眼神那样懂得视察先机,然后再开始着手去干,这时候要像千手神那样准确的抓住好时机。特别对像司马懿这样的大智者来说,其时机更是他成功的有利盔甲,用这个有利时机全面武装自己,就一定能大获全胜。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时机呢?“时机”,是指具有时间性的有利的客观条件,错过了就很难再复返,它应该是一个人有所作为的要素之一。所以,一个捕鱼者,之所以有出色的这个称号,就在于他能看准鱼群上饵的区域;而同样,一个猎手之所以能成为佼佼者,就在于瞄准猎物的一瞬间。

“火候”最为关键,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把握住方寸,才能有成功的希望。种庄稼要抓“农时”、打仗要抓“战机”,不过,这些看似简单实则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容易,它是要经过无数次锤炼,无数次的挖掘,无数的成功与失败。才能练就这一身好本领,才能把握好人生的时机。

司马懿在“高平陵战役”中的“伺机而动”的举措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能很好的把握住恰当的时机即“火候”。

当然了,任何一次的有所作为,都需要夯实自己的基础,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抓住时机,才能创造时机,司马懿诈病积蓄力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倘若他没有先前的远见卓识,没有大量的兵将为他作后盾,他又如何才能抓住那个好时机,成功的将魏国政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呢?

司马懿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失时矣”,他的意思说是说即使你再聪明,你也不能跟这个天时、机遇拧着干;同样也不能说时机、机遇来了以后你不做,你放过它,这也是不行的。

据说司马懿在未成名之前只是一个管马槽头,他尽管天文,地理、人和以及兵书战策满腹皆知,但在时机未成熟之前,他也仅仅只能是一个管马槽头而已。所以说,一个人机会不到,即使你再有才华,也能不被人所知,像西汉中的韩信,时机不到尚且乞食于漂母,受辱于胯下。

成功或是失败全在于自己,但光凭自己不分白天和黑夜的努力,难免会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而一旦有时机的配合,一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发挥最大的作用。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有时缺乏成熟的时机,虽然努力可弥补一切,但可能会花费很大的力气,所以懂事掌握时机,会比别人更快成功。司马懿也是在时机的配合下,才能尽快的施展自身的抱负。

而诸葛亮就因为没有时机,而落个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千古之憾。那是在公元234年,时年54岁的诸葛孔明自知时日无多,他倾蜀国二十万之兵力,发起了一生中最大规模的北伐。诸葛亮在这样的紧迫感之中兵出斜谷,与司马懿对峙于五丈原,他在等待时机,然而他时机没有光临他,所以他只能以失败告终。而司马懿也因为这个时机,取得了所谓的胜利。

每个人在时机未到之前,都切忌贸然行动。只有把握住时机才能使己由弱变强,由小变大。如果不知把握时机,非得弃弱逞强,到时非但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反而会输个一塌糊涂。这就是说,要把握好亮自己底牌的时机,切忌那种不看时机、不看对象随意就亮牌的糊涂做法。

为什么司马懿会装病,为什么他会在趁曹爽都不在朝中的时候发动大战?那是他在等待时机的来临。

有时,时机并不总是要去寻找,有时也需要等待。司马懿所承受的羞辱可谓大矣,但他明白一切的最终目的都是打胜仗,而非逞一时之强。所以尽管司马懿早就有鸿图大志,但在不利的情况下,他还是采取韬光养晦的策略,骗过了最大的敌人,暗中等待时机,一举成功。历史上很多人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没有司马懿的头脑。

所以我们要学学司马懿掌握好时机,让对手没有觉察的时候,迅速出手,攻其不意。给对手来个措手不及。田单也就是司马懿之类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说是在公元前3世纪,燕国进攻齐国,并占领了齐国17座城池,仅有两座城尚未攻克,其中之一就是即墨。

即墨守城大夫出城战死,田单替之。他利用燕惠王和燕军统帅乐毅的不和,挑拨离间,最后燕惠王下令召回乐毅。随后,田单又设下诈降计诱骗燕军。

他将城中老弱病残,包括妇女全集中在城头上,派使者前去与燕军接洽投降之事。燕军士兵得知消息后,爆发出阵阵欢呼声。

田单又从百姓中收集了黄金千镒,将其与一封即墨富户写的信送交燕军将领。

信中写道:我们将准备投降,唯一的愿望是你们不要抓走我们家中的妻儿老小。燕将看完大喜,答应了这个请求。为此,燕军更加松懈。

田单抓住时机,突然出城向燕军发动猛烈袭击。这一战以燕军大败而告终。

这里也讲到了兵贵神速,即用兵要讲究果断神速,进行战役战斗,在周密计划的基础上,集中兵力要人,开进战场要快,兵力展开要快,抢收占有利地势要快,扫清外围,断敌退咱要快。所以,时间就是战斗力,只有争取时间,抓住时机,才能速战速决,歼敌制胜。

司马懿擒孟达,不待圣旨,不出十日。其时机把握之准,行动之迅速,令人叹为观止。司马懿在向魏进攻的最后阶段,也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夺得了魏国的政权。

“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执就是决断的意思,只有决断明快,才能抓住时机,善于抓住时机的人,到处是时机;不善于驾驭时机的人,即使良机到来也会错过。学会把握时机,这是顺利度过人生的一大课题。凡是成大事的人,无不等待时机的来临。这不是冷淡,时机对于静静等待它的人,无不以温暖的双手去迎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