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章东磐——《史迪威是一面镜子》(上)

 winer58 2023-10-19 发布于广东


全长25分钟,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讲者简介图片


章东磐

学者

1999年起关注滇西与中缅印战场

2009年出版滇西抗战田野调查笔记

《父亲的战场》

2010年与同伴一起

将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

中缅印战区影像复制回国

同年出版《国家记忆》

2011年起,专攻史迪威将军个人史

即将出版《史迪威的战场》

演讲实录

真是不容易,大家在这儿坐了那么久。谢谢湖南教育台的观众不杀之恩。

那时候是在重庆办展览的时候,北京那个中信出版社的两个家伙就追到重庆,说,哎 ,老章你得给我们写本书。我说我这个所有写书的计划目录都满了。他说,那你想一本吧。我想半天,我想挑一个特别省事的,我已经研究了好几年了,我说我给你们写一本史迪威吧。他说好吧,就跟我签了,说要写史迪威,我就答应人家了。他说什么时候交稿,我说一年交稿,那是2011年秋天,我到现在没交稿呢。

2011年秋天我答应他之后,我就回去列题目。我要写这本书的话,我要解决哪些问题?我列了十几个问题,如果我这些问题找不到答案,我就没有办法写这本书,到现在,四年的时间,我觉得我基本上可以把这个我列的十几个问题,找出来了比较清楚的、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答案,那正好借这个机会,我短暂的给大家讲一下——就是 史迪威将军和我在寻找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几个问题,所以我想给今天讲的这个列了一个题目,叫《史迪威是我们的一面镜子》。

图片

史迪威将军

简单的介绍史迪威到底是一个什么人,我们今天大家所看到的相当多的在讲述史迪威的文章,网上的也好、别人发表在杂志上的也好,都说史迪威从来没有指挥过美国军队,上海的一位学者,说史迪威指挥的军队,最多的时候,不超过一个团,史迪威只是当过美国驻中国的武官,后来因为马歇尔特别欣赏他,所以派他到中国来,担任了美国驻中国的最高的将领,这些说的都不准确。

史迪威将军在1941年圣诞节的前一天,得到华盛顿的紧急征招,立刻到华盛顿接受新的任命,他到华盛顿的时候,他得到的任命是:美国将要往欧洲战场派出去的第一支远征军的总司令,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潘兴将军曾经得到的那个职务。大家都知道潘兴将军是美国军队,所有的将军里边神一样的人,史迪威如果没有一个非常好的专业军事素质,他是不可能得到这个任命,在1940年,美国军队组织的大规模的军事演习的时候,史迪威是作为第三军的军长,指挥着他的陆军部队参与那次演习,那次演习动用了美国陆军三分之一的兵力,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陆军最大规模的一次演习,那次演习奠定了史迪威在美国陆军11个军一级指挥官里,综合素质排名第一的地位。

在1939年的时候,史迪威将军刚刚被提拔为准将,他是在从驻中国武官回美国的船上接到任命他为准将的电报,谁把他提拔成准将的呢?的确是马歇尔将军,因为当时马歇尔将军刚刚接任了美国陆军的参谋长。马歇尔将军上任了之后,第一件事,给罗斯福交了两个名单。第一个名单是,这个名单上的几十个将军,要立刻退役。这个名单包括他自己。罗斯福总统说,除了你,那些都退役,第二个名单是,这些校官,要提拔为将军。史迪威将军在马歇尔列的第二个名单的最前面。史迪威将军在船上接到了任命他当准将的电报的时候,很多他当年曾经教过的学生,就都发来电报,祝贺他。其中有一个学生,是他在西点军校当战术教官的时候,他每天早上出去晨跑,有一天他非常早就出去跑,发现有两个学员夜不归宿。那两个学员同时也看见了他,坏了, 教官在这儿,于是那两个学员就拼命跑,史迪威就在后边使劲追。史迪威那时候也还年轻,使劲追,使劲追,一直从那个学校的西边追到学校东边,那两个家伙钻到宿舍里去了。然后史迪威知道他们两个是谁,一直没有举报他们,一直没有举报。史迪威接到第一封说将军,整个陆军,你是最有资格成为将军的。就是当年他追的一个学生,那个学生叫巴顿。

大家也都知道,巴顿是一个特别能打的将军,在美国军队里边,相当多的杰出将领出自同一个步兵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后来朝鲜战争的时候,这个步兵团,就是美国驻天津的一个步兵团,这个步兵团里边有马歇尔、 有史迪威、 有李奇威。后来马歇尔被调回美国,担任本宁堡的一个陆军训练中心的副校长,然后他就组织了在本宁堡的整个的为美国的未来的战争,训练陆军军官的一个教员队伍,他找了战术考研室的主任,是史迪威。然后别一个最重要的教员,大家也知道是布莱德利,后来美国的五星上将。在他们本宁堡训练的三百多个学员里边,有两百人在未来几年,成为了美国的将军。所以史迪威是一个在军事战略思想上有着杰出的贡献和造诣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准备参战的时候,一个出色的军一级的指挥员,所以我们中国的学者说,史迪威最高的指挥过的美国军队是一个团。其实他是搞混了,他把团和军团搞混了,这是两个不得了的建制的混淆。

那我想给大家讲的就是,大家都知道,戴安澜将军领着第200师,是1942年的时候日本军队进攻缅甸,我们那次中国远征军最后大溃败。其实打的第一仗就是在同古的那一次戴安澜将军领着第200师,在那儿阻击日本第55师团。我在写《父亲的战场》的时候,我犯了一个错误,我说戴安澜将军的第200师,不可能打得过日本的一个师团,其实这个是我错了。因为我当时并不了解日本第55师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作战单位。这些年我由于研究史迪威将军,所以我非常仔细的看这个,日本陆军的1972年出版的《公刊战史》,所以我就使劲看,日本这个第55师团到底是怎么回事?非常仔细地看 非常仔细地看,找到了自己错在了哪里。

第55师团是日本下南洋在泰国编制的一个师团,他本来是用于泰国的地方治安的,因此他严重的兵源不足。还有一个,它的重火器单位,基本上都没有配制在这个师团里边。另外它在向缅甸进军的时候,它又留了很多单位在泰国,和分到其它的师团里面去。因此第55师团在进攻同古的时候一共只有8000人,这是第一个,它并没有日本甲种师团的一个整师团23000人的兵边配制,也没有那么丰富的完整的火力配制;第二个是它是一个真正的步兵师团,他们从泰国翻山翻到缅甸的,走那些猴都不容易爬过去的地方。然后他们先去打了仰光那边,然后又一路基本上是靠走,走到同古。那个时候正好是缅甸的旱季,热得不得了,大概白天的时候,可能高温环境,应该能到摄氏四十几度。所以在他们走的中间,师团长召集开会说,问中下级军官,都对未来的战争和对上级有什么要求?所有中下级军官说的都是要鞋要袜子。因为他们的鞋全走烂了。55师团,全部的运兵的机械化力量,一共就30辆卡车,那个时候日本的那个小卡车,一辆卡车大概可以站25个兵,那30辆卡车,确实运不了多少兵。

所以走到古同城下的日本第55师团,是疲兵弱旅。但是200师是已经在那儿构筑了大概一个月的工事,做了充分的准备,而且200师是当时中国军队里边最精锐的一个陆军师同时配制了军属跟骑兵团。所以200师是以逸待劳,而且200师的火力和兵力强度是超过了当时的日本第55师团的。这个时候,就来了一个有意思的事,就是到底该怎么打?史迪威说,200师要坚决地在这儿守住,要让廖耀湘将军的第22师从后边要上到叶达西,从叶达西等到200师把日本的第55师团给粘在同古战场的时候,第22师从侧翼猛攻上去,因为22师当时还配属了军属的装甲兵团,猛攻上去围歼日本第55师团,然后向仰光反攻。事后日本人记述,200师是他们进入缅甸之后,所遇到的最顽强抵抗的中国军队,甚至是最顽强抵抗的盟国军队。因为在这之前,他们从打仰光一路打下来,基本上打那些英国军队,英印军队什么什么都跟菜刀切西瓜,那么切下来的。只有到同古那儿,他们遇到了最顽强的抵抗这个时候显出来。

图片

史迪威将军,和蒋介石先生他们不同的军事思想。因为我看见了蒋先生的日记,他在事先就谋划好了,中国远征军的主力,决不可用于曼德勒以南作战,就是不可以。但是呢,史迪威去跟他报告作战计划的时候,他又同意了史迪威的作战计划。同时,他任命命史迪威作为中国远征军的总司令,然后第二天,他又偷偷的给杜聿明将军发了一个委任状,任命杜聿明为中国远征军的总指挥。所以中国远征军当时实际上是有两个总司令的。他任命的第二个司令,史迪威并不知道。所以史迪威,这个美国佬,直肠子驴,他觉得你任命我当总司令了。史迪威就开始下命令,新22师要从叶达西继续往前要去攻打南阳车站,什么什么这些,他天天在那儿,一直到 从3月19号,他就下令要开始反攻,一直弄到3月27号。他说无论如何今天都要打了,再不打就没有机会了,就在这个时候,杜聿明,包括跟他翻脸拍桌子,反正就是打不了。一会儿没火车了,一会儿没汽车,一会儿日本人把南阳车站占了,一会儿又22师怎么怎么着,反正一直到最后没打。直到29号的时候,200师实在顶不住了,撤出来了。在这个过程中间,所有的决策,都是因为蒋先生制定了主力不能用于曼德勒以南。后来很多学者说,要打也打不过,27号那天打也打不过,因为56师团来增援了,确实那些学者说的都有道理,3月27号那天,日本陆军的第56师团确实抵达了同古战场。

为什么史迪威地那个时候还下令反攻?我又仔细地查日本陆军的战史。发现在四天之内日本陆军第56师团,实际上送到同古战场上的所有援兵一共只有400人。因此这400人根本不构成对对面的两个中国加强陆军师的一种威胁。咱们今天回想一下如果那场战争,按照史迪威将军的部署打了,有没有可能性打赢?因为200师是当时中国陆军最好的师之一、装备最好的师之一,22师也是中国陆军最出色的陆军师之一。其实以两个师的兵力,非常顽强的反攻,是一定有机会打赢的。结果日本人把同古打下来之后,发现了一条新的路,直接抄到了那曲,把整个中国军队的后路给截断了一半,密支那那边还没截断,好了,这个就是同古之战。

史迪威和蒋介石先生,他们军事思想的分歧,其实从这一个战例,我们可以看出来。我个人的意见是,在这件事上,史迪威将军的军事部署,比蒋先生要高明

第二个就是,中国远征军败走野人山,到底是谁的责任?非常简单是戈叔亚老师讲的史迪威将军调集大量的飞机,给在野人山里,陷于困境的中国军队空投物资。那么他们为什么会进野人山呢?蒋先生的日记里头详细的记了这个,说杜聿明发来电报。史迪威命令他们向印度撤退,杜聿明说要经过密支那回国向蒋先生请示,蒋先生直接给杜聿明军长回电,别听史迪威的,你们经过密支那回国,经过密支那回国也没有问题,不听史迪威的命令也没问题,问题将军在指挥这支军队向国内撤退的时候,他先于日军三天,他的撤退的先头部队已经到了密支那。但是他们没有占住密支那,密支那一直是在中国军队的占领下,他们就放弃了密支那。三天之后日本的一个五百人的部队,其实这支部队是打过了同古的55师团的一部分,去把密支那给占领了。接着杜聿明将军率领的几万之师,全部要绕行密支那,其实这个时候就可以看出来,杜聿明将军已经丧失了继续作战的勇气和意志力。他几万之军,当时去狂攻密支那,是一定能打下来的,而且夺得顺利的回国的道路,但是他没有做这件事,所以他就把他的部队带进了那片不毛之地的荒蛮的野人山。就这么在这里边转了很久,最后蒋先生又给了他一纸电令说,你们还是去印度吧,转了那么久,他们还是去印度了。

蒋先生日记里,当时是他不让杜聿明军长,服从史迪威将军的命令,到两个月之后他的日记就写,这个史迪威,你把我的军队弄到野人山里去转。你这个坏人什么什么……这个是非常有意思的。你通过这个事,你可以看得出来,蒋先生这个诿过于人,是一个很要命的习惯。所以到底为什么中国军队在野人山里死了那么多人呢?第一个祸害的制造者是杜聿明,因为他明知道蒋先生连这一带的军用地图都没有,稍微准确一点的地图都没有,他非得表忠心,我坚决不去印度;第二个祸害的制造者,是蒋介石先生,他居然不相信,这支军队走到印度仍然是他的军队,他觉得走到印度就不是他的军队了。好多人说史迪威的逃跑,实际上他那么努力的徒步的走在中国军队的前边,他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挽救更多的中国士兵的生命。包括他的日记很多解读者说,他说他自己庆幸自己,终于超过了中国溃败军队的洪流,其实不是的。大家没有理解他,他的洪流在很多地方是两件事。一件事是他赶在了前边,他想制止这支军队,继续往那个方向溃败;另一个是在6月初的时候,是缅甸,从5月中旬,一直到6月初,是缅甸旱季到雨季交接的时候,如果那个时候他慢一步,整个缅甸中部和南部,很多的河流将被洪水淹没。所以这个时候,每一天对这几万大军,都是性命攸关的事情。好多人用这个来解读说史迪威害怕。其实那个有勇气的家伙,他不会怕这样的战场,这是第二个。图片

到底谁造成了中国军队败走野人山?我们在评价这个时候又用了双重标准。我们中国的很多历史研究者,我们在歌颂杜聿明,歌颂无数的走入野人山的部队的时候,我们在痛骂史迪威要把中国军队弄到印度去,成为他自己的军队的时候,我们却同时在表扬另一位中国将军,他叫孙立人。对吧?

图片
史迪威和孙立人

孙立人,严格地讲,是没有服从杜聿明将军的命令。那孙立人不服从命令,带着部队按照史迪威将军的命令,去了印度。为什么他是值得歌颂的?

所以我们在研究历史的时候必须放弃我们自己的,偏狭的民族的立场,客观地从历史的本来角度来还原那场战争的每一个细节,来评价那些历史人物,他们做得到底怎么样。

下集视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