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女子吸烟史话

 麓山村叟 2023-10-17 发布于四川

图片

(严正声明:本文仅就历史本身发表看法,绝不鼓励吸烟行为。吸烟有害健康,倡导戒烟控烟,人人有责。)

烟草,一个耳熟能详的名词。乍一想,这东西似乎自古有之,其实不然。

准确来说,烟草应该算作舶来品,大约是16到17世纪(至迟不会晚于1620年)由菲律宾、越南、朝鲜等地传入中国的。

当时正处明朝,这种被印第安人称为“迷魂草”,能够消除疲乏、提神醒脑的新鲜玩意儿很快在社会中流行开来。

至明朝末年,吸烟之风已经相当盛行,甚至到了“三尺之童,无不吸食”的地步。

既然“三尺之童”都难免,那女性自然也不例外了。

虽然男性才是烟草消费的主力军,但回顾女性这几百年的吸烟史,更能从中看出浓厚的时代痕迹。

图片

明清时描绘女子吸烟的画作

烟草刚传入的时候,由于男女观念的缘故,女性并不能像男性一样在大庭广众之下公然吸烟,否则会被认为行为不端。

尽管如此,当时女性吸烟的现象稀松平常,并没有被赋予其他的解读与标签。

上流妇女可以在雅居里与文人阶层们对吸畅谈,普通女性也能在私密角落里一解千愁。

然而随着吸烟行为在文人士绅中的流行,作为古代男性精英重要社交聚会场所的烟花柳巷,成了烟草大市场。

图片

《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纪晓岚吸烟

在经济最繁荣的江南地区,人们坚信烟草能够祛疾强身,吸烟也被看做一种格调很高的风雅行为,甚至连中医都一度坚信烟草能入药治病。

自然而然的,为了招揽顾客,吸烟成为青楼提供的招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打茶围也在原来调笑、喝茶、聊天、吃饭、打牌的基础上增加了向客人提供烟草烟管一项。而青楼女子们为了增加客户黏性,也跟着一道吸起来。

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的戏曲家尤展成就曾引用过他的朋友描写妓女吸烟的艳诗:






朝云暮雨寻常事,又化巫山一段烟。乌丝一缕塞香荃,细口樱桃红欲然。

自此开始,吸烟行为逐渐与性暗示联系在了一起,“烟花女子”也成为妓女的一个委婉代称。

图片

古代妓女图

到了清朝,这种联系更加紧密。

在贞洁文化的大旗下,儒家卫道士们对吸烟女性口诛笔伐,甚至抹黑侮辱。社会公序良俗也默认吸烟女性就如同妓女一般,是放荡的、道德败坏的。






美国学者戴真兰曾经分析过清朝的贞节文化,他记述过几起丑陋的强奸案:一个女人仅仅是因为在家门口抽烟,便被陌生男性视为愿意发生不正当关系的信号,从而入室强奸。也有丈夫看到妻子抽烟,便怀疑她与其他人通奸,因此杀人泄愤。

整个有清一代,女性由于吸烟而受到的歧视与伤害之严重,由此可见一斑。

到了清末,随着外来资本与文化的进入,大上海首先出现了新变化——妓女们开始公开吸烟。

这条当时的大新闻,在被很多媒体画报报道后,竟悄然带起了一种时尚潮流,引得上流女性们争相效仿。

图片

民初女性吸烟

辛亥革命以后,新文化运动兴起,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女性公开吸烟成了现代化的、自由的、爱国的行为,代表着挣脱腐朽牢笼的新女性形象。

甚至被知识分子们描绘成爱国的女儿、贤惠的妻子和明智的母亲。

许多香烟品牌也看准商机,开始借着妇女解放的名号找女性来作广告宣传,比如近代最有名的“美丽”牌香烟,便是以上海当红戏剧女演员吕美玉剧照为装潢图案,使的该品牌名声大噪。

图片

美丽牌香烟广告

不过后来民国开始提倡新生活运动,女性吸烟又一次遭到猛烈的批判,回到了与妓女无异的道德败坏的层面。该行为也成了落后的、腐朽的、不爱国的表现。

等到“优生学”被带入中国,开始从北京、上海等大学向外扩散并被广泛认可之后,曾一度象征着自由解放的女性吸烟行为竟被抬高到了民族的高度,成了戕害下一代的毒药。

新中国成立以后,“优生学”虽然在苏联影响下遭到批判,女性地位也得到了空前提高,但由于接二连三政治运动,女性吸烟成了奢靡腐烂、成了四旧、成了资产阶级生活方式…

因此这段时期,中国女性吸烟的比例反而降到了历史新低的3%。

从明末算起,中国的吸烟史也才不到四百载,虽然是男性与女性共同参与,但其中的血泪与苦难却不可同日而语;虽然只是吸烟这一件小事,却是女性千百年来境遇的一个缩影。

如今,在很多地区,对于女性吸烟者,大家仍然会抱以男权社会的视角,特别是女德派的原教旨主义者们,但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与女性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女性吸烟这件事也有望回归到它的本质:

即只与健康有关,没有其他任何标签和多余解读。

历史即今日

图片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