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亲子共读群建群一周年

 程小鱼719 2023-10-19 发布于浙江

不知不觉间,亲子共读群已经一周年了,感慨万千。

亲子共读这个事,在小嘟很小的时候就在做了,只是那时候他不识字,他读不了,只是我和嘟爸一本一本又一遍一遍地读给他听。

我记得在小嘟两岁时,家里有本《世界真好》的绘本,这本书虽然图片大而简单,但是文字也不少,粗略估计有1000多字。那段时间,我和嘟爸两个人轮着给小嘟读这本书,人均大概读了二三十遍的样子,所以这本书是看起来最旧的一本,翻得多了,还有点脱页。小嘟一定要听我们读,而且也要重复读,他当时的小表情是认真的,每一遍都看起来像是第一遍听到似的,并且在美好的时候,还会露出那种姨妈笑。

直到有一天,小嘟自己拿着书在“读”了,他不识字,却能一字不差地“读”出来,应该说复述出来。现在还记得我和嘟爸当时的震惊,耳边还会隐隐响起了口齿不清的小嘟用奶音在说着“小老鼠兴奋得连小胡须都微微地抖动起来。”,“这是什么地方呀,妈妈?快告诉我,我想知道!”“这就是我们的世界,小家伙——我们美丽的世界!”

这是我们最初在亲子共读里体会到的快乐,不仅仅是因为小嘟能复述,而是因为沉浸在那个世界里的小嘟在闪闪发光,说着除了日常话语以外的语言。

后来他上小学了,识字越来越多了,有一年多他沉浸在自主阅读的快乐里,但依然话头一起就会滔滔不绝地和我们分享书里的那些细节,所以不得不,他读一本书的同时,要么我,要么嘟爸,也跟着读同一本书,为了他读书分享的欲望能有人接得住。于是有一段时间,我和他一起读完了罗尔德达尔系列,嘟爸和他一起读完了儒勒凡尔纳系列,并录制了一些读书视频。

再后来,我们开始阅读经典散文,起初是叶圣陶的儿童文学,民国时期的经典虽说已是白话文写作,但文字习惯还是和现在有点不一样,要是让小嘟独立阅读,我怕他会读不下去。可行文与逻辑,文字与思想都是经典,这么好的东西自然想让他接触的,便选择了共读这种方式,一读也有一年多了,录了一些音频,发到公众号里留存,偶尔也分享在朋友圈,于是就有好几位妈妈和我探讨阅读这个事。说着说着,便起了建群一起阅读的念头。

这念头,源于另一个英语共读打卡群,一位智慧妈妈带着我们妈妈们的英文原版阅读打卡,这个事也坚持两年了,每周一篇的阅读。于是一年前的今天,我建了这个亲子共读群,人不多,但几乎全员都坚持住了。

我只是抛砖引玉,妈妈和孩子在不间断地阅读交流中,逐渐找到了适合彼此的方法。

我们读了很多很多,散文、故事、散文诗、古诗词、现代诗歌以及孩子写的诗,作者古今中外的都有。历经一个寒假和一个暑假,寒假里读了《绿野仙踪》,还来了一次线上交流会;暑假读了《小王子》和《夏洛的网》。在《亲子共读以及《绿野仙踪》线上交流分享的部分记录》这篇文章中有前半程的总结记录,对我们的共读文章可窥见一二。

若要问我,那既然你们共读了这么久,孩子有没有什么利好的变化呢?比如语文好,比如作文好。我不知道如何回答。孩子在成长,他的成长是有多方面因素一起作用的,给的是好的作用力,自然会朝好的方向生长。

亲子共读这个事,在我看来,是好的作用力,它不需要用分数来评价。妈妈和孩子觉得OK那就OK了,颇有种冷暖自知的自查。我想,群里的妈妈们也该是感受到了一些什么,不然不会坚持下来。

昨天群里有一位妈妈开心地和我们分享,二年级娃在学校里现场发挥的小练笔,如下图

读到这一小段话,我感觉好惊艳,画面感十足,再看看左上角那幅图,哦,他都描写到了,且文字都是普通的,但是组合在一起就好看了。

还有位妈妈说,上幼儿园的女儿迷上了古诗,迷上了小诗歌,会在群里分享孩子诵读大段大段诗歌的视频,明明这个孩子还不识字。最近又迷上了三字经,是十万个为什么。

我们这几周是丰子恺的散文,嗯,读着读着,我似乎更了解孩子的心性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