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胜揭秘系列之一 选种

 shyqz 2023-10-20 发布于广西

图片

笔者养鸽二十载,曾多次进入各级别前十名及获冠亚军,奖状都有5--6斤重。现今由于身体和工作关系,已没有过多的时间,精力和兴趣参与信鸽比赛的强烈竞争,只想把养鸽做为一修心养性、锻练身体、自娱自乐的业余爱好了,最多也就是搞搞育种,偶尔参加一下比赛,争不争名次已无所谓了。

因此有一些以前不便讲的心得体会及经验在此可放开一谈了,或许对鸽友们有一些裨益。

饲养信鸽大家公认的就是三个字:种、养、训。笔者认为再加上一个“配”字,或许更完整。因此本文拟就从这几方面展开。

一、种

“种”是四字之首,是成败的关键,也是基础。新老养鸽者随时都面临定种、识种、选种、引种、用种和育种的问题。

1、定种

何为定种呢?就是根据你的爱好、鸽棚条件、经济状况、所在地的地理、气候环境、饲鸽水平等来确定养什么样的鸽子。

例如:你的鸽棚建在六层楼房的三楼阳台上,鸽会放鸽是东南方向,你又住在城的西北角,不管你的其它条件如何,我建议你把种定在具有远翔性能的鸽种上,最好不要养短程快速鸽。

因在正常情况下中短程比赛争分夺秒,棚势不好,归巢鸽进棚慢,难取得好名次。除非在恶劣天气下,远程鸽会有优势。羽数控制在30羽以下,选种可选当地远程归巢稳定的鸽种,或李鸟、吴淞、老西翁,也可选外血,如:杨阿腾、凡布里安娜、狄尔巴、万德维根等血统。

但是,若你的鸽棚建在楼顶,或四处无高楼、鸽棚宽大,经济条件好,又有较多的时间照顾、了解爱鸽,距放飞点相对较近,我建议你以中短程快速鸽为主,适当参进一些远程稳定鸽种,以保证各种天气下都有获胜的可能。可选詹森鸽为主血。

若你喜欢远程,同样有优势。因为按九七年中国信鸽协会颁布的竞翔规则,要测距到棚,鸽舍距放飞点近仍有优势。中短程比赛争分夺秒,鸽棚地势高,归巢鸽进棚快,且便于家飞强化训练,这就具备了中短距离获奖的自然优势,但鱼和熊掌难以兼得(原因后谈)。

中短程赛事多、奖金高,回报也高。经济条件好的话,可以从幼鸽开始以补药充填,经常可用高质量(当然也是高价位)营养品壮体,比赛时更可用这些营养品,甚至可用兴奋剂(鸽协尚无规定不准用兴奋剂)。

反之,你与上述优势相反,养一些长程稳定鸽,或许能够拿好名次。因长程鸽飞归时间长一些,不争分夺秒,饲养管理方法也与中短程鸽不一样。

长程鸽的关键在种上。家住郊区或农村散养鸽的朋友,或许在超远程上有优势,但前提必须要有超远程的鸽种!

定种时还要考虑的是你所在地的气候、地形、地貌特征,是山地,还是平原,是湿热,还是干旱,进而选定适应你的品种。

经济条件好,饲鸽水平高尽可高起点,回报也就快且高,反之,应先在各方面充实自己,等时机成熟时,再向高层次迈进。

2、选种、认种和引种

确定了要养的种鸽之后,就面临选种,无论在自己棚中选,还是在别人棚中选,识种与引种的问题就出现了,所以说选种是与识种、引种相互关联在一起的,放在一起谈为好。

选种的前提是识种,什么样的鸽子适合做种鸽呢?关于这一点各种鸽刊上已经谈过好多了,笔者认为最权威的当是九七年中鸽协颁布的《信鸽品评规则》,其中选美评分标准,无疑是对如何识鸽、选鸽在外表上提出了权威性的论断。

或许有鸽友从自身实践提出自己的某羽鸽与选美标准相差甚远,但却育出了不少高位获奖鸽,那么无疑这羽不符合选美标准的鸽子是一羽好种鸽。

这一明显矛盾的现象说明:选种、识种这是一辩证的问题,没有严格固定的模式。来自同一血源甚至同一父母的两羽鸽子,外表长得可能非常相象,但做种价值可能有天壤之别,这种差别即表现为自然的客观遗传能力,也表现在配偶的选择和交配,育雏时状态等其它因素。

那么到底有没有标准去识鸽、选鸽呢?

笔者只能说按选美标准选鸽获得优秀种鸽的可能性大一些,其它在某方面与选美标准有差异的鸽子也可能是好种鸽。这一矛盾的根本原因是目前人们还无法确定信鸽用于定向的确切部分及控制这一定向基因的遗传。

笔者最深的体会是:好赛鸽不一定是好种鸽,好种鸽也不一定是好赛鸽,近亲培育的鸽子作出多羽好赛鸽的可能性大。

中短程快速鸽性格暴烈,抓在手中唔唔直叫,瞳孔收缩幅度大,善家飞。远程鸽聪明,智力高,恋巢,经常蹲在己巢中,家飞时可能赖在巢中,或提前归巢。

笔者这些年经常参与鸽会比赛优胜鸽的验棚工作,见过很多快速鸽及其父母。

快速鸽体形大小都有,但共同的特点是:体形均称,平衡感好。近些年来本地区几乎每一赛季都组织500公里大奖赛。笔者仅参加过5次,每次只选1~5羽鸽。

第一次参赛1羽,归巢无名次,接着连续3次获得7名,是在不同的天气下获得的,其中前两次7名没有测距到棚,笔者家离放飞点较远,本来名次可能会更好,第3次7名是在逆风的天气下获得的,归巢半个多小时不回棚。

最后一次的22名比冠军慢一分钟,而空距比他远2-3公里,只因鸽钟出现故障,按手持鸽对待,失去了好名次。

如上举例是要说明:笔者对自己饲养的鸽子飞得快慢,认得较准。那么靠什么观察出来的呢?靠得就是上面得到的短程快速鸽的特点!简述为三个字“活力强”。

发现哪羽鸽子活力强,来自日常对鸽子的观察,而到别人棚中引种时,只能凭一时的观察,很难一眼确定。

要想少花钱引好鸽,千万不要只盯着高位获奖鸽,按选鸽标准选奖率高的鸽平辈及近亲提纯鸽。实践证明这样的鸽不一定比高位获奖鸽的种用价值低,甚至更高,但价格要远低于获奖鸽。这是因为即使某羽鸽是冠军,只说明它在那次比赛时状态好,而下次比赛时它很可能拿不上名次,甚至飞失。

而没获奖的平辈鸽只是没有表现出来它的竞翔能力,或许如果再有比赛,它会比已获得冠军的鸽飞得更好。即便是它的竞翔能力不如获奖的冠军鸽,但也可能它的优势竞翔基因的遗传能力比获奖鸽更强。引入种鸽的目的是获取优秀的竞翔基因。

李梅龄博士的名鸽“759”曾获得过两次1000公里冠军,1次700公里冠军,但在第二次放飞1000公里时,遇到差天气飞失了。

象“759”这样飞三次冠军的鸽天下少有,但若如果它第一次参赛就遇到差天气,它就永远不会成为一羽名鸽,更谈不上传宗接代了,甚至还可能祸及家族。

当然笔者绝没有说高位获奖鸽一定比它的平辈遗传能力差的意思。你要是经济条件好,毫无疑问应选高位获奖鸽。更具有育种价值的种鸽是连续多次高位获鸽及它们的父母,但这样的种鸽对养鸽的工薪族是高不可攀的。

另一个引种时要注意的问题是:当你在一个连续多年获得好成绩的名家棚中引种时,绝对不可小看他们棚中那些体形小,脖子长、尾巴大等明显不漂亮的鸽子。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这些明显丑的鸽子,能在饲鸽多年的名家棚中存在,如果没有超出一般漂亮鸽的特殊优点,是不可能在名家棚中存在的。这种鸽如果不是一时的天落鸽或保姆鸽(即便是保姆,也必有其优点),引种时或许少出钱还买不来呢!

引种也要注意时机,笔者认为秋季放完鸽是引种的最好时机。此时鸽主会有一些多余的优秀种、赛、幼鸽,调整一个冬季,来年春天可在最佳状态下育雏,获得高质量雏鸽的可能性大。

最好不要春季引种鸽,拿来就用,状态不好,难以出好雏鸽,还会认为种鸽不行。在引种的鸽友中有一些是为了引入的种鸽出雏再卖给别人做种,至于自己是否获得成绩放在次要地位,那最好引名人名家,长相漂亮、种鸽雌雄外表相近的鸽种。另外,引鸽更要看鸽主的品质,说话时要谦虚、诚恳,一般不漫天要价。

3、用种

一般养过几年鸽子的鸽友棚中都有好鸽子,但有人经常出成绩,有人偶尔出成绩,有人不出成绩。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用种问题。用种涉及到配偶的选择和配对时机的掌握。

常听到这样的事:同一羽鸽子在甲棚中不出成绩,到乙棚中出了很多成绩;同一对配偶今年出了冠军,明年出的鸽子不回。这就是配偶的选择和配对时机的问题。

笔者认为最实用的办法是采取一雄多雌同时配,一雌多雄轮换配,短短长长,短长配,少出重质放着看。一对合配的种鸽,能出1/2的好鸽就很难得了,但1/2并不意味着出两羽鸽子就有一羽好鸽子。

1/2只是一个出好鸽子的概率,即可能性。只有在出的子代鸽数量很大时,才有可能出的子代鸽有一半是好鸽子。

但具体到某一对种鸽,可能出10羽鸽有9羽是好鸽子,1羽差鸽子,也可能出9羽差鸽,1羽好鸽。

有一个关于奶牛的例子,说的是国外某奶牛场,某年出了100头子牛,有97头是公牛,而人们期望的是能产奶的母牛。出公、母牛的概率各为1/2,实际上的数字与概率相差的这样大!

这说明:养鸽要有耐心,只要是好鸽子,要坚信它终会出好苗,关键要在最佳时期配对、出幼。最佳时期就是种鸽智力、体力和情绪同时达到最兴奋期。明白了上述道理,就不会今年一对种鸽育出了冠军,就奉若神明,明年育的鸽都飞失,就马上淘汰了。

4、育种

育出优秀种鸽,是饲养信鸽的较高境界。要想育出好赛鸽,取得放飞佳绩,必须不断地引入异血,可最好的种鸽是谁也不愿出让的,即便有可能出让,也需要花费大价钱。最可靠、有效、实惠的方式还是自己育种。

育种的方式有三种:杂交、近亲提纯和培养种系。

杂交,甚至杂杂交在我们很多鸽友中使用,实践证明是可行的。虽然杂交可能遗传不稳定,后代差异大,但却很有可能获得杂交优势,育出超出父母的后代。注意到信鸽比赛的特征是只重视冠军,而不注意淘汰多少,且冠军的奖金通常占具总奖金数的30~50%,冠军鸽与一般获奖鸽的奖金相差百倍。

若参赛10羽鸽,有一羽获冠军,9羽全部飞失,也比10羽鸽全部归巢且获一般奖金强10倍!而且获冠军的影响也大得多。这也就是杂交、杂杂交能够在鸽界长期存在的原因。

近亲提纯是成熟鸽友采用的方式。模式是这样的:近亲提纯——杂交——再提纯——再杂交,循环往复。

但要注意的是近亲提纯绝不可以轻易实行,只有在鸽棚中出现了极优秀个体时,才能围绕这一优秀个体进行近亲提纯。

如母子、父女、全同胞兄妹配。这类交配属于极度近亲交配,后代差异极大,会出现一些种价值极高的优秀个体,同样也会出现较大比例的差鸽,这些差鸽既不能育种,又不能放飞。

极度近亲交配实际上是保种的一种方式,是将优秀竞翔基因进行短平快的浓缩、集中。再杂交时,获取具有杂交优势的赛鸽。此方法实际可行,避免了培养种系所用的较长时间和较大的群体数量及对遗传学和育种理论的深入理解。

第三种方式是培养种系,这是育种的最高层次。

信鸽种系的定义,并不一定非要象其它动植物那样严格,因为信鸽最大的特点就是比赛,而且代代都要经常获得高位名次,至于外表长相基本一致已退居为次要地位。

即品系的最主要特征是快速,定向基因遗传基本一致。培养种系是要在极度近亲繁育之后,筛选出来的具有共同特征的群体,在群体内部进行远缘选配,在世代中能经常育出高位获奖鸽。

要保证种群优良性能的世代连续性,而又避免退化,在育种中就要选择适当的近亲系数,而近亲系数的学习和掌握是需要一定的遗传学知识,这对于一般养鸽者较难掌握,而且也是成功的育种家秘而不宣的事情。

我国养鸽家高俊华先生在育种实践过程中,总结出两亲鸽中应无共同父母的近交育种方式,对于象叔叔侄女配、姑侄配、舅外甥女配、祖孙配等是可以的。

笔者经多年多方考证、深思及实践,认为到一定程度,上述配对方式有些过近,在孙代之间或孙代与重孙代之间互配会更好。

(未完待续)。

文| 宁夏 李鹤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