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绛评价张爱玲:长相难看、爱出风头,你们太高看她了

 文史馆 2023-10-16 发布于辽宁

民国时期才女云集,文人相轻的事时有发生,还衍生出了一条颇有意思的鄙视链:杨绛看不上张爱玲,张爱玲瞧不起冰心,冰心看不惯林徽因。

杨绛曾评价张爱玲:“我对她有偏见,长相难看,还非要出风头,你们太高看她了。” 

杨绛被称为“最才的女,最贤的妻”,她与张爱玲同为民国才女,为什么如此评价张爱玲呢?真的是因为文人相轻吗?

-1-

2009年,《文汇报》的编辑刘绪源出版了一本散文集《翻书偶记》,开篇中就提到了张爱玲,还让好友钟叔河为自己的书作序

当他把这本书赠给好友杨绛看时,没想到杨绛对张爱玲的作品满是反感,她还专门写信给钟叔河说:“我觉得你们太高看张爱玲了,我对她有偏见,我的外甥女和她都是圣玛利女校学生,我的外甥女说张爱玲爱出风头,每天穿着奇装异服,想吸引人,但她长相难看。虽然她文笔不错,但意境卑下。


谁能想到如此直白的贬低之语,竟然出自向来淡然从容、清醒自持的杨绛先生口中呢,为什么她对张爱玲有如此大的偏见呢?

-2-

其实说到底,杨绛讨厌张爱玲,就如同钱钟书讨厌林徽因是一样的道理,主要是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不同,并不是张爱玲和林徽因真的做了什么得罪他们。



钱钟书和杨绛是一对人人羡慕的神仙眷侣,夫妻俩都是那种每天低头做学问的人,所以钱钟书对林徽因的高调举动一直看不惯,而杨绛对张爱玲那种特立独行,爱出风头的性格十分反感。

张爱玲是民国时期的惊世才女,也是一个比烟花还寂寞的孤傲女子,骨子里都透着一股荒凉,即便身处在人群中,她也是与周围人格格不入的那一个。她这种性格的养成,来源于灰暗的童年。

张爱玲虽然出身于显赫世家,外曾祖父是晚清重臣李鸿章,祖父是清末名臣张佩伦,但到她出生的时候清朝已经覆灭了,满清贵族不再是一个荣耀的事,这样的身世背景反倒成了一种负担。


张爱玲的父亲张志沂不仅胸无大志,还抽大烟、流连烟花之地。母亲黄逸梵却是个新派女性,因为夫妻俩三观不合,黄逸梵毅然离开了张家,在国外游历半生,成为我国第一代“出走的娜拉”。

母亲的出走,使得年幼的张爱玲变得性格孤僻,父亲迎娶后母进门后,每次张爱玲和后母发生矛盾,父亲都会不分青红皂白地站在后母那边,让本就有些孤僻的张爱玲,变得更加敏感孤独。


张爱玲7岁开始写小说,14岁改写红楼梦,23岁发表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名震上海滩,随后她又相继发表了《倾城之恋》、《十八春》等,在文坛引起了剧烈的反响,每个人都评价她是惊世才女。

即便成名了,她也不喜欢热闹,经常坐在角落里,清冷地看着这个世界,仿佛这世间的一切都与她无关,这更让大家觉得她是如此的高冷,傲娇,她的文字永远带着一种深入骨髓的“荒凉”。


-3-

但杨绛的童年却是极其幸福的,在父母的庇护和宠爱下长大,父母之间的关系也是恩爱和谐,她所有的童年时光都是美好的。长大后的感情也很顺利,与志同道合的钱钟书组建了幸福的家庭。

她觉得张爱玲的文字意境卑下,喜欢无病呻吟,把女性写得每天只知道情情爱爱,要死要活。

杨绛的评价有一定道理,但这些小说就是张爱玲一生不幸的真实写照,里面的故事都带着她生活的影子,她就是小说中那个为了爱情,跌落尘埃的女子,不然也不会爱上胡兰成,弄得自己遍体鳞伤,身心俱疲。


两人虽然同为民国才女,但经历不同,也造就了她们截然不同的性格,所以杨绛对张爱玲有偏见也是正常的,毕竟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大家通常只看到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她写过怎样的故事,但没人在意她曾经历过什么!

但张爱玲不幸的童年经历,以及情感经历,让她成为了独一无二的惊世才女张爱玲,无论她的性格,还是文字,都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即便杨绛对她的评价很低,也不会影响她半分名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