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调味品加工(2)

 传说中的法师 2017-02-13

调味品加工(2)

2009-07-12 12:44阅读:
特味辣椒酱
原料配方 细辣椒面5千克 黄酱(干酱)1千克糖稀2.5千克 精盐500克 水500克
制作方法 1.烧开水500克,与辣椒面、糖稀、精盐一起搅拌均匀。
2.拌好的酱放进坛子里密封保存1周,即可食用。食用时可放些味素。
3.糖稀的作法:(1)先将大米做成粥,放凉(一定要凉透),盛入盆里。(2)把麦芽放进大米粥里搅匀,放置到大米粥明显沉淀,表面浮一层清水为止。(3)用纱布将大米粥过滤,脐出浆汁。(4)将挤出的浆汁倒锅里熬,熬一段时间后成稠状,用筷子提一下,见明显的浆丝,即可取出放凉。
王致和臭豆腐
制作方法 1.选料考究:过去所用黄豆均精选自北京效区所产和伏豆。磨豆腐用的水也是取自甜水井中。
2.把含水分较少的豆腐切成长、宽各3.3厘米、厚1厘米的方块。
3.将豆腐块分层排列,入屉发酵,温度在20℃时,需经5天左右时间,即可全部长白而带绿的菌毛。
4.取出将菌毛去掉,装在罐内,一层豆腐撒一层盐。过7天倒罐,改为放一层豆腐,撒一层五香料,最后灌入豆腐浆,将罐封好。2个月后取出,即是臭豆腐了。
5.贮存:应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如浸入臭豆腐汤汁,存放在阴凉干燥处,可保存1年。食用方法臭豆腐作为一种佐餐的小菜,宜在春、秋和冬季食用,加入些香油、花椒油、辣椒油等调味品,味道更佳。以往,吃玉米面贴饼子或窝窝头,配上臭豆腐,曾是老北京市民的传统“快餐”。如今,城乡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许多人对臭豆腐仍然是津津乐道,间而食之为快。
质量标准1.感官指标:规格:按生产术语区别为:“门丁”(5厘米见方)、“顶华”(4.5厘米)、“伏丁”(4厘米),还有每块二三厘米的,最小的只有手指甲盖大。现在北京市场上出售的,只有一个长、宽各4.5厘米、厚1.5厘米的品种。
色泽:呈豆青色,表面一致。
组织:毛茸密实,方块完整。
味道:闻有臭味,吃有香味,但无恶味,咸变适口。
路南酒卤腐
原料配方(成品100千克) 黄豆55.6千克 辣椒面4.7千克 八角0.9千克花椒0.3千克白酒14千克食盐14千克
制作方法路南酒卤腐一般于冬天制作,春天贮存,夏季销售。多年来酒卤腐一直沿用传统生产工艺(仅磨浆工序改为机械加工),配料认真,制作精细,故能保持其独特的风格。
1.原料选择:生产酒卤腐的原料是黄豆、辣椒、八角、花椒、白酒和食盐。选料要求:黄豆颗粒饱满,以当年收获者为佳;辣椒要色红不霉,磨为粉;八角和花椒要炒香磨成粉;酒需50度以上的粮食酒;食盐需磨黑盐或精盐。
2.制作霉豆腐坯:其工序为:将挑选好的黄豆去皮,碎瓣,用清水浸泡三四小时后,用石磨或钢磨磨成细浆;豆浆经烫浆、滤浆(即将豆浆装入布袋,用80℃热水冲挤)、煮浆后,待其冷却至40℃左右用酸水点浆,盖上锅盖约90分钟后,凝固成水豆腐;将水豆腐舀入套箱,压去水分,划成块,即可入发酵箱进行发酵,其间要勤换垫箱的干净稻草,勤翻动豆腐块;春季五天左右(冬季约七八天),即可成为霉豆腐坯。
3.制酒卤腐:先将霉豆腐坯的表层水分于阳光下晒干(每100千克黄豆约得晒坯140千克);再浸酒、裹料,配料比例为:食盐18%、辣椒面6%、八角面1.2%、花椒粉0.4%。裹料后,将豆腐坯整齐、紧实地装入干净的瓦罐内,用棉纸扎口,腌1天后,因腐干下缩,需再装满,10天后,加入白酒,上撒一层盐和辣椒面,密封坛口,置阴干处,半年后即为成品(中间要检查,以确保质量)。
大豆大酱
原料配方 大豆100千克食盐45千克
制作方法 1.将大豆洗净去掉杂质。
2.将洗好的大豆放在锅中煮,煮至用手一捏就碎为止,放置24小时后,豆由黄色变成棕色。
3.将煮好的大豆用小磨磨碎,做成馒头型或四方型,然后用纸包好,让其自然发酵。
4.数月后,将酱坯用清水刷洗干净,然后掰成小块,放在日光下晒干。
5.将食盐用开水溶化,滤去沉淀物,晾凉后倒入缸中,然后将酱块放入,随后加入清水,使酱块浮起。
6.将酱缸放在日光下发酵,3天后开始打扒,每天早、晚各打扒一次,1月后酱色开始发黄,之后,又由黄变红,这时便可食用。
产品特点 色酱红,有浓郁的酱香味。
家庭做豆瓣酱
入秋正是制做豆瓣酱的季节。农家传统手工做的豆瓣酱,具有色艳味美的特点。
原料配方 蚕豆50千克 面粉10千克香棒树皮7.5千克 紫苏叶3千克 桂皮3千克 茴香1.5千克红辣椒25~50千克炒盐25千克生姜2.5千克 大蒜片5千克 辣椒面250克胡椒面100克
制作方法1.去壳制瓣:将蚕豆洗净,晒干后用文火炒至皮皱焦黄,起锅冷却。用石磨(或粉碎机)碾成瓣,再用簸箕或风车除去豆壳和粉末即成豆瓣。
2.煮瓣出晒:将豆瓣煮至八成熟起锅,捞出待冷后拌面,使豆瓣与粉呈散粒状为止。
3.发酵出晒:俗称“上窝”。选择潮湿无风的室内,将调好的酱瓣摊在木板上,厚度不超过3.3厘米,用干净茅草覆盖。8月份5~7天,9月份7~10天即能发酵长霉,霉丝呈白色或黄色为正常,黑色或绿色霉,说明已变质。当霉长满后可出窝曝晒。
4.熬泡酱液:每10千克水加香棒树皮500克、紫苏叶200克、桂皮200克、茴香100克,煮沸半小时后用纱布过滤,弃去药渣及沉质,即成泡酱液。
5.泡酱晒酱:每10千克酱瓣加泡酱液30千克、红辣椒酱5~10千克、炒盐5千克、生姜500克、大蒜片1千克、辣椒面50克、胡椒面20克。盛入酱钵或酱缸,罩上防蝇罩出晒10~20天(晚上要移入室内)左右,就成为优质豆瓣酱。
冬瓜豆酱
冬瓜豆酱有祛湿止咳、利尿消结、滋补身体的功效
原料配方 熟冬瓜条10千克 豆料3.5千克花椒50克 大茴香50克 干姜100克 小茴香150克陈皮100克桂皮50克防腐剂1.4千克
制作方法1.将黄豆(青豆、黑豆亦可)去霉粒、杂质,放盆中用水泡软,在锅里煮至七八成熟,捞出控去水分,趁热放入磁盆中,严密封盖(一般用消毒纱布再蒙上一干净棉垫),置于20℃左右的室内发酵。
2.当豆粒用手一捏即成糊状时,取出进行搅拌。
3.然后,放日光下或烘房中使其干燥成豆料。干燥时要注意卫生,若用日晒,要在盆上蒙盖纱布。
4.把选好的冬瓜削皮,刮瓤、去籽,切成厚1.5厘米、长3厘米左右的长条,放蒸笼内蒸至七成熟,捞出控去水分。
5.佐料加工:将花椒、大茴香、干姜、小茴香、陈皮、桂皮,烤干磨细过筛,成佐料粉。
6.把制酱磁缸清洗干净,再用熏硫消毒。将熟冬瓜条、豆料、佐料粉放入消毒的磁缸内搅拌均匀,然后密封缸口。约1个月后即制成冬瓜豆酱。
7.若要制成咸味酱,可在上述配料中再加入适量纯净食盐粉。
8.冬瓜豆酱制成后,需要放10%的防腐剂,如山梨酸等。盛放冬瓜豆酱的容器一般用瓷罐、小口缸、玻璃瓶等。最后放后沸水中煮杀灭菌20分钟,或用蒸笼蒸30分钟
昭通酱
原料配方(100千克成品) 黄豆55.6千克 干辣椒17.8千克 食盐17.8香料(其中:八角占28%、花椒47.5%、山柰6.2%、草果8%、茴香19%、陈皮6.8%)900克
制作方法 1.炒豆:最好按豆粒大小分开炒,既不要炒糊,也不要炒生。
2.磨面:炒好之豆要去壳,磨成细粉。
3.捏团:然后加水捏成每个约1千克重的球形酱粑(每100千克豆再加水75千克左右)。
4.制曲:将酱粑入曲室发酵。掌握好曲室的温度。一般40天左右即可(当地冬季)。
5.下酱:冬去春来即可下酱。将发酵好的酱粑刷去霉毛,粉碎入缸,每100千克曲面加辣椒面35千克、混合香料2千克、兑清水155千克、加用40千克盐调制的盐水,拌匀后,经日晒夜露(雨天加盖),6个月后可食用(中间要搅拌翻缸),即为稀酱。
6.晒酱:昭通酱以稀酱味道最佳,但稀酱不便长途运输。因此外销酱还要经晒酱工序,将稀酱做成干酱团,包装后方为成品。干酱的含水量为35~37%。
产品特点 色泽棕红,鲜艳油润,酱香浓郁,酯香宜人,味鲜醇厚,麻辣咸香,入口回甜。
西瓜豆酱
原料配方 黄豆100千克 面粉80千克食盐25~30千克 西瓜瓤150~180千克 生姜2千克小茴香100克桔皮100克
制作方法 1.将黄豆清除杂质后,用清水浸泡发胀,蒸熟至糊状。
2.将豆料倒在席上,与面粉相混拌匀,铺成3厘米左右厚,在室温25~30℃的条件下,每天翻动一次,以后任其发酵,约三五天即可长出深黄色的菌,放到室外晒干即为酱瑛。
3.酱瑛放入缸内,加进西瓜瓤、食盐、生姜等,并翻拌均匀,第二天进行翻缸,以后间隔一天搅动一次。
4.等盐化完,缸内放入酱坯,但注意不要满缸,缸口要留有一定的空间(约离缸口17厘米左右),盖上盖,用石灰泥或黄泥浆封住缸口,不使透气,防止细菌,雨水侵入,以致变质,在阳光下晒40~50一即为成品。
产品特点 由于加入西瓜瓤,其味独特、是极好的调味品。
蚕豆松和蚕豆酱
1.蚕豆松
原料配方 上好蚕豆5公斤 酱油1公斤 红槽0.3公斤五香粉0.2公斤 白糖0.3公斤 黄酒0.5公斤生油2公斤味精0.1公斤
制作方法将蚕豆用清水浸36小时,去掉外皮,加少许清水煮烂,出锅后用石磨碾细备用。将红槽用少许生油炒香后,放入碾细的蚕豆、五香粉和酱油,炒至干燥疏松后取出,将余下未用的生油全部放入锅中烧沸,放入蓬松的豆绒稍炒片刻后取出即成。
2.蚕豆酱
原料配方 蚕豆5公斤 面粉0.3公斤 精盐0.8公斤凉开水2公斤
制作方法用清水把蚕豆洗净后煮熟,捞出放入冷水中浸片刻,剥去蚕豆外皮。将蚕豆拌入面粉,平摊于盆内,表面覆盖上一层稻草,保持室温25℃。放置几天,使蚕豆发霉,待蚕豆长霉后,每天应把蚕豆霉块翻动一次,经过8天左右蚕豆即可霉透。取出霉透的蚕豆块平铺于竹盘内晒干。然后浸入盐水缸并充分搅拌。最后移缸于阳光下暴晒(晚上,雨天要加盖),每天上、下搅动一次,约过20天后,色好味鲜的蚕豆酱就制成了。
潼川豆豉
原料配方 大豆100千克 盐18千克 白酒1千克水1~5千克
制作方法1.原料选择:酿制的原料多取自安县秀水地区的黑色大豆,这种大豆颗粒大小如花生仁,酿出的豆豉质量最佳;普通黄豆制成的豆豉色、香、味皆次之。
2.生产时间:选择在冬、春两季,温度低,发酵效果好,尤以冬季生产贮存到次年六月的成品质量最佳。
3.工艺严格,制作考究:潼州豆豉泡料要求的温度在40~50℃。蒸料使用木甑(蒸桶),火力要猛,蒸制时间可随季节气温不同灵活掌握,一般在2.5小时左右。蒸料当中要上下翻动一次。蒸料上架后保持适当温、湿度,任其自然发酵。大约经过15~21天,菌丝茸毛长稳,有香味散出即可下架。下架后,加盐、白酒、水,拌匀后入坛封存。坛用泡菜坛,密封水槽不能缺水。后熟期约需9~12个月。
4.贮存:潼川豆豉只要注意密封,一般可存放5~6年。此豆豉经长时间贮存后,质量愈变愈好。
产品特点 颗粒松散,色黝黑而有光泽,清香鲜美,滋润化渣,后味回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