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编码讲堂|远离肥胖,享“瘦”健康——减重手术编码了解一下?

 狐尾草 2023-10-18 发布于广西
图片

减重代谢手术是针对肥胖症、2型糖尿病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外科治疗方法。通过外科手术方式,切除部分胃或通过改变消化道通道,达到限制食物摄入、减少吸收或两者兼有的目的,实现体重减轻。

图片

术式及编码

图片

减重代谢手术按减重原理分为三种:限制型手术(减少食物摄入)、  吸收不良型手术(减少进食后营养吸收)、混合型手术(前两者结合)。目前在国际范围内常被使用的三种减重术式分别为:腹腔镜下袖状胃除术(LSG)、腹腔镜下可调节胃束带术(LAGB)、腹腔镜下胃旁路术(LRYGB)。

图片

1、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LSG)

适用于国内轻中度单纯肥胖患者。

通过沿胃小弯侧制作袖状或管状胃,利用其容量限制作用和胃的内分泌调节机制达到减重、缓解或治疗肥胖相关合并症的效果,编码于43.8200。

图片
图片

2、腹腔镜下可调节胃束带术( LAGB)

利用硅胶制作的可调节胃束带,将胃上部形成 “小胃囊”,其输出口径可通过埋入皮下注水泵的抽水或注水来调节,编码于44.9501。

图片
图片

3、腹腔镜下胃旁路术(LRYGB)  

减重控糖效果明显,适用于超级肥胖或有严重并发症患者。

临床上常见的有胃空肠Roux-en-Y术式、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等,该术式在胃近端建立小胃囊并与远端的空肠吻合,大部分胃、十二指肠及部分空肠被旷置,编码于44.3804、45.9103。

注:针对胃近段建立小胃囊操作是否编码胃成形术44.6800有待商榷。

图片
图片

4、腹腔镜下垂直束带胃成形术(VBG) 

距贲门下6cm、胃小弯朝大弯方向 2cm 处,将胃前后壁钉合、开窗。由胃壁开窗处向上将贲门小弯侧胃壁与大胃用吻合器分开,形成小胃囊。用补片将小胃囊排出口环绕并缝合,缩小排出口径,编码于44.6801。

图片
图片

5、腹腔镜下胃大弯折叠术( LGCP) 

 LGCP是由袖状胃切除术衍生而来,适用于病态肥胖患者。

指将大弯沿胃纵轴内翻折叠,一般为两次,编码于44.6800。

图片
图片

6、胆胰分流并十二指肠转位手术(BPD-DS) 

适用于极端肥胖及严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

该手术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行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第二步在十二指肠上段将其横断,在距离回盲瓣约250 cm处将回肠横断。回肠远端与十二指肠近端吻合,回肠近端与回肠在距离回盲瓣50至100cm处吻合。消化液绕过大部分肠道,减少吸收,编码于43.8903、45.5100x001、45.9102。

图片
图片

7、单吻合口十二指肠转位术(SADI-S) 

传统BPD-DS手术的简化版,较好地避免了BPD-DS手术难度最大的操作部分,而且省略了一个回肠-回肠吻合,编码于43.8903。

图片
图片

8、胃内球囊术 

通过胃镜将硅质水球置入胃中,再注入含美蓝的生理盐水填满大部分胃。通过球囊减少胃容积引起进食减少及诱发进食后饱腹感,同时刺激胃的机械及化学感受器,改变胃排空,调节胃激素水平达到减重目的,编码于44.9300。

图片
图片

9、复合术式 

适用于超级肥胖患者,实施两种术式联合可以达到良好效果。

如:腹腔镜胃袖状切除加空肠旷置术、腹腔镜袖状胃切除加可调节胃束带术、腹腔镜胃袖状切除加十二指肠和空肠旁路术等,根据具体术式选择组合编码。

图片
图片

思维导图

图片
图片
图片

供稿|张   肖

编辑|任佩瑶

审核|段永涛

责编|王   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