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书讯 | 蔡先进:朴素的泥土

 向度文化 2023-10-17 发布于山东

长江文艺出版社2023年6月出版

新书简介


《朴素的泥土》是蔡先进继《灵魂劲歌》后出版的又一部散文集。本书分为人物、心语、笛韵和书香四辑,即人物散文、心情散文、散文诗和读书随笔四个部分,共计六十多篇文章,是作者近十四年来的散文作品选集,约20万字。本散文集通过真诚深情的语言和简洁质朴的文字记述身边的人物、个人心灵顿悟以及读书感悟,抒发了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作为一名散文评论家,蔡先进“左手写评论,右手写散文”。在散文创作上,在选材、切入角度、谋篇布局等方面匠心独具,其“用心”于行文中不留痕迹,朴素自然、本色本分。蔡先进的散文擅于亲情的书写,情感真挚,扣人心弦;书中讲述的故事娓娓道来,充满着“我”的在场感,极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文章结构精巧,意蕴丰富。作者笔下人物努力生活的模样,可让人获得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著名文学评论家、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樊星,著名散文家、襄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谢伦为本散文集作序,分别从历史人文底蕴和用情写作两个视角分析了本书的特征,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作者简介


蔡先进,笔名纳寒,武汉新洲人,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武汉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新洲区作协副主席,《问津文艺》编委。著有散文集《朴素的泥土》《灵魂劲歌》、文学评论集《怀揣月光上路》和散文评论集《淡朴斋琐话》,其中《淡朴斋琐话》荣获第七届冰心散文理论奖。

荐评

散文是最自由的文体。无论是记录观察生活的点滴感悟,还是保留对于亲情、友情的记忆,也不管是抒发漫游的情思,或是写下读书的心得体会,都可从心所欲,化平凡为神奇。古往今来,已经有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散文的经典,脍炙人口,影响后人。尽管如此,仍然有无数当代人乐此不疲。我经常收到熟悉或不熟悉的文友惠寄的各种散文集,读后可以感受到大家在忙碌之余的灯下用心写作的跳跃文心,也通过那些或短或长的篇章看到各种我知之甚少的各种人生。读《朴素的泥土》的书稿,我也注意到,作者努力将自己经历的许多往事都写下来——从祖父祖母到父亲母亲,从姑姑们到姐夫、内弟,还有妻子,着墨常常不多,却总是记忆最深的印象。他们都普普通通,咀嚼过生活的各种滋味,如果没有作者的记录,也许那些平凡的故事就风吹云散了。然而,通过那些一往情深的文章,作者对亲人的观察与揣摩都还原了平凡人生的五味俱全——像《母亲的鞋样包》,就通过母亲一生在做鞋上的用心,写出了亲情的深厚,也为故乡的一种习俗留下了文字的纪念;还有《岳母》,讲述岳母勤劳而辛苦的一生,特别记录了老人晚年顽强与病魔搏斗的不易,弥留之际因为感叹命苦,嘱咐后代在自己死后放些糖块在自己口里的一笔,令人过目不忘;《四姑》回忆四姑“干活睡觉两不误”,虽是乡间常有的“笑谈”,读后仍令人感慨;而《姐夫》《内弟》《小弟》这几篇,也都写出了他们虽然性格各异,经历不同,却都在互相帮衬、努力打拼,体现出作者对亲人的观察之细、体贴之深。一篇篇读过来,就真真切切了解那些普普通通的人,同时也感到他们的命运、他们的生活,在农村、甚至在城里,都很有典型意味:出身贫寒也自强不息,命运各异也互相扶持。在他们的亲情和努力中,可以使人感受到一种力量,那深深植根于无数普通人心中的精神力量。那没有读多少书,却在淳朴家训、乡规、民风的影响下努力自强不息、积极上进的精神力量,足以维系家庭亲情、邻里感情和社会的“正能量”。

——序一节选(樊星,著名文学评论家,武汉市文联副主席、武汉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


谈及当下的文学创作,比较小说和诗歌,写散文的人真是太多了,仅就我国而言,每年各级纸媒所刊出的散文可以说不计其数,要是算上网络,用恒河沙数、汗牛充栋来形容恐怕也不为过吧。但好散文呢,那些让人读后能记得住的,却少之又少。若究起原因来,以我看,大约就应了那句老话:散文易写而难工。而这个“难工”的难,恰巧就难在容易上——门槛低,容易上手,但凡是具有一定的文字水平,能做到文通字顺的,比较流畅、又有了一定的表现力,叙事、抒情也具备了一些功力,写出来就能大体像个样子了。但要说超出一般,达到某个较高的水准就不是那回事了。打比方就像书法中的“人”字,只是一撇一捺两笔,看似简单,实际要写好却很是要花费一番大功夫的。因为你要在简单里写出不简单,写出丰富、写出厚度和质感,就绝非一日之功了。先进兄是散文批评家,他自然是深知个中道理的。他曾不止在一篇的文章中谈起过,为了写好散文,他拼命读书,除了读自己买的书,还到区(新洲区)图书馆办了借阅证,不管东方的、西方的、古典的、现代的,只要是与文学、与写作相关的他都读,遇到他觉得好的书,还要翻来覆去地反复读。先进兄是不甘于做一个一般的作家的。我从他许多的散文篇什中,都读出了他写作时那不一般的用心:从选材、切入角度,谋篇布局等等,都能够做到别出心裁,匠心独具。当然这些“用心”在行文中都是不留痕迹的,也正是没有痕迹,才有了我们在阅读时感受到的朴素自然的本色本分。

——序二节选(谢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副主任,襄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读读:姐夫

第一次见到姐夫,我便觉得他能说会道。这是姐夫留给我的第一印象。

后来,我慢慢地知道他的精明强干。姐夫是个强人。他不仅精通水电安装,而且是个身手不凡的电子爱好者。姐夫很能干,早些年曾在县轮胎厂当过车间主任。当时的新洲县轮胎厂是赫赫有名的国营企业。后来,强大的经济体制改革浪潮席卷了全国各地,姐夫和姐作为双职工双双下岗,卖断工龄,开始了下岗职工的创业历程。姐夫先后开过电器维修店、电子游戏厅,甚至还开过小型网吧。我和弟弟在待业期间,均为姐夫帮过忙。姐夫一边开店,一边承包水电安装工程,以此维持三口之家的生计。我和弟弟先后跟姐夫学过电工,但我生性笨拙,不是干手工活的料,没有成器;弟弟基本上得到了姐夫的真传,一般电工活不在话下。

姐夫是我家的“志愿服务者”。以前,我家的电视电灯洗衣机收录机坏了,他总会在第一时间赶来维修,普通问题三下五除二即可解决;碰到棘手的问题,他便把电器带回家去,直到加班加点修好为止。后来,我开始学习写作。为了节省打印费,我购置了电脑。电脑一旦出现死机或者黑屏的毛病,我便会拨打“热线电话”向姐夫告急。姐夫的记忆力好得惊人,堪比我那驾鹤西去的岳母。他对修理计算机的许多数据记得滚瓜烂熟,对操作计算机的程序倒背如流。比如我家的计算机坏了,他能够在电话里逐步指导你如何操作,直到解决问题;遇到疑难问题,他会启动“远程”维修方案。所谓“远程维修”,就是通过在异地登陆QQ,便可实现远程掌控的目的。这种跨空间的检修,省时方便又快捷。在姐夫年深月久的熏陶下,我慢慢地掌握了计算机的一些基本常识,学会处理一些简单故障。

因姐夫吃苦耐劳、业绩突出,姐夫被提拔为本地联通宽带网络维修部主任。当了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姐夫显得更忙碌了,人也瘦了一圈,经常是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上下班期间,我偶尔会与姐夫不期相遇,看到他背着工具袋、扛着架梯、蹬着自行车的身影,顿时觉得姐夫的形象高大起来,他身上充满了催人奋进的力量,这种力量深深感染了我。最近,为了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市联通公司专门给维修班配备一辆“皮尔卡丹”货车办公。这下好了,姐夫的工作变得轻松起来。每个双休日,是我们这个大家庭欢聚的节日。姐夫通常来得很晚,往往是一顿饭吃完,要接听好几个电话,我们便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调侃他:“哥,干部究竟是干部,业务蛮忙嘛!”

近年来,由于网吧停办了,外甥女就读区一中,各种费用明显多起来,仅靠姐夫一人养家显得捉襟见肘。于是,姐夫推荐作为家庭主妇的姐进联通公司当了一名调度员,这样暂时缓解了姐夫的经济压力。新洲宽带网络覆盖到了邾城和阳逻,用户已逾5000户,邾城和阳逻的安维人员不过七八人。安装新用户还有几十元报酬,但是售后服务却毫无利润可图,一般员工不愿去干。好在两地的维护人员大都是姐夫的铁杆朋友,大家都听从他的调遣。我暗自思忖,倘若不是姐夫的关系网过硬,联通宽带网售后维修服务效率肯定会大打折扣。在姐夫的努力下,联通宽带维修的投诉率明显下降,维护部的工作得到上级领导的首肯和广大客户的普遍认可。

由于姐夫的组织协调能力较强,公司准备抽调他到市里上班。口头协议已达成,只等外甥女高中毕业,即可赴任。姐和姐夫就一个独生女。让人欣慰的是,我这个外甥女读书非常争气,不仅考进区一中,而且平时大考小考的成绩始终稳居全年级上游,有时还进入了前30名行列。双休日,姐夫照例来我家吃饭,大家自然而然谈到外甥女升学的酒宴,看到姐夫溢于言表的惬意,我们也都喜不自胜。

因长期从事手工业,姐夫的手掌变得粗糙、皲裂,就像因长久干旱而龟裂的农田;为此,姐姐经常为他缠上创可贴,并督促他使用手霜。前不久,传来喜讯:外甥女刚刚拿到了中南民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闻听此讯,我为外甥女的成绩感到欢欣鼓舞,姐夫吃了这么多的苦,受了这么多的罪,也是值得的;因为他养育了一个优秀的女儿,虽然现在我这个外甥女还未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但是她不仅为表弟表妹们树立了一个榜样,而且刷新父辈的记录:成为高等学府名正言顺的准大学生。

订阅方式:打开上方小程序 或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