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为什么会发胖?

 天使鱼2023 2023-10-17 发布于广东

因为在减脂减重,所以最近读了一些健康饮食方面的书,升级一下自己的知识库。

这本《我们为什么会发胖?》的基本观点是:

导致我们肥胖的最大元凶,不是吃的多,不是运动少,更不是肥肉和油,而是糖类。

书的前半部分都是在驳斥其他各种减肥理论,可以直接从十三章开始看。

作者的核心理论是胰岛素是如何通过两种酶影响脂肪堆积的:

脂蛋白脂肪酶LPL,把脂肪从血液拉出,放入到细胞内,使脂肪细胞更胖。比如,为什么男女发胖部位不一样?因为LPL的分布不一样。

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起相反的作用,使脂肪细胞更瘦。人体内HSL越积极,我们释放的可燃烧脂肪就越多,储存的脂肪就越少。

胰岛素在提升LPL活性的同时,也会抑制HSL的活性。

而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主要是由摄入的糖类决定的。

所以,要尽可能少地摄入糖类。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触动,就是胰岛素的作用机制:

即便在我们开吃之前,胰岛素就已经使我们的饥饿感增强了。记住,只要一想到吃东西(特别是想到吃富含糖类的美味甜食),我们就开始分泌胰岛素了。在我们吃了第一口美食的几秒钟内,胰岛素分泌就会快速增加。这种情况甚至发生在我们开始消化其他饭菜之前,在任何一丁点儿葡萄糖出现在血液循环中之前。胰岛素的积极分泌让身体对汹涌而至的葡萄糖做好了准备。然后,吃了最初的几口后,饥饿感还会进一步加强。对此,法国有句谚语:“只要张口,胃口就有。”

我之前有一个误解:每次吃了甜食,就会感觉到消化得很快,肚子很快就饿了,所以我认为甜食对我来说有增强消耗的作用。

现在才明白,食物是被消化了,但不是被用掉了,而是转化成了脂肪细胞:)

还有,即使我已经吃得很饱甚至有些撑了,但还是可以愉快地吃下作为餐后甜点的一大块蛋糕的,腾爸每每都觉得不可思议。这大概也是被快速转化成脂肪细胞存起来了,哈哈。

作者在22章和23章给出的减肥饮食建议和食谱中,不含食用糖(单一糖类)和淀粉(复合糖类)。具体来说,这两种糖类包括:

单一糖类:

白糖、红糖、蔗糖、蜂蜜、枫糖、葡萄糖、果葡糖浆、玉米糖浆,还有啤酒(含大麦芽)、牛奶(含乳糖)、果味酸奶、果汁和水果。

复合糖类:

谷物、大米、面粉、玉米粉、面包、意大利面、松饼、饼干,以及淀粉类蔬菜,如芸豆、胡萝卜、玉米、豌豆、土豆等。

作者认为,限制糖类可以让身体形成良好的循环:

限制糖类的另一个效果是,你可消耗的能量将会增加。因为身体不再把燃料转化到脂肪组织中去储存,而是更积极地去利用血液中的能量。在能量摄入(胃口和饥饿)和能量消耗(体力活动和新陈代谢率)之间,你的身体会找到它自己的平衡点。通常,限制糖类摄入之后,你的饭量就会变小。这是千真万确的。    

限制糖类后,你感到没有以前那么饿了,上午10点左右也不再馋着吃点心了。对甜食的渴望和冲动消失了。其原因在于,现在你把存储的脂肪作为燃料消耗,而以前你并没有那么做。你的脂肪细胞现在就像能量缓冲器那样工作,而不是隔绝卡路里的长期拘留所。现在你有了一个内部燃料源,使你安然度过不吃东西的时光。理所当然,你的胃口和饮食习惯也会相应改善。

我觉得完全不摄入糖类是不太可能的,尤其对于我这样的甜食控来说,完全不吃的话,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哈哈……

不过,我觉得可以慢慢来,频率和分量逐渐减少,可以用蜂蜜代替砂糖,用水果代替甜点,就像梅耶·马斯克在《人生由我》里的建议:

当你想吃任何甜食时,先去吃三个苹果。

事实上,吃掉一个苹果,就已经很满足了:)

另外,即使偶尔吃甜点,也要吃高颜值高品质的,不要把宝贵的卡路里配额浪费在难吃的食物上。

平时饮食可以参照第24章的常见食物的升糖指数表,比如同是水果,GI指数也大不同:

草莓:39-低     

樱桃:37-低     

李子:42-中     

柚子:25-低     

香蕉:52-中     

西瓜:72-高     

苹果:36-低     

猕猴桃:52-中     

芒果:55-中     

葡萄:56-中     

菠萝:66-中     

桃子:41-中     

哈密瓜:43-中

总之,我认为长期来说,营养均衡还是最重要的。

毕竟健康的饮食、良好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才是快乐生活的基础。

写作也是一种整理

入了微信读书的坑

嚓!挖掘机 - 工程男的新玩具

适合大孩子的几套科普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