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苏州路的上海总商会✓

 书柜茶室 2023-10-18 发布于上海


原上海总商会大楼位于上海河南路桥北堍西侧,曾是近代上海乃至中国一处风云际会之地,见证着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兴衰荣辱,见证着近代上海城市的历史变迁。

上海总商会的大门位于今北苏州路470号,面朝苏州河,门楼上部镌刻有“上海总商会”字样。

进入这座大门后经过一段长长的甬道,即可到达总商会大楼。甬道北端西侧曾有一座小花园,内有建于1932年的童子军四烈士纪念碑,以纪念“一·二八”淞沪会战中因抢救伤员而牺牲的罗云祥、毛徵祥、应文达、鲍正武等四位童子军烈士。

落成于1916年的上海总商会大楼分为南楼、北楼,其中南楼高三层,新古典主义风格,以南立面为主立面,横向分为三段,半地下一层,地上两层。竖向分为五段,以贯通两层的壁柱相隔,壁柱之间有横向带饰与跨中窗棂饰相连。中间主入口占据三跨,前面设置宝瓶式栏杆。东西尽端各占两跨,均以三角形山花收束,窗楣为间隔的半圆形和三角形山花。

大楼内有一座通高两层可容纳800余人的议事大厅,据说拥有当时上海跨度最大的弧形穹顶。大楼二楼为办公室,三楼为会议室与阳台。总商会大楼北楼同样为三层古典主义建筑,内设有商品陈列所、国货商场和夜校等。


上海总商会大楼落成后即成为上海商界的地标。会员遍布工商各界,历届会长有朱葆三、聂云台、宋汉章、虞洽卿等。

中国的第一家商业图书馆、第一部商法草案、第一个商务公断处等都在这里孕育诞生。

为推动国货发展,上海总商会曾在此先后举办四次国货展览会,其中1921年12月的首届展会规模最大,涵盖饮食、机械、染织、化学、药品等12个门类,参观人数逾6万人次。


1956年,上海市总商会迁往香港路51号。原总商会大楼由上海电子管三厂、联合灯泡厂以及电子元件研究所等单位使用。2012年,荒废多年的总商会大楼启动修缮并在2018年重新对外开放,如今为宝格丽酒店的宝丽轩中餐厅,其以松石色生丝壁纸、黑色亮漆壁板和装饰艺术风格地毯等内部装饰,着力营造老上海的历史氛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