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必看】4个葡萄浇水关键时期,对产量至关重要!

 关军军 2023-10-18 发布于湖南
我们都知道葡萄生长离不开水,浇水看似简单却有很多讲究,未必人人都会。说实话,还有很多果农还是搞不清什么时候浇水最佳。
浇水要合理可控,要考虑葡萄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和生理特征,还要考虑气候因素和土壤条件,当然最好做到水肥一体化,这是大势所趋。
内容图片
基础知识先普及一下必须要懂的基础知识:
① 沙土保水能力差(漏水漏肥),黏土黑土渗水能力差(不容易浇透),板结的土壤保水能力要打折扣(容易干)。
② 土壤含水量60—70%,根系生长最好(地表以下10公分的土,捏能成团,落地成面)。超过80%通气不良(掉在地上不成面),低于35%根系就不工作了(捏不成团)。
③ 浇水后地温下降,吸收能力随之下降,太阳晒地是最好最快的提升地温的方式。锄地,蒙黑膜,根域覆盖可以保水,但会阻碍太阳晒地。
④ 根系随水而生,水尽量往根部流动,保证根系周围足墒(湿度)。同时根域面积要和树体负载相协调,所以浇水还要能够帮助拓展根系。
施得茂1号中添加腐殖酸,促进作物根系生长,提高肥料利用率;有机无机微量营养协同增效,还添加螯合态锌、硼等微量元素。平衡施肥吸收好,可以有效防止作物缺素症状的发
萌芽——花前
这一时期浇水主要在足墒和地温之间纠结,特别是北方地区。既要保证根部周围足够的含水量,又要保、证根部周围足够的温度,既要让太阳晒地升温,又怕春风抽走水分。不断的纠结中,我们有了下面的浇水方式:
① 萌芽前沿着根系外沿开沟施肥,让根部周围的土壤更疏松,同时施肥沟的外侧起畦,挡住外流的水分,让水更多的集中流到根部,这样水量集中,而且关键位置吸水量大,底墒更有保障。

② 萌芽前后浇大水,浇透浇足,浇回头水可以促使萌芽相对整齐,保证底墒。埋土防寒区尽量不要一出土就浇水(会抽条),缓三两天就好。

③ 萌芽后不能勤浇水,更不能连阴天前浇大水,预留晒地的时间,最好连续晴天之前浇水。总之水沟阴面长草前(不是菜),都要保证太阳晒地升地温。

④ 根据树体负载确定根域面积,走路脚踩的位置其实就等于限制了根系的外沿,而二道铁丝的宽度决定脚踩的位置。所以要根据种植密度和树体负载合理确定二道铁丝的宽度,这也是浇水的外沿。
内容图片
花期——保果花期
浇水是个大难题,浇水降低地温,吸收量减少,葡萄得不到营养就会落花落果,巨峰系等爱掉粒的品种花期不太敢浇水,所以我们针对花期有下面的浇水措施:
① 花前10--7天浇大水,透水,然后晒地,让葡萄足水足肥足地温的过花期,配合高磷水溶肥保果。根据不同的土壤条件和保水性能,合理选择浇水时间,一般沙土地浇水晚些,黏土地早些。
磷酸二氢钾可以促进果实转色增甜。果实转色期喷施可提高果实的品质,增加着色,改善口感等。
② 小粒品种可以浇水来疏果。科瑞森,红宝石等座果率偏高的品种,可以通过浇水疏果,花开1/3浇水,果穗的上中不落果会比较厉害,花开2/3浇水,果穗的中下部落果会多;
水肥疏果要考虑地温恢复,一般花期的温度浇水后太阳晒地两天可以恢复,如果浇水后是阴天,就谨慎选择水肥疏果。根据穗型的需要和气候情况,我们可以合理选择浇水时间。

③ 覆盖和保墒黑膜、白膜、防草地布、根域覆盖都要为地温让路,当水沟的阴面能长草的时候,地温就不再依赖太阳晒地了,此时可以通过覆盖保水和防草。
膨大期
这一时期足水足肥就好,但也要注意下面两个问题。
① 连续水肥后地面如果出现白色盐渍,就要追施一下有机质,否则会影响到吸收量。
② 连续高温下,可以在晚上地面不烫脚的时候浇水并冲施硝态氮降低地温,减少葡萄的旺长和散热消耗。蜜乐滋对叶片角质层有软化作用,与钙肥混合施用,可提高钙肥利用率
内容图片
转色期这一时期浇水要分情况。
① 早熟品种或者大棚,只要能在秋分前完成采收的就不必在意地温。秋分后采收的品种要注意地温,具体方式参照萌芽期。
② 连续阴天前,要锄地减少吸收量,同时留梢增加消耗量,防止裂果。
③ 这一时期的水肥要以吸收量为主,而不是大水大肥高含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