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批判性思维-人们对损失的敏感程度远胜于得到

 思维观察员 2023-10-18 发布于广东

-- 共1500字 / 阅时 3.5min --

上期 [周三] 栏目我们聊了非理性乐观,这期栏目我们聊的偏差认知是损失厌恶。

01.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害怕被拒绝了连朋友都做不了,因此没有勇气去向自己喜欢了很久的人表白,一次又一次的错失了表白机会;

面对新项目总是担心自己做失败了会很丢人,还没开始争取就选择了退出,错失了发展机会;

害怕告诉朋友自己不喜欢吵闹而使他们多心,于是就勉强自己混迹在吵闹的人群中消耗着自己…

其实这几种情形都受同一个偏差认知的影响,那就是“损失厌恶”。

那么,什么是“损失厌恶”呢?

简单来说,损失厌恶是指:人们对避免损失比获得收益更敏感,倾向于为了避免损失而做出保守的决策。

举个例子:

假设你手里拿着一块巧克力,此时有人告诉你,如果你能将它掰成两块送他一块,之后你就能得到一块新的。此时,大多数人宁愿保持原样,因为他们害怕失去原有的这块。

这就是损失厌恶。它可以分为两类:

  • 一是人们对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的损失厌恶;

  • 二是人们对自己未来可能会失去的东西的厌恶。

02.

我们在这里谈论“损失厌恶”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它的负面影响,以做好预防。

那么它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或者危害呢?

首先,它会限制我们的成长和发展。

当我们害怕失去,害怕面对风险和挑战时,我们就会选择保持现状,从而错失成长和学习的机会。

比如,因为我们害怕失败、害怕失去自己已经拥有的舒适感,因此在面对新的项目、新的技能时,我们就可能对它们熟视无睹,不愿意挑战、不愿意学习。

其次,它会阻碍我们的决策能力。

当我们过于关注可能的损失,从而忽视了可能的收益时,我们就会做出保守的决策,错失其他可能。

比如,因为我们害怕失败,害怕拿不到好成绩,所以就不敢报名参加比赛、或者争取新项目,从而就错失了展示才能、做出成绩的机会。

最后,它会给我们带来压力和焦虑。

当我们过于害怕失去,或者害怕面对的风险时,我们会感到巨大的压力和内心的不安。

比如,我们害怕失去朋友的认同而不敢表达和坚持自己的观点,或者害怕失去父母、领导的信任和支持而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这使得我们与朋友相处,与父母、老师接触时就会感到非常大的压力,每当想起来要和他们相处,内心就开始不安了。

03.

那么,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减少,甚至避免“损失厌恶”带来的负面影响呢?

这里对应的总结了三条建议:

建议一:积极面对挑战和风险。

我们应该鼓励自己去尝试新的事物、接受新的挑战,不要害怕失败和失去。

因为只有经历过失败,我们才能更好地成长和学习;因为只有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才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道路。

只要我们这样去做了,我们就能够拓宽视野,发现更多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和可能性。

建议二:改变对失去的态度。

“失去”并不一定意味着是坏事,当失去的东西是我们的负担或忧虑时,它就成了一种解脱。

面对决策,我们害怕失去是人之常情,但任何决策也有它利好于我们的部分,所以多看一些利好我们自己的可能性,就能给我们更多的勇气去挑战未知。

只要我们这样去做了,我们就能更加开放和自由地面对未知,不再被害怕损失的担忧所束缚。

建议三:培养积极的心态。

我们应该学会从失败和失去中寻找经验和教训,而不是沉浸在消极情绪中。

比如,当我们感到人际关系对我们的压力和不安时,深呼吸,换个角度再来面对,试想一下他们也是打心底为我们好的,那么我们真实的想法和需求是可以表达的,只是换一种大家都舒服的方式而已。

只要我们这样去做了,我们就能更有勇气去面对我们内心的压力与不安,保持乐观和坚韧的态度去应对困难和挑战。

通过这些建议,希望我们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更自由地成长和发展,迎接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

以上,我们简单的聊了损失厌恶这种偏差认知。下期 [周三] 栏目我们聊的偏差认知是集体主义偏差。

#批判性思维 | 推荐——

批判性思维-如果与我知道的不一样,那我就不接受

批判性思维-没有调研没有足够信息,就很难做出准确地判断

批判性思维-“我早就说了,你偏不听…”事后诸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