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味以酱为帅

 昵称45109175 2023-10-20 发布于浙江
“食以味为先”,“味以酱为帅”。可见“酱”是调味品的主帅。从“酱”字的组成看,下面的“酉”是容器,上面的“将”是率领之意,在调味品中起主导作用。酱是以豆类、小麦粉、水果、肉类或鱼虾等物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糊状调味品。

中国是酱的发源地,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但酱刚开始并非作为调料,而是作为一种重要的食品而诞生的。按明代张岱《夜航船》中对中国饮食创造历史的记载:有巢氏教民食果,燧人氏始钻木取火,作醴酷(通过蒸酿而成熟食),神农始教民食谷,加于烧石之上而食。黄帝始具五谷种。神农的独生子开始种庄稼,教民食蔬菜瓜果。燧人氏作肉脯,黄帝作炙肉,成汤作醢(醢就是最早的肉酱)。“成汤作醢”刚开始,酱是用肉加工制成。其加工方法,将新鲜的好肉研碎,用酿酒用的曲拌匀,装进容器,用泥封口后放在太阳下晒十四天,待酒曲之味变成酱的气味,就可食用。这种肉酱,当时称“醢”,又称“橘”。《说文》:“橘:酱也。酱:醢也。从肉从酉,酒以和酱也。”因为酱是酒、肉和盐在一起交合、发酵而成,味道特别鲜美。孔子曰:“不得其酱不食。”就是每餐必须有酱,但“酱”在当时是奢侈品,只有士大夫阶层才能享受。早在周代,贵为天子的饮食,少不了酱油。《周礼·天官·膳夫》有载,天子的饮食分为饭、饮、膳、馐、珍、酱六大类。

用豆类来酿造酱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1300多年前诞生的农学名著《齐民要术》里,专门有一节讲做酱的方法。里面还讲到如何做肉酱和鱼酱,也是用酿造法,但和今天用酱来烹制的做法完全不同。到了明朝,豆酱的生产更为发展,而鱼、肉制则日渐被淘汰。制酱的技术亦普遍流传于城乡劳动人民之间,有豆瓣酱、花生酱、番茄酱、辣椒酱、各式果酱等。

胡玉美蚕豆酱是安庆名产,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追溯其源,那还是在二十世纪之初,胡玉美酱园鉴于苏皖人畏于川酱之辣,在仿制川酱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摸索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完整的制酱方法,酿出辣味不重、味道鲜美、更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人们口味的蚕豆酱。它用优质蚕豆、辣椒和44℃封缸酒为主要原料精心酿制,绛紫泛红,辛香细腻,微辣带甜,咸中有香,具有色香味俱全、营养丰富、食用方便等特点。既可作家常佐餐、宴席素菜,又便于旅途携用,因而广受好评,畅销四海,历久不衰。

酱是农村人家夏天制作的食品,因为它需要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两三个月才能端上饭桌。因此,晒酱是比较麻烦复杂的事。晒酱,之所以不称为做酱、制酱、造酱,是因为在加工酱的过程中,晒最为关键,也最富有特色。可是,不管晒多么重要,都必须有豆才行。

晒酱是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从平凡到丑陋,再从丑陋中演绎美丽。梅雨季节,处处出霉,正是做酱的好时节。家庭主妇们从去年留下的黄豆中选出八九斤,剔除杂质,洗尽灰尘,下锅水煮。等豆子煮化时,掺上小麦粉,和成一团,做成黄豆粑,放在簸箕中,上面覆盖山上砍来的黄荆,晾在家中的阴凉处。多半是黑暗的柴房,最好放在麦根草上。然后,在绵绵不绝的雨丝中,黄豆粑长满了毛茸茸的长毫。

而后某个雨后的晴天,家庭主妇用铲子把长毫的黄豆粑铲到洗得光亮的酱钵里,兑上盐水,用一只长筷子搅匀,放到柴房的屋顶上,开始了晒酱的漫长进程。大大小小的酱钵成了村子里一道靓丽的风景。

酱钵需要细心呵护,不能让雨淋着,夏日暴雨,抢收稻谷之外的大事,便是盖酱钵;也不能掉进树叶等杂物,需小心捡出;还需要不时搅拌,让酱们轮流晒太阳,让它们气息相同。

经过两个多月的暴晒处理,酱的颜色也由土黄变成棕红,味道也变得鲜甜、清香、醇厚、爽口。细心的主妇们总要将晒好的酱用密封的瓶盛好,藏入阴凉处,以备长年食用。

不同于瓶装酱油,农家酱浸染着农人的汗水,饱吸着阳光的热情,是餐桌上最常见的下饭菜。打汤,炒菜,蒸鸡蛋,尤其是酱爆辣椒,是农家孩子的至爱。如在酱里放入一些肉末、笋末、香干丝等佐料,那味道真是好极了。尤其在蔬菜缺乏的时节,酱摇身一变,从调味品变成美味。一碗黑糊糊的酱,如果再加点红辣椒,在柴火饭锅里蒸熟,又香又辣,令人满口生津。

“打酱油”这个词,如今已越来越远离当初拿着空瓶子去杂货店买酱油的记忆,更多变成一个带着调侃嘲讽的网络流行语。可放眼历史,酱油可是我们中华民族重要的烹饪调料,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打的。

酱油与酱属于一类,它的诞生晚于酱,因为酱油是在酱坯里压榨抽取出来的,但究竟何时才有酱油,史书却无明确记载。“酱油”一词最早出现于宋代,南宋美食家林洪在他所著的《山家清供》中说:“柳叶韭:韭菜嫩者,用酱油、滴醋拌食。”但这里所说的酱油与现在我们吃的酱油不是一种东西,而是酱中的汁。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酱油的制作方法有如下记载:“用大豆三斗,水煮糜,以面二十四斤拌——搅晒成油收取之。”酱油的提取称为“抽”,本色者叫“生抽”,在日光下复晒使之增色、酱味变浓者称叫“老抽”。现在酱油的生产工艺是将精挑细选出来的大豆,经过蒸煮,加入小麦粉,接入菌种,制成大曲,再渗入盐水,制成酱醪,进行半年的天然发酵,再经过压榨、过滤、灭菌、配兑等工序才生产出来的。

当然,好客又好吃的中国人不会不让他人专美。唐朝时,东渡日本的鉴真和尚带去了酱油酿造方法,从此日本人不蘸酱油就不吃鱼生。随后,酱油制作之法又相继传入朝鲜、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孟加拉等国。而等到英国人殖民印度,又把酱油带到了欧洲,发展成了著名的“伍斯特郡味汁”,也就是后来风行欧美的辣酱油。

之所以能风靡大半个地球,还得说人家酱油自己争气,其主要的营养成分中,氨基酸是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而且酱油中还含有多达17种人体不能合成的氨基酸;还有可溶性蛋白质、糖类、酸类等,不仅为人体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还带来丰富的口感和独特的风味。

千年之间,我们已将酱油丰富成一个错综复杂的世界,其中不变的是我们对于本真、美味的追求,打一瓶好酱油,用好一瓶酱油,其间的味觉体验,一如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所说:“调剂之法,相物而施,有专用清酱而不用盐糖者,咸淡必适其中,不可丝毫加减;审问、慎思、明辨,为学之方也。于是味,何独不然?”


在本平台发布的作品,在腾讯【企鹅号】【喜马拉雅】【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前往关注并收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