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句表达效果)(人称改换表现力)(补句)梁衡《三木小记》片段语言表达训练

 阅读美丽星空 2023-10-17 发布于山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日逛街,见竹一节,拇指粗细,三寸之长,拈之沉沉,并不空心。问之为何物,曰实心竹,不觉大奇。向来说竹,“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从未听过有什么实心之竹。后来查资料才知道,有竹之初本来也是实心,在山间与他木竞争,追赶阳光,拔身比高,为节省体量,减少自重,渐成空心。为保结实,便每隔尺许生一竹节,遂成现在这个模样。这就是达尔文说的,万物总是向最完善处进化。竹虽进化,但它不忘初心,留下了少许原始的实心之竹,藏在深山人未识。现在随着旅游商品的开发,它逐渐显身于世。竹本有许多可爱之处,现又加一实心之奇,不由人不动心。

现在摊上卖的实心竹是供人把玩的,类似人们手中转的核桃、玉件。但我觉得这节实心竹远比珠宝古玩更珍贵。你想,它为史前的孑遗之物,体积虽小却珍如恐龙。这三寸之物凝聚了一个物种的进化史,包含了竹子的前世今生。我取一根在手,润滑清凉,抚之如玉,嗅之如兰,古意悠远,初心依旧,色泽照人,于是买了几支。我和摊主说,他现在卖的只是裸竹,可依竹之虚实两性,于其身刻两行字:_____。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问它是什么东西,回答说是'实心竹',觉得非常奇怪”,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21. 对文学作品来说,人称的正确使用,能够增强表现力。请简要分析文中加点部分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22. 请根据文章内容,在文末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要求:使用整句,字数不少于10个。






【答案】20. ①修改后为口语,修改前多用文言词语,古朴典雅。②修改后句式较长,修改前多为四字句,句式短小,节奏感强。③修改后的语言形式、表达风格,与上下文衔接不协调。    

21. ①“我觉得”表明“更珍贵”是作者的主观判断,使表达更准确。②“你想”,将叙述转换到第二人称,似乎是面对面交流,使表达更亲切。③叙述人称的灵活切换,使表达更巧妙、更准确。    

22. 示例:虚心待人人人归,实心做事事事成。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的能力。

①原句中“何物”“大奇”是文言词语,古典韵味浓厚,改后中“什么东西”“非常奇怪”都是口语,语言平实。据此看出,改后为口语,修改前多用文言词语,古朴典雅。

②原句“曰'实心竹’,不觉大奇”,用四字句,句子简短,有韵律感;修改后如“问它是什么东西”“觉得非常奇怪”,比原句长。据此看出,修改后句式较长,修改前多为四字句,句式短小,节奏感强。

③原句上文“……拈之沉沉,并不空心”多用四字句,形式短小,庄重典雅;改句下文“向来说竹,'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引用诗句,富有文学性。改句运用口语如“问它是什么东西”“觉得非常奇怪”,平易浅显。据此看出,修改后的语言形式、表达风格,与上下文衔接不协调。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称代词的用法的能力。

①“但我觉得这节实心竹远比珠宝古玩更珍贵”中“我觉得”是强调自己的认识,表明“更珍贵”是作者的主观判断,表述非常严密,使表达更准确。

②“你想,它为史前的孑遗之物”中“你想”,由上文的“我”转为“你”,将第一人称叙述转换到第二人称,增加了亲切感,效果就好像是作者面对我们娓娓而谈一样,拉近了读者与原文段的距离。便于对话,便于抒情,加强了感染力,能够使读者迅速融入角色,把感情调动起来并融入到文章中去。

③由“我觉得”到“你想”,在第一人称到第二人称的灵活切换,使行文更自由流畅、思维不受阻碍,使表达更巧妙、更准确。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横线处上文“可依竹之虚实两性,于其身刻两行字”,据此看出整句应填写“虚”“实”两方面的内容。

结合前文“在山间与他木竞争,追赶阳光,拔身比高,为节省体量,减少自重,渐成空心”,可分析出竹子为了成长,拔节减重自成空心,由此可联想到虚心、包容、虚怀若谷等品德,可围绕为人处世,谦虚对待他人组织句子;

结合前文“有竹之初本来也是实心”,“实”的本意是充实,引申理解为实实在在、脚踏实地、实干等,由此可围绕“踏实做事”与“成功”组织句子。

根据整句所用修辞,可运用对偶,故可填写“虚心待人人人归,实心做事事事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