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效房最美医生

 白云73 2023-10-17 发布于河南
           张效房简介:国际著名眼科教授,我国眼内异物研究奠基人,眼外伤领域学术带头人,眼内人工晶体手术的主要倡导者和人工晶体研究的创始者,被称为我国眼科学的一代宗师。   
  今年已经89岁的张教授,精神矍铄,步履矫健,仍在为他热爱的事业而辛勤工作。除了为七年制本硕连读生、外国留学生授课和每周一天的著名专家门诊、每周一次查房外,还担任《眼外伤职业病杂志》主编,世界眼科基金会中国分会会长、“视觉第一,中国行动”中方专家顾问组组长等职务,出席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进行专题讲座,等,肩负着十分繁重的任务,但他举重若轻,乐此不疲。
  最近,我专程访问张教授,相谈养生之道。他微微一笑说:“我过去没有注意这个问题,也没有刻意养生。最近不断有人提及,我想了一下,除了同意大家已熟知的一个中心(以健康为中心)、两个基本点(糊涂一点、潇洒一点)、三个忘记(忘记年龄、忘记疾病、忘记怨恨)、四有(有个老窝,有个老伴,有点老底,有帮老友)之外,我又加上个五要(要说、要笑、要唱、要跳、要俏)和六不(心不烦、脑不闲、嘴不馋、腿不懒、酒不贪、烟不沾)。”
  “五要”是张教授一生的真实写照。别看他工作时严肃认真,业余时间却十分活跃。单位开文娱晚会或学术会议娱乐活动,请他唱歌,他会欣然登台,唱起抗日革命歌曲来嘹亮激越、字正腔圆,博得阵阵掌声;请他讲话,他渊博的知识,幽默风趣的谈吐令人叫绝。平时衣着整洁,儒雅潇洒,从不邋遢。他有广博的爱好和兴趣,学生时代是学校话剧团团长、歌咏队队长、篮球和排球校队队员。他的专业是临床医学,但对文史却情有独钟,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至今还参加《咬文嚼字》杂志的研讨会。多种爱好不仅对他的事业有帮助,而且使他的生活丰富多彩,有滋有味,消愁解烦。
  张教授说“心不烦”,既包括正确对待工作、生活中的烦恼;也包括正确对待疾病。2000年,他的前列腺炎复发,做了手术。手术后第二天他就开始批改文稿。2004年8月,他又被确诊为肾癌,医院领导准备送他到北京或上海治疗。张教授笑了:“不就是个肿瘤吗?有什么大不了的,要手术就在咱们自己的医院,我相信咱们医院的专家和技术。”对于癌症的凶险,他心里十分清楚,但也了解治疗癌症的进展。他提出两条对策,一是在战略上要藐视它,二是在战术上要重视它,该怎样治疗就怎样治疗。手术后他又坚持了免疫和生物治疗,使身体情况好转,很快又投入了工作。2006年元月,他冒雪出席一个会议,不慎滑倒,左手腕骨折,住院打上了石膏托。谁知,他却忍痛拿出文稿,用一只手批改。护士长劝他休息,他笑笑说:“我改稿可以转移止痛啊!”护士长见他忍着疼痛,全神贯注,对论文反复斟酌修改时,不由得转身流泪了。
  张教授生活很有规律,但与众不同。他多年形成的不是早睡早起,而是晚睡按时起。每天深夜一两点上床休息,早上六七点起床。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时,正是他学习、工作的黄金时间,是他创造性思维最活跃的时间。他没有刻意锻炼身体,但是他爱活动,上下班快步行走;门诊楼有电梯,但他总是健步登楼。他尽量躲避宴请,认为自己的一日三餐最合乎营养,他不求高档,不讲佳肴美味,但可以适当少吃一点牛羊肉和鱼肉,每餐一盘青菜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喝酒,张教授是适可而止,从不喝醉。对于烟是深恶痛绝,经常历数吸烟危害,要求眼科医生带头戒烟。
  笔者与张教授相识多年,深感张教授的养生经验就如天马行空,从心所欲不逾矩。也许,这就是他“五要”“六不”的真谛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