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的养老金,按工龄发放,30年工龄涨3000元?专家强烈反对,退休工人很无奈,你支持谁?

 小生意商机 2023-10-18 发布于重庆

这些年的养老金一直在上涨,退休人员的脸上是乐开花了。

目前我国养老金上涨的三种方式是: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

但实际上每年上涨退休金的时候,都是三种方式结合在一起,来制定上调标准的。

目前全国平均养老金,大约在3000元左右。可城乡居民养老金非常低,平均水平只有190元左右。

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2023年养老金还会继续上涨,但也会出现新变化。

一、会出现什么新变化?

1、养老金上涨幅度减小。

我国的养老金已经连续上涨了18年,但涨幅从近五年开始,就已经连续下滑,2022年上涨4%,已经是创了历史新低。

鉴于当前的各种压力,所以2023年养老金上涨幅度,应该位于3.5%-4.5%之间。

虽然大家都在一起涨,但低收入群体却很吃亏。

我们可以算笔账。

如果统一涨3.5%的话,5000元养老金的涨175元,2000元养老金的涨70元。

也就是说,高的始终高,低的永远追不上,差距越拉越大,就别谈什么共同富裕了。

2、生活成本增加。

养老金是大多数退休人员的唯一收入来源。

特别是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的老人,一辈子的积蓄只有几万元,还不如城市白领的月薪高呢。

如果养老金上涨的幅度,跑不赢物价上涨的幅度,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必然是下降的。

所以啊,随着物价的上涨,加上2023年的养老金涨幅又缩小,一涨一跌,对退休老人的生活肯定造成一定的冲击。

基于这种情况,有人就提出,养老金可以按照工龄上涨。

比如30年工龄的涨到3000元,40年工龄的统一涨到4000元,这样的方式才更加公平。

二、老工人为什么提这种建议?

1、老工人也有巨大贡献。

现在养老金高的人,恰恰是大城市、大企业、好单位的高薪者且退休晚的人。

那些早退休的人,都是三四十年以上工龄的传统老工人,他们在三四十年前,就支援了边远地区和传统国企建设。

在职时没有积蓄,退休后养老金太低,他们工作和退休后都做出了“牺牲”。

难道不应该同情老一辈工人,对他们有适当的补贴吗?

2、分配方式不公平。

大家应该都知道,目前养老金水平差距太大了!

不说与公务人员退休工资的差距,就是工人之间的差距也是非常的大。

很多退休工人的养老金,普遍在1000元以下,农村地区甚至只有几百元而已。

那些工资高的人,在职几十年,已经享受了高工资的红利。

所以退休后,养老金为什么不能向低收入者倾斜呢?

老工人有自己的诉求,但一些不愁吃、不愁穿的专家,直接提出了反对意见。

三、专家反对理由是什么?

1、按照工龄涨养老金不合适。

专家直言,养老金上涨机制里,就没有工龄这个概念。

能领取多少养老金,跟缴费年限、缴费多少挂钩的。

当下的政策也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机制。

一旦按照工龄涨,会让很多人吃亏。

2、对高收入的群体不公平。

养老金低就多涨钱,对高收入的群体不公平。

毕竟因为他们做出的贡献大,当时工资才会高,养老金自然也会水涨船高,如果给低收入养老金多涨钱,对高收入人群太不公平了。

一旦开始吃大锅饭,以后高薪者谁还多缴社保?

没有活水注入,养老基金池干涸了,所有退休人员喝西北风去吗?

这会打击高薪者多缴社保的积极性。

3、地区消费水平不一样。

在大城市里面,1000块钱一个月可能还不够吃,但如果是在农村地区,一个月500块,就已经能够吃得很好了。

如果按工龄来统一发养老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笑了,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则难以维持基本生活。

4、政府拿不出这么多钱。

有的专家表示,给大家多发钱,这是人人都愿意做的事情,但也不能只是一句口号。

由于退休群体的人数众多,如果是按照工龄发钱,那么对当地的政府财政是相当大的考验。

而且经过某些专家的测算,认为当下大部分的地方政府,都没有这个实力来支付这么大一笔开销。

让每个人都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有个安稳的晚年生活,一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硬性指标,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

我认为在制定政策方面,要多听听不同群体的心声,不要只听专家的建议。您说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