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平民 | 安徽休宁中学前身——省立二师早期校友录及其师生(徽学研究)

 金鸽子文艺 2023-10-17 发布于安徽

  

安徽休宁中学前身

省立二师早期校友录及其师生

 文 / 陈平民
(安徽黄山)
2023.10 

安徽省属重点中学休宁中学,为笔者母校。其前身为省立五师、省立二师,系民国元年(1912)与次年,由著名教育家胡晋接先生创办。1928年之后,省立二师先后易名省立二中、省立徽州中学、省立休宁中学、皖南区休宁中学、安徽省休宁中学。这是一所历经世纪风雨沧桑的学府。

胡晋接先生肖像

大凡学府,都有校友录(或校友通讯录),汇集分布于天南地北,九州内外校友各方面的信息。校友录不仅是难得的史料,更是重要的资源。历经世纪风雨沧桑的休宁中学,其任职过的教职员工与培养的学子,何止万千。休宁中学校友录,版本众多。笔者作为校友,在校经历过1962年的五十年校庆,走上社会后应邀参加过1992年八十年校庆。所见校友录有八十年校庆与九十年校庆的校友录,两个版本。五十年校庆时是否印发过校友录,已不记得。

民国七年七月省立二师“通信处”部分影印 1

很想见到母校早期的校友录,但一直不得。喜出望外的是,今年五月,在媒体共事过的大学校友、后从事收藏的胡先生,从孔子旧书网上掏到省立二师民国七年(1918)“通信处”,只因价格昂贵,没有买下,但拍摄了图片。这“通信处”,实为校友录,钢版刻写,油印本,竖排,民国七年七月手订,名为《安徽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职员学生通信录》,分“职员”“学生”两大类。“职员”类信息有“姓名““字”“住址”“通讯处”四目;“学生”类信息有“班(次)”“姓名”“字”“家属”“住址”“通信处”六目。钢板小楷,十分娟秀,较铅字排版更有特色。

民国七年七月省立二师“通信处”部分影印 2

该“通信处” (实为校友录),可以说是休宁中学这所百多年学府最早的校友录了,现今休宁中学校史馆未必有藏,史料殊为难得,弥足珍贵!

民国七年(1918)七月印制的“通信处”,显然已是省立二师迁永久性校址休宁万安五年后的事。省立二师迁万安办学始于民国三年(1914)12月,在此之前,省立二师办学于毗邻屯溪的休宁率口荷花池胡毕姓民宅(1913—1914)。在此又之前,省立二师前身省立五师创办于歙城问政山麓的古紫阳书院(1912—1913),创校校长,则一直是近现代著名教育家绩溪人胡晋接。

民国七年七月省立二师“通信处”部分影印 3

“通信处”职员有胡晋接、余宝勋、汪开安、胡正修、胡培湝、葛祖贤、胡在渭、黄宗培、王鸿椿等人,他们大都为绩溪人、婺源人,均为民国时期著名学者、教育工作者,协助胡晋接开启近代师范教育先河、创办五师二师的得力助手。

胡晋接(1870—1934),字子承,号梅轩,晚号止澄,绩溪城东人,为金紫胡氏始祖胡宓34世、显祖北宋名臣胡舜陟28世,出于礼学世家。晋接之父胡肇龄(1832—1896),一名玉蟾,字与九,号存斋,又号陋巷居士,是一个将儒家教育理念付诸实践的人,“言坊行表,粹然儒者”。

从一开始就协助胡晋接考选校址、创办省立五师,继办省立二师,联系并接待黄炎培考察二师的校务主任方新,“通信处”上没有其名,显然这时(民国七年)他已离开二师。方新(1875—1943)字振民,婺源县人。十六岁中秀才,二十岁就读江苏南通师范,因品学兼优,被校长张骞选送日本弘文师范学习教育。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安庆优级师范学堂任学监兼教员。辛亥革命后,受省署派与胡晋接筹办省立五师,任教务主任兼徽州学区视学。后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歙县省立三中、婺源县教育局、徽州师范、徽属联立职业学校任教职,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徽州的教育事业。

当年省立二师主办的校刊《黄山钟》

查考相关史料可知:胡晋接先生的得力助手余宝勋,字学平,婺源大杞人,南京高等师范毕业;汪开安,字礼安,婺源城东人;胡正修,字子敬,绩溪西河干培人,晋接创办学校时,正修被聘为总务主任;胡培湝,字淮浦,绩溪十五都霞水村人;葛祖贤,字子坚,江苏南通人;胡在渭,字景磻,绩溪大东门人,安庆江淮大学毕业,先后在五师、二师任教,后任《皖江日报》等媒体记者;黄宗培,字梦飞,绩溪城东人;王鸿椿,字振仪,婺源城里大庙街人。

胡晋接治校时期,父教子学,并非个别。毕醉春、王鸿椿两家是为典型。毕醉春,歙县城里上路街人,民国间徽州教育界名宿,终身从事教育,包括执教二师。其子毕相煇,毕业于二师,入读清华国学院,1935年考取官费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专攻农业经济。

1925年,章昭煌(后排左一)与清华国学院部分名师合影

婺源人王鸿椿,执教二师,人称“振翁”。其三子王廷勋,为一班学生,毕业后留校附小任教;四子王旋吉(字颂吾),毕业于二师讲习班;五子王泽农,字梦鰩,十三岁来二师,从预科一直到18岁本科毕业,考入国立北京农业大学。1928年2月,考入国立上海劳动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后在比利时颖布露国家农学院攻读农业化学,毕业后获比利时国家农业化学工程师称号。1937—1938年,任比利时颖布露国家农业试验场技师。1938年回国后,几度任复旦大学教授,还曾任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兼职教授、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兼化验组组长、中正大学农学院兼任教授、南通农学院农业化学系兼任教授、安徽大学农学院茶业专修科教授、安徽农学院茶业系教授等职。他是中国茶叶生物化学学科的开创者与奠基人,人生很传奇。曾长期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一届学术委员、中国农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中国茶叶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第二、三届理事长、现在是中国农学会名誉理事、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1999年离世前为安徽省政协副主席。

省立二师从1918年首届学生毕业,到1928年合并为省立二中,前后毕业学生十届300余人,二师成了人才成长的摇篮与渊薮。

省立二师毕业的陈必贶

章元石(1891—1962),原名章昭煌,绩溪人,省立二师1919年第二届本科毕业,入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1927年留学法国巴黎两年,专攻物理,曾授业于居里夫人,归国后先后任省立安徽大学、国立重庆大学、私立沪江大学、国立同济大学、国立广西大学湖南国立师范学院教授、物理系主任、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著有《理论力学》。1956年,该校被教育部评为三级教授的共30人,其中物理学为章昭煌和蔡宾牟。1982年,中国物理学会召开第三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表彰从事物理工作50年的物理工作者66人,章昭煌名列严济慈、周培源、王淦昌等人之后。

杨肇遇(1901—?)字夏时,休宁板桥人,十九岁毕业于省立二师,考入上海中国公学商科,专攻经济,1929、1930年分别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著作《中国典当业》《成本会计概要》。《中国典当业》被学术界认为是开创国内典当业研究的先河之著。

许敦栺(约1901—?)字作人,歙县人,在二师附小读高小时文笔十分出众,十九岁毕业于二师,考取上海商科大学(今上海财大),后成著名会计师,中国会计学社发起人之一,财会学界知名人士。

方炳文(1903—1944),字质之,歙县罗田人。高小毕业后,一度到屯溪万隆衣庄当学徒,求学于省立二师,年龄在班上最小。毕业后入南京高师攻读数理科,1929年后,任教中央大学。1938年,受法国巴黎博物馆聘请,去巴黎从事鱼类研究。由此,他在鱼类形态结构学、分类系统学研究方面多有创见,其中对平鳍鳅科鱼类的研究成果最著,共发现6个新属11个新种。“方氏密鲴”和“方氏拟腹吸鳅”即以其姓氏命名。

民国八年(1919)4月,省立二师二班学生毕业合影

章衣萍(1901—1947),乳名灶辉,又名洪熙,绩溪北村人,现代作家兼翻译家。其父章志棠生洪��、洪刚、洪寅三子,均入读二师[13]。章衣萍因曾策应五四运动在校闹学潮,二师迫于压力,劝其“退学”。后入读北大,与鲁迅、陶行知有交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上海保护过从事地下活动的柯庆施。

二师有不少学生,新中国诞生前后在党和国家部委以及教育、科研等领域担任过的重要职务,其中不乏国际知名学者、实业家。

原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柯庆施同志,是省立二师的著名校友。他是歙南竹溪村(俗称水竹坑)人。据《新安柯氏宗谱》记载:柯庆施谱名尚惠,省立第二师范预科班毕业,升入师范本科修业三年,后入南京高等师范特别班修业一年,游学日本俄德等国。又名立本,字庆施,号怪君。他就读二师时用的是谱名尚惠。九至十二岁,在家乡就读于私立继述初等小学,十三岁入省立二师预科班学习,1915年春升入省立二师本科修业。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在省立二师高中一年级五班学习的柯尚惠在《新青年》《觉悟》等进步刊物思想引导下,义无反顾地参加了爱国学生运动。当时,北京大学事务主任李辛白发起组织“救国十人团”,各地纷纷响应。同年5月29日,柯尚惠在二师参加了“徽州救国十人团”。迫于地方当局压力,二师学生有的被“记过”,有的被“开除” (如章洪熙即章衣萍)。

柯庆施同志肖像

1919年8月28,胡晋接校长给柯尚惠父亲柯临久写信,劝尚惠“留家一年”,同年寒假,学校通知柯临久,称柯尚惠“不堪造就,明年不必入学”。当时,胡晋接校长迫于压力,只好忍痛劝退思想激进的学生柯庆施。[14]在陶行知、姚文采等人帮助下,柯庆施后去南京等地求学,与上海的陈独秀取得联系,1920年10月在上海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转党),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还有一个陈必贶。他是祁门文堂村人,上世纪二十年代,二师毕业后入读同济大学。一九二五年“五卅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参加过北伐。1930年,去西安拜会杨虎城,成为杨虎城的得力助手。杨虎城主陕期间,供职省政府秘书处,主编过月刊《新陕西》,颇有影响。1949年5月转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新中国诞生后任西安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西安市政协一至八届委员、常委。

(2023年10月10日撰于徽州公馆寓所)

作者简介:陈平民(1948—),男,休宁县人,徽州文化研究资深学者。曾任黄山日报总编辑、黄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黄山市社科联主席、党组书记。2008年退休。


——  精彩回读 —— 
陈平民 | 清官绩溪人胡肇智小传(徽学研究)
陈平民 | 清官廉能爱民,人民永远追念(徽学研究)
陈平民 | 追忆黄宾虹犹子黄警吾先生 馈赠《虹庐图征诗集》(徽学研究)
陈平民 | 汪莘和他的词《沁园春·忆黄山》(徽学研究)
陈平民 | 王茂荫法治思想初探(徽学研究)
陈平民   |   王茂荫的人才思想(徽学研究)
陈平民  |  王茂荫的政治思想 1(徽学研究)
陈平民  |  王茂荫的政治思想 2(徽学研究)
陈平民  |  兵燹之余访同窗忆“非园”(徽学研究)
陈平民  |  褒扬义烈励风化(徽学研究)
陈平民  |  王茂荫建言矜恤被裹协难民(徽学研究)
陈平民 |  王茂荫抵制“奔竞”折瑞常(徽学研究)
陈平民   |  王茂荫与晩清封疆大吏吴棠(徽学研究)
陈平民   |   王茂荫与莫逆之交李榕 (徽学研究)
陈平民   |   易佩绅翻刻先师王茂荫遗著 (徽学研究)
陈平民   |   王茂荫与吴大廷交谊钩沉(徽学研究)
陈平民   |   王茂荫与李文安李鸿章父子 (徽学研究)
陈平民   |   王茂荫与曾国藩 (徽学研究)
陈平民   |   王茂荫与老上司祁寯藻 (徽学研究)
陈平民   |   王茂荫与魏源因缘初探 (徽学研究)
陈平民   |  王茂荫关爱贫寒子弟徐景轼 (徽学研究)
陈平民   |  王茂荫力劝舅兄莫捐官 (徽学研究)
陈平民   |  王茂荫与汪雅安程葆母子交集 (徽学研究)
陈平民   |   王茂荫择婿注重品识 (徽学研究)
陈平民   |   咸丰皇帝接连四次召王茂荫 (徽学研究)
陈平民   |   王茂荫五次南回省亲(徽学研究)
陈平民    |    王茂荫的家世生平 2 (徽学研究)
陈平民   |   王茂荫的家世生平 1 (徽学研究)
陈平民  |  《晚清名臣王茂荫》系列故事连载预告 (徽学研究)
陈平民  |   屯溪老大桥桥史正说 (徽学研究)
陈平民  |   清代朴学家的摇蓝 —— 不疏园 (徽学研究)
陈平民  |   世道今还古     人心欲归仁 (徽学研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