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次长沙会战的策应之战——宜昌城外的烽火(四)完结

 兰州家长 2023-10-18 发布于甘肃

上篇文章说到,中国军队已经攻入到宜昌城区,宜昌收复在即,中日两军似乎都在坚持着最后的五分钟。五分钟后,要么中国军队完全收复宜昌,日军剖腹自尽;要么日军守住宜昌,中国军队无奈退却。眼下,陈诚和李延年都觉得胜利就在眼前,只要等到第13师团的援军到来之前收复宜昌,那么日军就将毫无办法,可这时偏偏来了场意外,将陈诚和李延年的希望浇灭。

第二次长沙会战的策应之战——宜昌城外的烽火(四)完结

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们应该知道《三国演义》里有一处情节是这样的:当年诸葛亮北伐,用火将司马懿困在一个山谷里,就在司马懿即将被消灭之际,突然天降大雨,把火给浇灭了,于是司马懿侥幸逃出。这个故事虽然不知道是真是假,但在1941年10月10日的宜昌却是真的。10月10日晚,这是宜昌之战最激烈的时刻,眼看宜昌光复就在眼前,天突然下起了雨,而且是越下越大。这场大雨都给中日两军都带来了影响,但主要影响了作为进攻方的中国军队。最后,中国军队在大雨中因行动不便而被迫停止进攻。

其实,停止进攻也只是暂时的,等雨停了再接着打嘛!可与此同时,在武汉那边,已经返回的第11军司令官阿南惟几从远藤三郎的口中得知宜昌的危局,他立刻将早渊支队配属给澄田赉四郎第39师团,叫他们冲破中国军队的阻击,火速赶往宜昌救援。为了能够更好指挥部队,阿南惟几带着他的参谋长木下勇亲自前往荆门督战,远藤三郎则派出战机空袭宜昌城外的中国军队。中国军队进攻再次受阻,而内山英太郎第13师团则获得一丝喘息的机会。

第二次长沙会战的策应之战——宜昌城外的烽火(四)完结

再来说奉命支援的澄田赉四郎第39师团。这支日军在过当阳时遭到中国军队的围攻,救援的速度开始放慢了。相比之下,配属给他们的第13师团早渊支队显示出过人的能力。从湖南战场回撤后,早渊支队就一直跟在第39师团后面,在获得汽车运输后,早渊支队立即反超第39师团,最后成为第一支赶到宜昌的日军部队。当天,陈诚拿到情报:多路日军正在朝宜昌增援,预计在10月11日下午,其先头部队就可抵达。陈诚看到这份情报后闭上了眼,想了很久,最后无奈撤兵,中国军队反攻宜昌失败。不过,这次战役确实是一次找日军打、与日军拼的战役,比起之前坐等日军来攻,也算是争回了面子。

第二次长沙会战的策应之战——宜昌城外的烽火(四)完结

现在大家肯定会问,为什么中国军队出动如此多的兵力就是收复不了宜昌呢?1941年9月18日,第二次长沙会战正式打响,而在此之前,第13师团早渊支队已经开到了湖南战场,这时候是反攻宜昌的最好时机,更何况自宜昌沦陷后,蒋介石和陈诚对反攻宜昌这件事必定是恋恋不忘,所以也就不存在临时决断的问题,肯定早就计划好了。但现实却并不是。第二次长沙会战打了几天后,反攻宜昌的计划才开始,等陈诚调集各路人马反攻宜昌的时候,日军早已打下了长沙,后来李延年第2军赶到宜昌战场的时候,湖南战场的日军也开始反转了。

当时陈诚打宜昌有两个目的,一是夺回这个战略据点,二是牵制日军兵力,减轻长沙方面的压力。可最后的结果是,为了使陈诚有充足的时间围攻宜昌,薛岳不得不拖住日军。两个战区的任务颠倒了过来。还有就是,作为国军四大攻击军之一的李延年第2军能力有限,像双莲寺、东山寺这样的据点是久攻不下。所以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十四五个师的兵力消灭不了第13师团,拿不下近在咫尺的宜昌。所以这次反攻宜昌起到的作用也仅仅只是策应了第二次长沙会战。

以上所说的都是直接原因,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国家的落后,没有自给自足的军事工业,兵员组成复杂。就拿兵役这件事来说,之前在淞沪会战的文章就说过,国军没有兵役制,所以在淞沪会战打到一半的时候,现役部队基本打光了,这时候不得不补充具有一定军事训练的保安团,到南京保卫战的时候只能补充壮丁,最后直接“抓壮丁”了,加上补贴政策的缺乏,大众对征兵这件事非常抵触。在抗战爆发后的两年时间里,当时国民政府征了壮丁480多万人,其中逃跑的就有近百万人。光提防新兵逃跑,训练质量自然也就跟不上,这样新兵送上战场,其战斗力也可想而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