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长·蜕变】 作者:Bella ![]() 每一天,我们都在和内心的软弱作斗争。职场受挫折我们会失落灰心,对别人好却没有得到回应我们会感到自己被辜负,孩子不听从教导我们会着急气馁,跟家人发生冲突我们会难过崩溃整晚睡不着觉…… 很多人特别羡慕那些很坚强的人,看上去永远不会感到挫败,永远积极乐观,而且特别淡定,仿佛什么都不在乎。 自感脆弱的人一边厌倦自己的玻璃心,一边对别人的坚强感到不解:为什么他们就能那么坚强呢?我什么时候才能不那么情绪化,不那么脆弱啊? 不过,我们可以暂停心中的疑惑,先去思考另一个问题:表面坚强的人,真的很坚强吗? 一位颇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在接待了无数来访者后坦言:做久了心理咨询工作,她开始对外表特别坚强的人保持着本能的警惕。因为她认识到,太过于呈现出“强”的一面,很有可能是在防御内心的虚弱。 我们不妨这样理解:人天生会对对风险、灾害、危难等象征或者接近死亡的事件产生恐惧。人类的一切恐惧最终都是指向死亡,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无法战胜死亡的时候,就会本能地想要逃离。 这里的死亡并不单指生命的终结,一切令人绝望的失去和伤害,一切你感到无法挽回的损失、不可战胜的困难,都会给你带来一种窒息感。比如亲人离去;朋友得了不治之症;突然破产,负债累累;从小被人打压嘲笑,特别自卑等等。 面对不可战胜的挫折,我们就会感到自己的软弱。著名的神学家詹姆斯·巴刻曾这样描述“软弱”:“什么是软弱?其核心就是无力感。体弱,是指身体缺乏活力或健康,因此搬不动家具或无法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智力水平弱,是指无力从事某些脑力劳动,例如C.S.路易斯对数学几乎一窍不通,我本人也是如此。性格软弱,是指缺少决断力、不够坚定,缺乏自尊,没有领导力。处于弱势,是指缺少必要的资源去推动和影响局面。人际关系的软弱,是指无力带领和引导——有些父母和牧者有这样的软弱。每一天我们都会不断感受到周围人的软弱和不足。” 当一个人感受到自己的软弱,可能会下意识地回避、否认。比如压抑自己的感情,不去感受悲伤,在亲人离去的时候表现得神色如常;比如特别爱打击别人,看到孩子胆小、不自信就会无比恼怒,逼着孩子去做自己不敢做的事;比如过分理性,回避爱人的感受、情绪与爱的表达,一味地去说事情的对错,告诉对方应该怎样、不该怎样。 然而,被压抑、被忽视的痛苦和悲伤不会就此消失,反而会被深埋心底。等有一天压不住了,这些黑暗的感受就会喷涌而出,以身体上和心理上的疾病呈现出来。 ![]() 史努比慢画故事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史努比的主人查理·布朗看上去闷闷不乐,女孩露茜·范佩特(故事中的另一个主要人物)问查理发生了什么事。 查理难过地告诉她:“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 露茜说:“哦,不用担心,很多人都这么想。” 查理疑惑:“啊?很多人都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吗?” “不,”露茜答道:“很多人都觉得你不如别人。” 故事当然是一个黑色幽默,然而,如果这样的故事发生在现实中,或者说,如果你就是查理·布朗,那这个外人觉得好笑的对话对那个闷闷不乐的人来说,就是残忍的。 说查理软弱我们可以理解,可是以别人的软弱为乐趣、看上去什么都不在乎的毒舌露茜,真的一个强大的人吗? 事实上,露茜个性活泼、古灵精怪,但她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抱怨,喜欢批评别人。露茜情绪敏感、性格多变,经常因为对周围的人和事不满意而大发脾气。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自以为刚强的人,是多么容易在别人的伤口上撒盐。他们隐藏、压抑着自己的感情,不敢感受别人的软弱,不敢同情怜悯。 一个做心理咨询师的朋友,曾经接待过一个异常冷静、异常理性的来访者。来访者遭遇了很深的苦难,但她在讲述自己经历的时候,简洁而又平静,没有任何的情绪起伏,好像在讲述别人的故事。 这些经历,别人听着都感到痛苦,换一个人去讲述,肯定会激动、会哭泣,可她讲到最难过的时候,居然开起了玩笑。 心理咨询师问她:“这么多年来,你有没有心疼过自己?” 她平静地说道:“我没有。”说这话的时候,她脸上呈现出与磨难不相称的冷淡。 没有情绪、没有怜悯,就真的是坚强了吗? 不是的,实际上,同情怜悯才是一种强大的、开放的状态,当你内心溢满苦痛的时候,对自己都没有了同情的时候,是不愿意也没办法再去感受任何负面情绪的。所以对别人的情绪,你会躲避、会拒绝,你无力去感受另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只能通过断绝与别人的联结的方式来阻挡情绪的渗透。 ![]() 说到底,真正的强大不是外表的强悍,而是内心的敞开。你敢于看到自己的软弱,有足够的力量去接住别人的脆弱,甚至能够陪别人在黑暗中走一段路。这种因为对未来的盼望而产生的信心,跟孤注一掷、失魂落魄的独自前行完全不同。 这种强大的发生有一个开端:你看见了自己的软弱,并且承认、接纳自己的软弱。 这种软弱是根植于生命的,是基于人性的有限而存在的人性的软弱。这不是一时没有钱、没有健康、没有亲朋好友,而是即便有了外在的条件,你也解决不了生命的问题;即便有人帮你跳过了暂时的环境,你也弥补不了生命的缺憾。 这种看见不是绝望的结局,而是希望的开始。你看清了自己的毫无办法,就不会再盲目自信,就不会再在自己身上找出路。 我们都读过类似这样的故事:王子要领兵出战,但他遇上了强大的怪兽。怪兽吞吃了无数的勇士,消灭了好多个国家。靠自己打下去,肯定是失败,那要怎么办? 王子就会连夜去寻找智者,智者可能会给王子一个武器,或者亲自为王子出征。智者出现,你就知道,怪兽要被打死了。 看见自己的软弱,放弃孤军奋战,你就会去寻找真正的智者。智者来了,必胜的希望就来了。 ![]() |
|
来自: 生活哲理与健康 > 《超级励志人生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