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常见丹霞地貌及其形成演化过程示意图!

 hjh2004 2023-10-19 发布于福建

【甘肃张掖丹霞】
张掖丹霞地貌是国内独有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
在这片土地上,各种色彩浓烈地交织在一起,仿若斜铺的彩条布,张扬、热情。
穿行其中,自然的奇特、山石的层次与韵律,每一处都足以让人惊叹,似波浪,似火焰,似云霞,变幻万千。

【西南环崖丹霞】
一种特殊的丹霞地貌,被部分学者称为“红圈子”,四周岩石壁立,后壁有瀑布悬挂,底部有倒石堆或深潭。
其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南缘和贵州、重庆交界区,源于地壳的抬升作用、流水的侵蚀作用,光阴密密交织其上。

【福建武夷丹霞】
武夷山是由红色砂砾岩组成的低山丘陵,九曲溪两岸为典型的丹霞地貌,顶缓斜、壁陡峭,山峰峭拔。
温润的气候与优良的生态环境,又令峰顶葱茏,翠绿与绛红,丹山与碧水,组成了罕见的自然山水景观。

【广东韶关丹霞】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境内,这里是“丹霞地貌”的命名地。
丹霞地貌以赤壁丹崖为特色,看去似赤城层层,云霞片片,有“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之誉。
成年期的丹霞地貌区大多呈峰林-峰丛状,山石高下参差、错落有序、形态各异、气象万千。

【丹霞地貌特征】
颜色:人们视觉感观上是红色的,不论这种红色夹杂着多少种其他颜色,只要宏观上以红色为主就可以。
成因: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 主要是砾岩和砂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节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

【丹霞地貌演化过程】
丹霞地貌的演化过程始于红层盆地的抬升,在流水、风化、重力等外动力作用下,沟谷不断展宽,崖壁崩塌后退,山顶面积不断缩小,原来的山体逐步退缩成“堡状残峰”或孤立石柱。
参考戴维斯的侵蚀循环理论,黄进教授在论述丹霞地貌坡面发育规律时将这一演化过程划分为幼年期、壮年期、老年期3个阶段及“回春期”。
在此基础上,彭华教授将丹霞进一步划分为青年早期、青年晚期、壮年早期、壮年晚期、老年早期和老年晚期6个阶段,进一步完善了丹霞地貌演化模式。

声明:本文转载自地理学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