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椎体源性腰痛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

 昵称P2u81 2023-10-18 发布于云南
慢性腰痛是世界范围内导致疼痛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在大多数慢性腰痛(CLBP)病例中,椎间盘退行性疾病一直是假定的病因。最近的研究和治疗发现,椎体终板在CLBP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一术语被定义为椎体源性腰痛。由于椎体终板受椎基神经(BVN)的支配,这为治疗椎源性腰痛(VLBP)患者提供了可靠的靶点。BVN消融术在VLBP患者中的应用仍处于采用和纳入脊柱护理途径的早期阶段。BVN消融建立在临床前和临床证据的坚实基础之上。随着这种治疗选择的出现,美国疼痛与神经科学学会(ASPN)认为有必要制定正式的循证指南,以正确识别和选择VLBP患者进行BVN消融。ASPN成立了一个多学科工作组,负责审查现有文献并形成关于该主题的最佳实践指南。根据美国预防工作小组(USPSTF)分级证据标准,给出了BVN消融A级证据,明确肯定了适当选择的个体的净收益是巨大的。详见:椎体源性腰痛与椎基神经射频消融术

图片

诊断椎体源性疼痛需要将临床症状与椎体终板骨内改变和损伤的影像学表现相结合,详见下图在临床上,这些患者表现为轴性腰痛。疼痛通常被描述为深部疼痛和灼痛。许多椎体源性疼痛患者可能有数周无症状,或有轻度腰痛,并伴有4至5天的严重发作。患者通常会描述坐着、弯腰和从坐姿变为站姿时疼痛加剧。这些患者的体格检查显示,在前柱上施加应力的情况下,以屈曲为基础的运动会再现熟悉的疼痛,并且可能在所对应的脊椎水平上出现叩痛。除了这些临床特征外,终板退变的影像学证据证实了椎体源性疼痛的诊断。MRI,特别是T1和T2加权序列,可以识别受损终板附近的骨内变化。T1和T2加权MRI可以识别三种类型的终板改变,称为Modic改变。在1型Modic改变中,终板在T1加权序列中表现为低信号,在T2加权序列中显示为高信号。1型Modic改变表示水肿和炎症。2型Modic改变以T1和T2 MRI上的高信号为特征,表明骨髓脂肪浸润。最后,3型Modic改变将在T1和T2加权MRI上显示低强度信号,表明骨硬化。典型的临床特征与1型和2型Modic改变的结合对椎体源性疼痛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详见:Modic改变分型

图片

图片

诊断椎体源性疼痛需要临床表现和MRI影像学发现相一致

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MRI以外的放射学方法对椎体源性疼痛的诊断。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是一种混合放射成像技术,其中具有放射性示踪剂摄取的骨扫描覆盖在三维CT成像上。这种模式依赖于炎症和代谢活跃的终板会增加放射性示踪剂的摄取。事实上,最近的研究表明,在SPECT成像上,Modic变化和放射性示踪剂摄取增加之间有很强的一致性。特别是,1型Modic变化与SPECT上显著的放射性示踪剂摄取高度相关。单独的计算机断层扫描可以作为一种有用的放射学工具来识别椎体源性疼痛。在最近的一项基于人群的研究中,发现了Modic改变与终板损伤之间存在强烈的相关性。鉴于CT成像识别退行性终板损伤的敏感性,当MRI禁忌或不可行时,这种类型的放射学拍摄方式可以作为替代。  

图片

上图是Modic Ⅰ型和Ⅱ型的MRI表现,下图A,B,C提示终板损伤 (白箭头)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骨今中外官方立场。希望大家理性判断,有针对性地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