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志疾病该如何治疗

 古医故道 2023-10-18 发布于湖北

前面和大家分享了情志对我们的身体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常常易怒,暴躁或抑郁的人的身体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今天就和大家简单聊聊,情志疾病该如何进行治疗以及自我调理。

《金匮要略》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其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操家,烦动嗔怒,都令肝气易逆,干呕味酸……晨泄食少,形瘦脉虚;“嗔怒动肝,气逆恶心,胸胁闪动”;某氏“久有痛经……骤加暴怒伤肝,少腹冲气上犯,逆行于肺为咳,寒热声嗄,胁中拘急,不饥不纳。
情志出现问题的人,多数都是肝气不舒,而肝气不舒又往往会导致脾胃功能受到影响,所以首先就是要“泄肝培土”。“凡醒胃必先制肝”,“肝用宜泄,胃腑宜通”。

除泄肝培土外,益(清)心补肾法亦为常用之法。“益心”主要是“益心阳”,用于平素神耗过多而致心阳虚损之证。如情志出现问题,“郁损心阳……由情志内伤,即为阴虚致病”,症见小便淋浊,治以妙香散补心宁神,行气开郁。清心凉血多用牡丹皮、郁金等 ,适用于郁而生热之患。补肾之法的运用亦不在少数,尤其在《临证指南医案》中直言“有因恐惧而得者,盖恐则伤肾,恐则气下,宜固肾”。

“诸气膹郁 , 皆属于肺”。肺主肃降,司呼吸,一旦肺气上逆,郁结于胸中,再加上情志因素导致的如肝气上逆等情况,都会引起患者的不适。所以针对此类人,要用宣肺肃降之法,患病日久常辅以培土生金法,补中焦脾胃。
若仅凭药石之功很难治愈情志致病,自我情绪的调节更是治疗的关键:“服药以草木功能,恐不能令其欢悦”。盖因情志致病多由情志久久不能释怀或是情绪大起大落而引起,且贯穿疾病始终,病情容易反复,所以调摄精神尤为重要。

“情怀不得解释,草木无能为矣”。其中方法之一就为改变生活环境,二是要做到情绪平稳,开怀养神,欲得久安,以怡悦心志为要旨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