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闷热雨天探访淄川前来村观音阁被虫蜇,意外发现村里一座清代地主大院

 闲云行影 2023-10-17 发布于山东

听说在淄川城东南的前来村村里有一座古建筑,称为观音阁,现在是淄川区级文保单位。和淄川的晴空就来探访一下。

身处城乡结合部的前来村应该也是个古村,在其北部有处古遗址,称为前来遗址,是涵盖商周到汉代时期的文化遗址,而且村里还保留着许多高门大院的残垣断壁。但是岁月匆匆,斗转星移,也抵挡不住城市化进程,目前村里正在进行着旧村改造。

旧村里的还有不少老房子,原汁原味的土坯墙,青石板路,已经成为残垣断瓦的老门楼,无处不显示着古朴。小街小巷十分的狭窄,道路也十分的不好走。刚才还是晴朗的天,不知何时飘来一块乌云,下了一阵雨,旧村的道路是更加泥泞难行了。

根据以往经验,这座古建筑应该是在旧村里。只是听说有这么一个古建筑,但是没有来过,具体在哪个方位还不太清楚,只能一点点的寻找。先来村里看能不能遇上村民问一下。
在村里转了转几乎是没看有村民呢。好容易见到敞开门的人家,问了几户都不太清楚这观音阁在哪。说是让上下头来问问。

转了一圈终于找到一位在门口干活的大叔问了一下,没想到大叔知道这个观音阁。说是那庙(观音阁)还在那下头(村庄外),还得往下走。往东走,一盘碾,就从碾那里有一条小道过去就能看到了。
按照刚才大叔指点去寻找那盘老碾,在街边发现一座高门大院,想必就是刚才村民所说的地主大院了。

大院的门看着挺高大的,很古老很气派的样子。但是往里面看,院内已经被改造的没有了地主大院的样了,只有这座大门还能显示出当年的繁盛。
抬头观察门楼子,在院门的横梁上的贴有一道已泛黄的红纸,记载着这座大宅院门的建筑年代。“大清光绪岁次癸未(1883年)仲秋上院建立”,“公元2005年重修”。

我们还是继续寻找观音阁吧。
依旧是要先找到村里大叔说的那盘老碾。眼看着要出村了,在十字路口犹豫了一下,我们顺着墙根走上了另外一条向北的道。结果,出村了。又原路返回时,还是在那个路口,碰上了我们问询的那位大叔。

大叔说,害怕我们找不到,这不赶紧骑上电动车追上来了。其实那盘老碾就离我们所在的位置不远,向东往前走几步就能看见,只是从我们的方向看去,正好被几棵树和杂草给挡住了,导致我们选择一个错误的方向。
顺着大叔的手指看到一条忆经被拉拉秧草覆盖的小道,就是在地里被人为踩出来的那种,道的两旁还有低矮的树木挡着,不说还真是难找。

跟大步道了谢,我们一头钻进了小树林,猫着腰顺那小道走了上去。后来才发现,其实这与我们刚才出村的那条路只隔着一小片树林而已。穿行于树木间,树叶、杂草在脸上、胳膊上划过。小臂传来一阵刺痛,不知让啥给蜇了,一片皮肤已泛红,应该是俗称“拾荨毛”的毛毛虫。在这样的小树林里一定要注意,树上的毛毛虫啊什么的,被蜇一下可有罪受了。

晴空的声音从密林的深处传来,也顾不得胳膊的疼痛了,快速追了上去。哦奥,终于找到了,区级文保单位-观音阁。建于两层高台之上,上去看看。应该是经过修复了,雕梁画栋的。来的不凑巧,锁着门进不去。
关于前来观音阁的资料,记载不是很多。《淄川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将其年代归为清。据有关资料记载,观音阁始建于明末清初,坐北朝南,一进院落。主要建筑有山门、僧房和正殿。整个建筑东西长15米,南北宽12米,接近正方形,占地面积约180平方米。

观音阁大门紧锁,透过门缝可以看到,观音阁为三开间平房建筑,青砖粉墙黛瓦。据说是在2008年进行了重修。
天空中时不时的传来阵阵雷声,天很闷热,估计还会再下雨。简单的看了一下,我们就撤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