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周古国史——纪国

 陈德龙k60ofaux 2023-10-18 发布于安徽

纪国是西周时期分封的一个本地土著小国,姜姓,国都在今天山东寿光一带。纪国西面与齐国相邻,南面与莒、杞、夷等小国相望,东面则是相对友好的莱国。纪国与莱国命运比较类似,因齐国要扩大版图,相继对纪莱二个国家发动战争,纪国离得近,所以在齐襄公(十任齐公)被灭,莱国离得稍远,所以在齐惠公(二十二任齐公)被灭亡。

图片

纪国源流

纪国,历史相当悠久,炎帝后姜姓古国之一,《路史》把它列为夏商古国。纪国又属于东夷文化,东夷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东夷文化与中原文化相互影响,也发展出独特的部落方国,纪国就是其中之一。

在夏代,潍淄流域的“纺织业”比较突出,《尚书*禹贡》言;“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潍、淄其道。厥 土白坟,海滨广斥。厥田惟上下,厥赋中上。厥贡盐絺,海物惟错。岱畎丝、枲、铅、松、 怪石。”

说明潍淄流域的鱼、盐、丝麻、纺织业以及矿业比较发达,特别是以丝麻为主的纺织业。“纪国”的“纟”可能就与丝织业有关。

图片

在1983年寿光县城北发现一座“益都侯城”的故址,里面发现一批商朝晚期时的铜器与其它遗物。

出土的符号像“二人手牵手”之状,专家推测应该就是“己”字的原型,“己”字应该是纪族的图腾,最开始的“纪”应该称“己”。

除此之外,这一批出土的青铜器水平与商朝晚期相当,也这间接说明纪国的文明程度不低,至少当姜太公迁移过来后,姜齐在文明程度上不比纪国先进多少。

这大概可以说明,为什么西周给纪国定有是侯爵,而其它一些东夷国家如莱国统一为“子爵”。

纪国与齐国结仇

《史记 ·齐太公世家》记载;“哀公时,纪侯谮之周,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静,是为胡公。胡公徙都薄姑,而当周夷王之时。”

周夷王为西周第九代王,当时纪侯在周夷王面前”齐哀公,导致周夷王烹杀齐哀公,而立齐哀公为新齐公(齐胡公)。

关于纪侯“”齐哀公,史家给出的理由是齐哀公“荒淫田游”,这里指齐哀公喜好到荒野田间游玩,不理朝政。

但更为现实的理由,可能是周王室对各诸侯国掌握力减弱,周夷王“杀鸡儆猴”给各诸侯国看,这才会用”烹“杀这等手段。

对比周宣王就明白。

公元前817年(鲁武公九年),鲁武公带长子括,少子戏,西朝周宣王。周宣王喜欢少子戏,强行立公子戏为鲁太子。鲁武公回国不久死亡,公子戏为国君,称为鲁懿公。

公元前807年(鲁懿公九年),鲁懿公兄公子括之子伯御与鲁人弑杀鲁懿公,鲁人立伯御为鲁君,史称“鲁废公”。

公元前796年,周宣王兴兵伐鲁,杀死了伯御,立鲁武公的三子公子称为君,是为鲁孝公

周王用废立诸侯的方式控制诸侯国。西周前期,众周王不用此方式,是因为周王室实力强大,西周中后期,周王室力量减弱,各诸侯国就开始不那么顺从周王室了,这时就必须用”废立诸侯“的方式震慑各诸侯国。

周夷王烹杀齐哀公,立公子静为君,是为齐胡公,却引起了齐国一系列动荡。

先是齐胡公同母弟公子山的嫉恨,于是公子山“乃与其党率营丘人袭攻杀胡公而自立,是为献公。”

前826年,齐厉公(齐献公之孙)继位,齐厉公统治无道,齐国人拥立齐胡公之子为“君”,共同讨伐齐厉公。结果齐厉公死亡,胡公之子也死亡,齐国人不得不立齐厉公之子子赤为国君,是为齐文公。

齐文公上台后,立马开始报复,“诛杀厉公者七十人”,将参与谋杀齐厉公的七十多人全杀了。

齐国以上的动乱,全来自周夷王,导火线就是“纪侯谮之周”。

齐国与纪国的斗争

进入春秋以后,齐国也日益强大起来,报仇血恨与消灭纪国也就被齐国安排上的。纪国明确知道齐国的想法,为了不被齐国吞并,纪国只得找“齐鲁大地”上另一个强国——鲁国。

图片

公元前721年鲁隐公二年,纪国派大夫裂繻到鲁国迎娶伯姬 (鲁惠公女),当年十月,“伯姬归于纪”两国成为甥舅之国。同时纪国还调停了鲁国与莒国的矛盾,“纪子帛、莒子盟于密。”

如此鲁、纪、莒结成暂时的同盟关系,齐国暂时无法对纪国下手。

而且纪国还利用鲁国与周王室亲密的关系,将纪女嫁给周桓王,《春秋*桓公九年》载:“纪季姜归于京师。”这里的纪姜就是周桓王的王后,同样的《春秋》记载;“王使鲁主婚,故祭公来,受命而迎也。”也就是说鲁国撮合了周王室与纪国。

虽然在春秋时期,周王室没什么实力,但名望还是有的,不然齐桓公也不会打着“尊王”的名号。

齐国当时在位的国君是号称“小伯”的齐僖公。齐僖公在正式动纪国前,打算先试探一番。

齐僖公二十四年(鲁桓公五年,公元前707年):“夏,齐侯、郑伯朝于纪,欲以袭之。纪人知之。”齐僖公拉上自己盟友郑庄公“朝”纪,“欲以袭纪”,纪国国小力微,求助于鲁国,想通过鲁国找周王调解。

于是,纪侯来朝,请王命以求成于齐,公告不能。”鲁桓公告诉纪侯,周王没什么用。但是,周王虽没用,鲁国却有用。

公元前695年 (鲁桓公十七年),鲁国出面调解齐国与纪国的矛盾,“春正月丙辰,公会齐侯、纪侯盟于黄。”

鲁国在春秋起始,算一个不输于齐国的强国,由鲁国出面,齐国也只能暂时压下进攻的步伐。

纪国暂时是保住了,但是在齐国与鲁国的平衡之下。

纪国灭亡

公元前698年,齐僖公去世 ,太子诸儿继位,是为齐襄公

齐襄公此人不太好评价,因为他不符合“常识”,但因不符合“常识”的行为却又起了比较好的效果。

齐襄公四年(公元前694年),齐襄公与鲁桓公在泺地会见,然后与鲁桓公的夫人,也就是齐襄公的妹妹文姜私通,被鲁桓公察觉。鲁桓公大怒,把文姜训斥了一顿,文姜把被桓公责骂之事告诉了齐襄公。

齐襄公相当果断,派公子彭生帮助鲁桓公登车,就势将鲁桓公勒死。

齐襄公杀死了鲁桓公,然后把他所指使的彭生当替罪羊杀掉了事,这就除掉一个心腹之患。而继任鲁君之位的是文姜与鲁桓公(或者齐襄公)之子公子同——鲁庄公。

也许是因为这层特殊的关系,鲁国不再保护纪国。

公元前693年 (鲁庄公元年),齐国为灭亡纪国,夺走纪国郱、鄑、郚三座城池,并迁移其民。鲁国对这一切熟视无睹。

公元前691年 (鲁庄公三年),纪季以酅入于齐,纪于是乎始判。”纪国分裂成二国,一国以投降齐国的纪季为主,另一国就是剩下的纪国。

公元前690年,齐国大军围攻纪都,一举灭掉纪国,《左传》云;“纪侯不能下齐,以与纪季。夏,纪侯大去其国,违齐难也。”

纪侯没有投降齐国,而是将纪国的一切包括爵位、剩下土地全部传给投靠齐国的纪季,纪侯自己则带领不愿投降一群人离开了,至于去了那里,史料均无记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