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养老金按工龄发,满40年涨到5000元,你支持吗?

 小生意商机 2023-10-18 发布于重庆

大家都知道,民生是最大的国情,老年人的退休生活,是人人都关心的问题。

就算现在的年轻人,将来也是要退休的,所以养老金就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

虽然我国已经实现了连续18年的养老金上调,就是为了让退休人员能够在不断上涨的物价下,也能有高质量的老年生活。

但养老金还存在着结构化的矛盾,边远省份、重工业基地、传统国企密集地区,退休工人的养老金,很多都在一两千元左右。

可是当地的食品价格,并不比大城市便宜,甚至比大城市还贵。

于是很多工人提出,连续上涨这么多年后,看着逐渐拉大的养老金差距,还是希望能够减少差距。

比如按照工龄上调退休金,将满30年工龄的退休工人的养老金,基数统一调整到4000元,满40年工龄的统一调整到5000元。

这样不但可以提高他们的养老待遇,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也激励年轻人能够进入企业工作。

一、这种建议合理吗?

1、生活成本太高了。

现在大部分人的养老金,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尽管年年涨,但是,基数少涨的少。

但是经济的通胀却很严重,如果基数很低,涨的钱不能跑赢通胀,以至于越来越困顿。

2023年的养老金涨幅又缩小,这一涨一跌,对退休老人的生活造成冲击。

如果加上年龄增大,生病和买药的时候越来越多,养老金也是捉襟见肘啊。

2、退休老工人的历史贡献。

退休老工人,大多是在企业中处于一线的劳动地位,年轻时候响应国家号召,任劳任怨,为国家的高速发展做出了贡献。

当时人们的工资普遍比较低,工作繁重,经济发展吃的就是人口红利,这些老工人常年在基础岗位。

人到中年,又赶上了国家改革,下岗潮,买断,内退,等等,又一下跌入谷底。

离开企业后收入更微薄,以至于养老保险交的也少,不是他们没本事,而是基础建设必须要有人做。

现在的高收入人群,吃着那时候发展的红利,经济好了,是不是应该给那些老前辈一些补助呢,时代亏欠了他们,应该认可。

3、应该给予照顾。

社保缴费低的根本原因是工资低,原来工资低本身就是奉献。

养老保险是按照工资的比例提取的,缴费高,说明工资高,在职几十年已经享受了高工资的红利。

那些传统老国企的退休工人处于高强度、低工资的火热奋斗年代,低工资就是做贡献。

谁不愿意在好企业里工作一辈子呀?国企经营不善、导致下岗是工人的错吗?

退休后,为什么不能向他们给予倾斜照顾呢?

现在退休晚的人,没有经历过当年艰苦的奋斗,享受了时代的红利,难道不应该同情老一辈工人吗?

二、专家是什么看法呢?

1、违反养老基金的制度。

我国的养老金发放,一直是秉持着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市场经济体制。

而且养老金上涨机制里,就没有工龄这个概念。

养老金上涨是按照“定额、挂钩、倾斜”三结合的机制,其中在挂钩部分中是与缴费年限、缴费多少挂钩的,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机制。

如果按照工龄分层分类增加养老金,以后谁还愿意多缴养老保险呢,这会伤及整个养老体系的收入?

2、打击多缴社保的积极性。

专家直言,养老基金大池子里的水,主要靠在职人员缴纳社保不断加注的。如果按照工龄上涨,就违反了“长缴多得、多缴多得”的原则。

高薪者多缴社保,人家退休之后就应该多发养老金,正如银行储蓄一样,多存钱多取钱,总不能少存钱多发钱吧。

如果养老金低就多涨钱,对高收入的群体是不公平的。

3、养老基金的钱不够。

专家说今年预测的3.5%涨幅,已经让养老金非常紧张了,如果还要分出钱来照顾这些人,无疑是增加了养老基金的负担。

目前退休人员高达1.3亿人,按照工龄上涨,很多退休工人,普遍达到三四十年的工龄,哪有这样多钱发给他们啊。

让每个人都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有个安稳的晚年生活,一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硬性指标,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

养老金尽管年年涨,但基数小,涨的很少,养老金高的,同样的涨幅,要多涨好几倍,越涨差距越大。

我们希望政策落实时,能对低收入群体进行一定的照顾,那才算是实实在在为百姓办了实事儿。您说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