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少家长面对儿童腹泻,最大的误区就是过于注重止泻!

 常笑健康 2023-10-17 发布于江苏
▼本文作者▼

           

小荃是一个8个月的女孩,3天前出现排班次数增多,呈稀烂便,5-6次/天,量中,伴少许粘液便,伴纳差,2天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5℃,遂到当地诊所予口服药治疗(头孢克洛颗粒、益生菌、蒙脱石散等),效果欠佳,仍有反复发热及腹泻,今日起伴哭闹不安,爸爸妈妈很着急,急来我院门诊就诊。

我在门诊接诊了小荃,发现小荃仍有发热,体温达38.2℃,精神稍疲倦,皮肤稍干燥,哭时泪少,轻度脱水貌的表现,心肺体查未见异常,腹稍胀,肠鸣音活跃,肛周稍红,追问病史,小荃起病以来,精神反应胃纳欠佳,小便量少。遂收住院进一步诊疗。

入院后给小荃做了个大便常规提示白细胞+++,RBC++,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稍增高,CRP47mg/l,电解质未见异常,因为小荃有发热、腹泻、解粘液便,伴哭闹不安,需警惕肠道梗阻或肠套叠等外科情况,于是给小荃完善了大便培养和腹部B超,腹部B超提示未见明显异常,考虑到小荃是细菌引起的肠道感染,于是给小荃予头孢曲松抗感染,补液,调节肠道及对症支持治疗。

经过治疗,小荃的热峰慢慢地降了下来,但小荃仍有腹泻,家长很担心,问我们为什么那么多天了孩子腹泻还没止住?

我们告诉小荃爸爸妈妈,结合病史体征和辅助检查,小荃考虑腹泻病并轻度脱水,腹泻病最大的危害是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目前孩子脱水已经纠正,查电解质也提示是正常的,而且经过抗感染后孩子的热峰已经下降了,精神反应胃口也已经好转,所以是不用担心的。

如果用一些止泻药(如消旋卡多曲等),可能会造成肠道的细菌排出时间延长,肠道炎症还会刺激肠道引起腹痛不能缓解,所以有时候还需要用开塞露帮助大便排出来,并且查了腹部B超提示未见异常,也不支持小荃存在外科情况,所以是不用担心的。

3天后孩子热退了,5天后孩子大便次数明显减少,而且大便也未见粘液了,复查大便常规也未见异常,于是就带药出院了。

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6个月至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是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婴幼儿容易患腹泻病,主要与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不能适应食物质和量的较大变化,机体及肠黏膜免疫功能不完善,肠道菌群失调和人工喂养有关。

引起腹泻的原因主要有感染和非感染因素,感染因素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等非感染因素常见的有喂养不当,肠道过敏,乳糖不耐受和气候因素等,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发热、腹泻、呕吐、腹胀、腹痛等,腹泻病引起的并发症主要是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所以治疗腹泻病时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主要是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而不是刻意减少大便次数,特别是在急性感染时期,更不应该以止泻为目标。常用的纠正脱水方式是输液和口服补液盐,补液原则是能口服尽量口服,同时可补充锌等微量元素,必要时可以益生菌和中药制剂。

在预防方面主要是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添加辅助食品时每次限一种,逐步增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乳品的保持和奶具、食具、便器、玩具等定期消毒;感染性腹泻患儿在积极治疗的同时,需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轮状病毒目前已有疫苗,可定期接种疫苗进行预防。


作者介绍

叶国静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儿科 副主任医师
简介:大学本科学历,2009年毕业于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有十余年的工作经历,专业方向为儿童重症,2019年曾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进修半年,2021年曾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儿童重症监护进修3个月,在儿童危急重症和呼吸方面有一定造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