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希恕大柴胡加生石膏汤医案

 新用户58294542 2023-10-20 发布于重庆

【组成】柴胡24g,黄芩9g,生姜9g,大黄6g,白芍9g,大枣4枚,半夏12g,枳实12g,生石膏45~120g。

【功用】攻逐内热,表里两顾。

【适应证】寒热往来,口苦烦躁,咽干口渴,胸胁苦满,心下痞硬拒按,大便干燥,舌苔黄,舌质红,脉弦数。

【胡希恕医案与临证心得】此方证多见于肺炎3~4天,更多见于强行发汗而热不退者。与前方相比,同是三阳合病,此是阳明里实热明显者。病初传少阳,势须人参、生姜、甘草等补中益气,既防邪侵入里,又助正祛邪于外。但已并于阳明,则须大黄兼攻里,人参之补,甘草之缓反非所宜,故去之。又因里热明显而再加生石膏。若再见口渴甚者,可更加麦冬、干地黄。若大便秘结甚者,加芒硝12g冲服。

【解读赏析】小柴胡汤加生石膏主要是用黄芩、生石膏清热的,没有多少水,津液虚,宜清热。大柴胡加生石膏证是湿热,不能用人参助湿,湿病讲究分利,宜将湿热分隔,使湿热不能相互为用,易为各个击破。

伤寒热是无形的,湿是有形的,热附于湿,无形加诸于有形湿热当然是有形的,那就是实热证了,那么连湿带热一起攻就是了,大黄攻下,大黄不仅下热,也下痰,釜底抽薪。患者大便干时,怎样区别是小柴胡加生石膏证还是大柴胡加生石膏证,无论是小柴胡加生石膏证还是大柴胡加生石膏证都是太阳阳明同病,都有口渴的可能性,胡先生那要看有没有其他的证候,小柴胡加生石膏证大便干是因为津液虚,这是阳微结,阳微结是带阴证转机的,所以通常患者没有大热,也没有大汗,而大柴胡加生石膏证大便干往往就是阳明内结,有潮热,手足汗出,这是区别所在。

一次,一位颌下淋巴肿大的患者,胡先生给予了小柴胡汤加生石膏,学生不解其意问道:“该患者无口渴为什么加生石膏啊?”因诊务忙,胡先生只是说:“这里的生石膏不但起清热作用,而且还有解凝作用。”何为解凝?遗憾未听胡先生亲授,但从临床治验病案中可窥其大概。大凡急、慢性疾病,如见红肿热痛、淋巴肿大者胡先生常用生石膏。如急性腮腺炎常用小柴胡汤加生石膏60~90g(二两至三两);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常用小柴胡汤加生石膏、蒲公英、桔梗等;急、慢性睾丸肿大常用小柴胡汤加生石膏、陈皮、生薏苡仁等,所用治例皆收捷效。由此可看出,其所说解凝,当指因热而形成的凝结,也即阳明热结。前人也有类似的论述,如张锡纯认为“石膏之性,又善清咽喉之热”,遇“其颌下连项,囊肿异常”之蛤蟆瘟,用生石膏120g(四两)主治而愈。一般而论,关节疼痛不得屈伸,多为寒凝气滞肌筋挛缩,而张锡纯认为亦有阳明热甚者,他特意转载两例治验说明,一例为吴鞠通治验:何叟年62岁,手足拘挛,用生石膏240g(八两)为君,治疗3个月能行走;另一例是杨华轩经治:“同邑某氏室女,周身拘挛,四肢不能少伸,年余未起床矣。诊其脉,阳明热甚,每剂药中必重用生石膏以清阳明之热,共用生石膏四斤,其病竞愈。”张锡纯又椐“本经谓石膏能治腹痛”用生石膏为某君治愈了经月、甚至3年的腹痛。显而易见这里的手足拘挛、周身拘挛、长期腹痛不是寒凝,而是热结,生石膏能消除这种热结。

关于生石膏用必见“三大”即大热、大汗、大渴之说,胡先生断然否定。一者《神农本草经》未提到,二是《伤寒论》无说明。《神农本草经》谓生石膏:“味辛,微寒。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产乳,金疮。”并未提到口渴。《伤寒论》用生石膏的条文、方证也未见口渴。胡先生特别强调了这一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