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市公司凯赛生物,为什么落地在1.7万亩的山西合成生物产业园

 芳博士 2023-10-19 发布于福建

202368篇(共418篇)原创文章

上周我有幸到访凯赛生物的山西生产基地。
该基地位于山西合成生物产业园之内,该产业园总占地面积为1.7万亩。
据我了解,这应该是国内面积最大的合成生物产业园。
记得在《为何各地方政府不能一哄而上搞合成生物产业?》一文中,我引用了其他新闻报道中山西合成生物产业园的图片。
在评论区被读者指出问题:

到访实地后,发现图片果然和现实不符。
咨询相关负责人才知道,该图片其实是凯赛生物新疆生产基地的照片。
感谢大家的直觉,纠正了我的错误。奉上本人在凯赛生物山西基地的实拍照片。

图:山西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来源:本人拍摄)

作为东部沿海生人,我对西部地区的了解非常少,此前也没机会到访山西。
这次有幸和山西大学的相关学院院长以及凯赛生物的相关负责人面对面交流,第一个问题就是——
凯赛生物,总部在上海,为什么落地山西?
由很丰富。这些理由对于其他在大宗化工领域应用合成生物技术的企业,以及对于想要引入合成生物技术的大宗化工企业的地方政府,有参考意义。
但基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原则,本文对外的数据,都是公开报道中已有的。
其余的,只是我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上市公司的意见,也不作为投资建议。切切。

山西煤矿国企,砸钱投资股权

大家都知道,山西盛产“煤老板”。这是一个拥有丰富煤矿资源的省份。
但煤矿生意的高耗能与高污染,迫切需要可持续发展的转型。
山西省属重点煤企的潞安集团正是在追求转型的道路上,投资了凯赛生物。
2015年,凯赛生物的估值大约为30亿元,潞安集团斥资8.3亿元对其进行增资。
合计获得超过20%的股权,自此成为凯赛生物第二大股东。
投资逻辑: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实现煤化工与生物化工的深度耦合。
2019年,潞安集团将所持凯赛生物10.66%的股权,转让给山西省财政厅旗下的山西科创城投(立足综改区的省属城投平台),交易对价约为19.88亿元,估值约为200亿元
投资用意:加快推进凯赛生物项目在山西省的落地。
2020年8月,凯赛生物在科创板成功挂牌上市,成为“国内合成生物第一股”,上市首日市值为654.19亿元
位列公司第二、三大股东的山西科创城投和潞安集团这两大山西省属国企,所持股票的市值超过120亿元,可谓赚得“盆满钵满”。
山西作为能源大省,财政收入很容易受到能源价格的波动影响。
早在2015年,潞安集团投资凯赛生物时,正值煤炭市场低迷、收入并不丰厚的周期,拼的确实是战略性的投资眼光。
因此,就像蔚来为何落户合肥一样(详见:别人家的政府:看看人家安徽合肥敢投蔚来,再看看你),凯赛落地山西,也是基于股权投资的逻辑。

图:山西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来源:山西省政府官网)

产业上下游配套,人才队伍培养

产业的发展,高度总结起来就三个字:人、财、物。
如果把股权投资视为“财”,那么,人才队伍的培养,就对应着“人”,而产业链的建设,就对应着“物”。
即便采用了合成生物技术推进降本增效、绿色环保,所有大宗化工企业,都面临着能源成本高昂的问题。
第一,山西省作为能源大省,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大幅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我到访全国多个合成生物产业园,这里提供的电费、蒸汽费是最低的。
1.7万亩的产业园中,将近1万亩都是市政工程的配套,除了能源供应,还包括三废处理。
因此,合成生物产业园,除了凯赛生物之外,还有锦波生物、振东安特生物、广誉远国药等生物技术企业。

图:山西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来源:本人拍摄)

第二,山西能够引入配套的下游产业,形成生态圈,总体提升产业链价值。
凯赛生物作为大宗化工品企业,是很多产业的上游供应商。
引入下游产业,不仅可以降低运输成本,还可以帮助上游企业紧扣市场需求、下游企业提升生产效率。
山西作为西部资源大省,除了能源价格便宜,土地也相对丰富。
很多在东部沿海寸土寸金的土地上无法扩大生产规模的生产企业,可以跟随凯赛生物落户山西合成生物产业园,实现成本优化、加快产品迭代。
生物基聚酰胺的下游应用,产品领域包括了:
民用丝(例如运动服饰、内衣、袜类、箱包、地毯等);
工业丝(例如轮胎帘子布、箱包、气囊丝、脱模布等);
无纺布(例如面膜、卫生用品等);
工程塑料(例如汽车部件、电子电器、扎带、隔热条等);
热塑性复合材料(例如电池壳盖板、风电叶片、集装箱、车厢板、建筑模板、管材等)。
凯赛生物作为链主企业,吸引合成纤维、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制造企业落户产业园,不仅降低生产成本,还能享受相应的能源优惠,也帮助山西接链补环。

图:山西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图:凯赛生物的生物基产品及下游应用(来源:官方报道)
第三,合成生物技术需要中高端的生产和研发人才,引人不如养人和留人。
目前国内仅有4所大学开设“合成生物学”本科专业,包括了:天津大学、山西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青岛科技大学。
山西大学合成生物学学院于2021年2月揭牌成立。2022年2月,合成生物学本科专业由教育部正式公布获批。
我在凯赛生物的山西基地参访时,就遇到了山西大学的学生在工厂实习。
尽管工厂的生活条件没有太原城区那么便利,但学生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学以致用”的精神气。
而山西大学从各地引进相关领域的教授和博导,也参与到凯赛生物的研发合作和技术交流中,推进“产学研”的步伐。
图:凯赛生物的研发设备(来源:官方报道)
最后,相比传统化学合成方法,合成生物技术从规模上、质量上、成本上的竞争力,并未显现出来。
一种新的制造方式和生产方式,尤其是在大宗化工品领域的实践,是需要大规模的生产能力。
而大规模的生产,离不开地方政府在人、财、物方面的配套落地,离不开产业链的整体提升和生态圈的健康发展。
凯赛生物在山西基地的实践,也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启发。
合成生物技术,如何在大宗化工领域凸显价值?我们下一篇探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