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方注意药物其他作用

 中医闫大夫 2023-10-18 发布于山东

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临证70年精华录(131)

传承《伤寒论》处方,应注意药物配伍,如麻黄、柴胡升血压,要尽量回避,然麻黄汤、小柴胡汤则否,因有桂枝、黄芩降低血压,就能抵消这一影响;四逆散含柴胡、枳壳二味,均可升压,缺抗衡之品,则排除于外。山东投予之柴胡,乃北柴胡,习称大柴胡,与南地所产的狭叶柴胡不同,升压弊端不太明显,但高血压患者亦要远离为佳。
1961年灾荒时期生活困难,营养不足,高血压发病率低下,老朽心中麻黄、柴胡、枳壳不会引起血压升高,正由于此而发生过失。一机关人员感染乙型肝炎,胸闷胁痛、蛋白倒置、转氨酶超出指标二倍,当时曾给予四逆散,计柴胡15克、枳壳10克、白芍15克、甘草6克,增入人参10克、白术10克、郁金10克、五味子10克,每日一帖。也没考虑五味子亦属升压药,饮后头晕、脑胀、夜间难眠,三天停服,改用另一汤剂,才挽回不利现象,血压从160/100毫米汞柱落至正常。

掌握药物相互制约

经方临床,药物之间相互制约,起很大作用,时方比较少见。如麻黄汤、小柴胡汤因麻黄、柴胡能升血压,患者回避不取,殊不知其中桂枝、黄芩均降血压,抵消这个掣肘,饮后能走坦途。刘冠云先生留下一段传奇,他施治一例伤寒,由于投麻黄汤血压升高,达到190/110毫米汞柱,病人头痛、耳鸣、恶心、呕吐,家属指为药不对证;蓦然想到桂枝抑冲,师法奔豚开桂枝加桂汤意,将桂枝增了一倍,劝其继服,发生事故愿负责任。患者又吃两剂,情况顺转,症状减退,血压降至正常。通过此案,可以了解桂枝制约麻黄升压,值得重视。
1965年老朽诊一少阳证,血压偏高,口苦、眩晕、往来寒热,授与小柴胡汤,方内柴胡同黄芩之量相等,药后不仅血压未有上升,反而下降。所以要掌握药物对抗,就会产生“有故无殒”的效果。
小郎中按:此篇文章应参考第126期《掌握药物相互制约》一文。注重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可以防止药物的一些副作用发生。正如张老所说:要掌握药物对抗,就会产生“有故无殒”的效果。关于药物如何配伍,哪些药物之间相互配伍可以增效减毒,需要我们充分研读前人经验并在临床中认真体会应用形成自己的配伍经验才可,在此没法一一阐述,理论可以快速学习掌握,但是经验需要逐渐积累。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医生参考学习,患者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勿盲目试用,因自行试用产生的任何问题,本号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飞雪初降已暮天

烛影摇红忆残年

春来人言无限好

吾爱书城不羡仙

志存高远修仁术 勤勉笃行励后学

一襟明月,抱拙博览古今书

两袖清风,悬壶济世百年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