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19历史上的今天:中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

 积沙成塔0u3svg 2023-10-20 发布于天津

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取名树人。“鲁迅”是发表《狂人日记》时用的笔名,笔名还有唐俟、越客、随洛文等百余个,浙江绍兴人。

1881年9月出身于一个没落中的封建士大夫家庭。6岁入家塾,读诗书经传,但他喜欢野史、笔记,爱好美术。13岁时祖父下狱,接着父亲重病去世,家庭经济由小康坠入困顿,体验到人世的炎凉,社会的黑暗。他幼年时随母亲到乡下的外祖母家居住,和农民的孩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0.19历史上的今天:中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

1898年,他离家到南京陆师学堂读书,第二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铁路矿务学堂学习。这两所学校虽然办得“乌烟瘴气”,但他却读了许多宣传西方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书,接受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成为他当时反帝反封建的主要思想武器。

1902年4月,他到日本求学,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学习,积极参加反清爱国运动,写下立志献身祖国的《自题小像》。

1904年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原想从医学入手,促进人民对于政治改革的信仰。后因严酷现实的刺激,感到激发民众觉悟尤为重要,毅然弃医从文。

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俄国、东欧和其他一些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写了《摩罗诗力说》和《文化偏至论》等论文。

10.19历史上的今天:中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

1909 年 8月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教书。辛亥革命爆发,他以兴奋的心情欢迎和支持这个革命,可是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他深感失望,年底作文言小说《怀旧》,描绘了这场“革命”给地主豪坤造成的虚惊,而下层人民却漠然处之。

1912年春,应蔡元培之邀,到南京政府教育部任部员,不久,随部迁北京工作。他目睹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的丑剧,深感愤怒和苦闷,着手抄写碑帖和整理古籍,思索中国前途问题。

1918 年鲁迅感受到十月革命胜利这新世纪的曙光,积极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他参加了《新青年》的编辑工作。为了战斗的需要,鲁迅开始在《新青年》“随感录”专栏等处发表精悍锋利的杂文。

1920 年秋起,他还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校任教,编定《中国小说史略》、《小说旧闻钞》等。“五四”落潮期,他苦闷彷徨,但仍然进行韧性的战斗,写了短篇小说集《彷徨》和散文诗《野草》,还写了大量杂文对封建复古派的欧化绅士进行斗争。

10.19历史上的今天:中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

1925 年后主持与领导《语丝》、《未名》杂志,主编《莽原》、编辑《未名新集》;支持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运动。

1926年8月,鲁迅因受封建军阀和政客的迫害,南下厦门大学任文科教授,写了《汉文学史纲要》,编成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7年1月到广州,任中山大学教务主任兼文学系主任。“四·一二政变”中,因营救被捕学生无效,愤而辞职。

1927年9月底,鲁迅离开广州到上海定居,专门从事文学创作和文艺运动,开始了一生最光辉的战斗。

在1928年的革命文学论争中,他学习研究并翻译了马列主义文艺理论,主编《语丝》,与郁达夫创办《奔流》,编辑《马克思主义文艺论丛》丛书,与柔石等组织朝花社,出版《朝花周刊》、《朝花旬刊》。

1930年3月起参与领导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先后主编和与人合编《萌芽月刊》、《巴尔底山》、《前哨》、《十字街头》、《译文》等,并以杂文为武器,对胡适、梁实秋为代表的“新月派”,“民族主义文学”展开了坚决的斗争。

1931年,他和宋庆龄、杨铨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营救被捕革命者;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又是国际反帝反法西斯会议名誉主席之一。在粉碎国民党政府的文化“围剿”中,他成了共产主义的伟人。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因积劳成疾在上海逝世。

在宋庆龄主持的鲁迅葬礼上,人们用一面绣着“民族魂”三个大字的白旗覆盖在鲁迅棺木上。“民族魂”正是中国人民对鲁迅的最高褒奖,毛泽东同志对他的一生作出崇高的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