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字天书9

 御龙韬韬 2023-10-16 发布于四川

“中国”文化又叫“河洛”文化,作为非物质文文化遗产,首先要排除的就是,何尊上“宅兹中国”里的“中国”不能是地名。地名不能做为非遣,在非遗的项目里,没有地名这一项。地名用得再久都不是非遗。

百度一下就知道了,现在通行的说法是“宅兹中国”里的“中国”指的是洛阳的“丰镐”遗址,显然这种认定就是说“中国”是地名不是非遗。

还说什么洛阳是6朝古都。

成王迁都,建的是都城,住的是王,丰镐遗址算得上王城吗?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一个连王城都算不上的地方,何来“中国”一说?

1,王城首要建筑就是王的居所。

丰西马王村,客省庄的所谓大型夯土基址等等,都太过陕小,最大的一处1600平米,如果是王都的宫殿,文化内涵极为稀少,同时与墓葬区相邻。

周成王住在那里不就成了守墓人了吗?

2,王城是有布局规格的。

《周礼考工记》记载的王都营建模式,方九里,旁三门(为什么是三门而不是四门这很重要)国中九经九纬…

丰镐遗址的考古结果格格不入。

3,没有国之重器青铜器的加工作坊。周朝的礼仪制度没有鼎就没有办法办公,王用多少鼎,诸侯用多少鼎是有规定的。周朝无法办公还能是王城?

4,这点最重要的就是80年过去一件与周成王或者是另的什么王室成员的器物都没有能从丰镐遗址出土,所谓空口无凭,一相情愿,说的就是这件事吧。

若是有贵族居住过总会留下些什么吧。为什么什么都没有,贵族都没有的王城?王是去打工了吗?

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