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松颜唐诗三百首之六十九:燕歌行 并序(1)

 松颜客 2023-10-19 发布于贵州

燕yān歌行·并序

高适〔唐代〕

序版本一: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序版本二: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chuāng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yáo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一、误品先缘识字差

燕歌行:乐府题,属《相和歌》中《平调曲》,与《齐讴行》、《吴趋行》相类,皆为反映各自地区生活,具各自地区音乐特点的曲调。燕地为边地,故“燕歌行”多与征戍有关。

元戎:大的兵车。《诗·小雅·六月》:“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朱熹 集传:“元,大也。戎,戎车也。” ——大军——主帅

御使大夫张公: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曾拜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

烟尘:烽烟马尘——战乱

残贼:1、残忍贼人2、残忍的贼害(贼:本义动词,贼害)

横行:纵横而行——任意驰骋

颜色:颜面面色、面子。三国 魏 曹植 《艳歌》:“长者赐颜色, 泰山可动移。”

摐chuāng金:撞击金属乐器。南朝 梁 沈约 《为安陆王谢荆州章》:“摐金入 济 ,识谢戎麾。”

伐鼓:敲击鼓。《诗·小雅·采芑qǐ 》:征人伐鼓。

榆关:众说纷纭,诸如“山海关、秦皇岛”等等。此处或可作泛指边关,如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同州刺史尔绵永神道碑》:“声振榆关。”逶迤:曲折行进

旌旆:旌为竿头饰羽之旗。旆为末端状如燕尾之旗。此泛指旗帜。

碣石:山名。在 河北省 昌黎县 北。 

校尉:军职名。起于秦末,汉 代始建为常职,其地位略次于将军,并各随其职务冠以各种名号。掌管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长官,亦有称校尉者。隋 唐 以后迄 清 为武散官之号,地位逐渐降低。

羽书:羽毛书。唐 杜甫 《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军急羽毛书。”

瀚海:地名。其含义随时代而变。或曰即今 呼伦湖 、 贝尔湖 ,或曰即今 贝加尔湖 ,或曰为 杭爱山 之音译。唐 代是 蒙古高原 大沙漠以北及其迤西今 准噶尔盆地 一带广大地区的泛称。亦多用为征战、武功等典故。

猎火:指古代游牧民族出兵打仗的战火。古代游牧民族出征前,常举行大规模校猎,作为军事性的演习。

狼山:又称狼居胥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西北。一说狼山又名郎山,在今河北易县境内。此处未必是实指。

凭陵:侵犯;欺侮。《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今 陈 忘 周 之大德,蔑我大惠,弃我姻亲,介恃 楚 众,以凭陵我敝邑。”

半死生:半生半死

帐下:军帐中

穷秋:深秋

:枯萎

恩遇:天恩待遇

远戍:边远戍守

玉箸:美女泪行,女泪

飘飖:动荡

三时:早、午、晚。

阵云:战阵之云

寒声:凄寒之声

刁斗:古代行军用具。斗形有柄,铜质;白天用作炊具,晚上击以巡更。

岂顾:哪里顾惜。

李将军:李广?李牧?详见下文

直译

二、心想其人如啖蔗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1、诗人之达者:大器晚成高达夫

《旧唐书·高适传》 “适喜言王霸大略,务功名,尚节义。……而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按:诗人之达者,非是指官职。高适位终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爵封渤海县侯。其品级为从二品或正三品。张说、张九龄均曾为中书令,李绅为尚书右仆射,白居易以刑部尚书致仕,品爵不在高达夫之下。所谓“达”,豁达、通达也。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2、“客有从元戎出塞”还是“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

唐代灭国级名将张守珪:张守珪(684年-740年),字元宝,陕州河北县(今山西省平陆县)人,  安禄山之义父。屡立战功,灭契丹为其巅峰成就,玄宗亲自赋诗,被封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

按:是否诗指张守珪,今人尚在争议。以“序”之版本其二,以及高达夫此作之现实性而言,愚见当指“张守珪”。张守珪武功卓著,何以讽之?详见下文“身临其世胜烹茶”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3、至今犹忆李将军

李牧: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李牧)其后十馀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史记》

李广: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广)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史记》

松颜客曰:今人旁征博引李牧事迹、李广事迹,欲明高达夫所言“李将军”乃是“李牧”抑或“李广”,愚见大可不必。上文《史记》可见,对敌之威慑,二李将军一般;对士卒之厚待,二李将军仍是一般。双关,为诗歌之根本属性,此处“李将军”指向二位李将军,何乐不为?

三、身临其世甚烹茶

1、序文所言开元二十六年,发生何事?

二十六年,守珪裨将赵堪、白真陁tuó罗等假以守珪之命,逼平卢军使乌知义令率骑邀叛奚馀众于湟水之北,将践其禾稼。知义初犹固辞,真陁罗又诈称诏命以迫之,知义不得已而行。及逢贼,初胜后败,守珪隐其败状而妄奏克获之功。事颇泄,上令谒者牛仙童往按之。守珪厚赂仙童,遂附会其事,但归罪于白真陁罗,逼令自缢而死。二十七年,仙童事露伏法,守珪以旧功减罪,左迁括州刺史,到官无几,疽发背而卒。——《旧唐书 张守珪传》

按:张守珪晚节不保,正是二十六年事如上,本诗讽指,果然。

2、少妇城南欲断肠?

按:城南平民区

《松颜唐诗三百首 之一》链接如下(《松颜唐诗三百首》每周四更新):

一首诗该怎么来读,才扎实?才过瘾?——《松颜诗话》之古诗鉴赏抛砖

 吁!余何人斯,敢妄正先贤之训?言之未竟,知必有阚余之谬而随议其后者。其是其非,此不在余,而在乎后之明哲矣。有子云其悯余劳而锡之斤正焉,岂非幸中又幸?而相成之德,谓孰非后进之吾师云。

——明 张介宾

邀点赞,求在看,

清浊惭向沧浪叹!

忍把浮生算,

迎风付一扇!

——松颜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