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追梦人》:欧阳自远,把“嫦娥奔月”传说,变成科技国力实证

 诺妈家有男宝 2023-10-16 发布于浙江




我是诺妈,与你一起探索孩子成长的秘密 
HAPPY   EVERY   DAY
文 / 诺妈

中国民间流传着“嫦娥奔月”的故事,每逢秋季,在桂花飘香,吃月饼、赏明月的日子,老人常常会讲给孩子听:那是嫦娥、那是桂花树,那是吴刚……
嫦娥版本很多,民间众说纷纭:她是如何奔月的,月亮上又是一个怎样的光景?
视线到不了的地方,总是令人好奇和向往,就像很多孩子对奔月充满了幻想,有一个孩子也励志要上月球探个究竟。

 

他叫欧阳自远,被称作“嫦娥之父”,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受人首席科学家。但与如今很多孩子登月的初衷不同,欧阳自远并不是因为口口相传的神秘故事,而是一颗报效祖国的爱国心。
01
前阵子,儿子看电视剧《功勋》着迷,尤其是科学家于敏的故事,让他无比感触。趁热打铁,我特意买了一套《科学追梦人》系列丛书,希望能够从小在他的心里埋下一颗科学爱国的梦想种子。

这套书讲了四位科学家的故事,植物学家钟扬、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以及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位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
书到手后,我也分了一本自己读,就是手里的这本《嫦娥奔月》,一口气读完,被故事背后的人物精神深深感动:这些改变世界的伟人,值得被所有人敬仰!

02
欧阳自远从青涩少年到揽月大师,他凭的不是幻想,而是脚踏实地的努力。
出生于医药世家的欧阳自远,出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家人对他的期望是能够行医救人,积德行善的同时,还能继承祖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实施第一次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时,从小成绩优异,并且对化学尤其感兴趣的欧阳自远心里却有一个坚定的声音:寻找矿脉,为刚从战乱中苏醒的国家贡献力量。
于是,欧阳自远考取了北京地质学院金属与非金属矿产勘探系。
1969年,当美国宇航员在月球上插上了一面美国国旗,当登月计划为美国带来大批高科技工业群体,中国却依然挣扎在温饱线上。
听闻这个消息,欧阳自远的心情是复杂的,但他更坚定了自己的登月梦想:中国也要登月,甚至超越美国。
接下来几十年,他努力钻研,做足准备,找准机会,蓄势待发。
03

在国内,欧阳自远在地质研究和陨石研究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果。为了与世界水平接轨,他自学德语,去德国马普学会海德堡核物理研究所,全力投入研究工作,学成归来,他带着《天体化学》著作,为登月垫定了基础。

截止目前,世界上也仅有阿波罗11号登上过月球,中间美国依然尝试登月,但数次遭遇不测,可见其难度之大,付出之巨,令无数国家望而却步。
登月注定是一条艰险之路,不仅有现实的困难,也有反对的声音,但是欧阳自远坚持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从实际情况着手,从未来发展规划,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报告书,终于让国家同意探月计划,长达几十年的研究,终于要有落地成果了。

从理论到实践,欧阳自远带领团队进行10年的论证,将月球探测分为3个阶段:
1)无人月球探测:完成绕月探测,落月探测和取样返回。
2)载人登月:尝试载人空间飞行。
3)建设月球基地:开发利用月球环境与资源。
而这,也就有了我们在直播电视面前看到的激动人心的“嫦娥奔月”。而这科研背后,不知洒下诸如欧阳自远一行科研人员的默默付出。



在特殊的年代,他们尝尽生活的艰辛,但他们却有着无比坚强的意志,为了未来拼搏奋斗。
正是这些伟人的努力与付出,让国家更强盛,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他们,才是值得被敬仰的偶像。
树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这一套科学追梦人系列名人传记推荐给你,在这些伟人的生平故事里,孩子读到的不仅仅是故事,更是一种催人向上的精神,同时埋下一颗科学振国的梦想种子。
正像 《少年中国说》里说的那样: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加油吧,少年!

我是诺妈,
专注亲子成长,
聊育儿干货,写育儿锦囊
关注我,一起成长精进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