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弗洛伊德犯了一个错误,但你需要知道它

 依恋心理光之泉 2023-10-20 发布于安徽

知乎有人提问:心理学学科内部怎么评价弗洛伊德的理论?

我的回答如下,重点是第三部分。

一、对弗洛伊德的态度差异很大。

心理学有很多流派(说有上千个也不为过),各流派又有很多很多心理咨询师,特别推崇弗洛伊德的人并不少,特别讨厌弗洛伊德的人也不少。阐述自己或自己学的流派的观点时,用弗洛伊德的观点来做注解的见过,把弗洛伊德的观点拿出来对比嘲讽的人也有。

据我所知,法国精神分析领域,是坚定弗洛伊德理论不动摇的。在其他国度的精神分析领域(包括老佛爷的故乡德国),则各有特色,有的修正改良,有的迭代更新,有的另起炉灶。所以如果是在美国、澳洲留学的,对弗洛伊德好感不强是很正常的;如果是在欧洲留学的,对弗洛伊德的好感会强一些。

另外,在心理咨询中直接使用弗洛伊德的观点,可能会造成不小的麻烦。同行交流时,有个女生说自己之所以学了大量心理学知识,是因为几年前咨询时,咨询师跟她说,她的潜意识里有杀死妈妈的冲动,这句话把她吓坏了。后来她看了很多书,就是想搞清楚潜意识到底是什么,“当时我甚至想去医院做脑部手术,把自己的潜意识脑区切掉”她这样说。

二、弗洛伊德的价值毋庸置疑。

弗洛伊德作为开山鼻祖,对心理咨询界的意义无疑是不可动摇的。大家不太喜欢他了,并不是因为他不够好,而是因为继他之后,心理学领域的明灯人物实在是很多。相对传统精分来说,现代精分概念定义的内涵和外延把握得更精准;一些新流派则更有逻辑体系,或更简单易操作,或更方便做实验写报告。

现在很多人批评传统精分,站的立场是认为精分不是科学,不能证伪。但是融会贯通来理解精分,会发现精分中的很多概念,用科学的脑神经知识和认知心理学知识也是可以解释的。

比如传统精神分析有个概念叫“强迫性重复”,但是在认知心理学领域就找不到这个词的影子,在现代精神分析里也不太使用这个概念了。要充分理解这个概念,就要搞清楚强迫性重复是创伤场景的程序性记忆的提取,由于程序性记忆不同于陈述性记忆,它的提取过程并不需要被自我觉察,因为没法觉察,就没法控制,所以重复的时候(程序性记忆提取的时候)就显得很强迫,但是这个词跟强迫症一点关系都没有。

程序性记忆常用的例子是骑自行车,你小时候学会了骑自行车,几十年后,胳膊腿还利索,拿着自行车还是会骑,不需要回忆小时候骑自行车的步骤,第一步怎么样、第二步怎么样,而是直接不用动脑子就会骑了。“强迫性重复”常见于解释与父母的关系,在婚恋对象上的重现,比如男生小时候讨厌强势的母亲,长大后找的对象跟母亲差不多,这是因为对这种关系模式很熟悉,就像拿到自行车就骑一样,见到这种女生,程序性记忆自动启动,情感投注自发就产生了,亲密互动的驱力就产生了。

说到证伪,其实越复杂的东西越难进行实验设计和控制变量,混沌系统和复杂系统也是很难证伪的。人心的复杂,能被实验控制好变量吗?现有心理学的实验几乎都是并不足够严密的准实验,结论也不足以覆盖人心的知、情、意,还有那难以测度的灵魂。容易符合科学体系的,是行为主义、认知主义、认知行为主义等,其他大量的心理学流派可能都不容易纳入现代科学体系。

三、弗洛伊德的部分概念值得修订。

现代心理学不太运用弗洛伊德的一些名词概念了,比如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那是因为有了更精细的概念来描述了,并不代表弗洛伊德错了。

批评老佛爷核心观点的人,常见的是批评老佛爷太重视性本能了,比如阿德勒就提出要用“摆脱自卑感的补偿作用”来代替性本能。

但是把性本能的定义进行修正,又可以是个让人可以接受的概念了。目前大部分人听到的性本能,都不是字面意义的性冲动本能了,比如心理学教科书一般解释为“泛指追求快乐的本能”的,但是最开始弗洛伊德确实是这样看的。

性本能指与性欲和种族繁衍相关的一类本能,其作用是保存种族,繁衍后代。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一种原欲、一种力量,他称为力比多(li-bido),表现为性的冲动,寻求快感的满足。性本能论认为人类性行为像动物一样来自先天遗传性状的理论。

性本能理论相信性冲动与性活动源自“生物力”,或称为“先天释放机制”,是一种生物界普遍具有的合目的性的天然现象。反对性教育的无师自通论便取自性本能论对人类性能力的估计。大多数生物学家均从自身所从事的学科的知识结构与思想方法出发而持本能论观点。C.R.达尔文著《人类的由来与性选择》一书大部分篇幅是写动物的性本能与性行为,并把它们同人类的性选择相映照,以至近乎把人类的性本能与动物的性本能看做同一事物。S.弗洛伊德的精神动力学与泛性论学说,也立足于生物学,认为人类的性本能比动物强烈得多,且有多种表现形式,超越了动物所具有的周期性,是高等动物望尘莫及的。西方另有许多学者不同意把人类性活动与动物的性行为混为一谈的观点,对性本能论有各种修正或加以否定。他们认为人类的性行为除了梦遗(见遗精)外,是在有意识参与的清醒状态下乃至在特定理念支配下进行的,往往经过深思熟虑,再三推敲权衡而后发动。不管怎么说,人与动物在性行为选择上有很大差异,不单纯受性激素与有无性对象所左右。人类精神文化发育形成驾驭性冲动的某种自觉,可以受某种信念驱使,不同程度地制约来自原始性质的本能驱动,严格地管束自己的性冲动。久之这种管束也可能习惯成自然而不觉得难受,显示出性本能的淡化或异化。社会化完善的人,本能性质的性兴奋常能循规蹈矩地活动,如对婚姻外的异性,即使相当中意也不会轻易地释放冲动。但毕竟由于人性中也存在动物性因素,人类与动物的相像之处终究使性本能部分存在,A.H.马斯洛认为人类具有动物性本能的一些残余。绝大多数具有不同信仰的个人,在性意识领域中似可不同程度地感受到抗拒社会文化约定的性本能性质的驱力,特定条件下这种冲突可以相当激烈,以致引起焦躁和痛苦。对人类的性本能应当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加以认识与分析,对它过度的肯定与否定均非客观态度。

作为一个治疗精神疾病的医生,弗洛伊德创立了一个涉及人类心理结构和功能的学说。他的观点不仅在精神病学,也在艺术创造、教育及政治活动等方面得到广泛地运用。弗洛伊德和他的孩子论点已被后人所修正、发展。人们认识到,人类的行为不仅是由性欲所支配,社会-经济因素对人格的形成、教养对本性也都起着作用。虽然弗洛伊德学说一再受到抨击,这丝毫无损于他的形象。他卓绝的学说、治疗技术以及对人类心理隐藏的那一部分的深刻理解,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由他所创立的学说,从根本上改变了对人类本性的看法。

本人青睐依恋理论、客体关系理论,常年关注缺爱心理现象,对弗洛伊德的性本能,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相比于认为弗洛伊德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我倾向于认为:弗洛伊德的观察分析能力很强,他眼里,大家确实有强烈性冲动。

其次,我提出一个大胆的假设:弗洛伊德可能把某种东西与性本能混淆了,所以认为每个人都有强烈性冲动,而事实上并不如此。

最后,当我发现依恋系统和性系统的行为模式有如此相似乃至雷同的时候,我似乎明白了弗洛伊德弄错了什么。

弗洛伊德作为成人,在自我觉察时,把性欲和繁殖欲掺杂进自己的依恋需求,是很正常的事,我们成年人在描述爱与性的关系时,也常会说情欲交融,“有爱才有性”或者“有性才有爱”之类的。

由于依恋需求和性需求的现象如此相似,所以弗洛伊德很可能把观察到的依恋现象也解释成了性需求现象,以至于看到婴儿吸吮母亲的乳头时,也认为婴儿是受性本能趋势,婴儿的口腔有性快感。

依恋理论的奠基人鲍尔比(Bowlby)说:依恋是"从摇篮到坟墓"的终生现象。我们每个人从常识和经验也能认同,爱的满足是每个人从出生到成年再到老年,都发自内心渴望的,而且是一直很渴望的。

从缺爱的现象来看,不少缺爱者也阐述过自己的这一心理混淆现象:自己其实只是希望对方来抱抱自己、安慰自己,对方却理解为想要发生性关系。

所以,从修正的角度来看,如果弗洛伊德把“性本能”改为“依恋本能”,或者“爱本能”,一切似乎就更倾向于完美了,反对他的声音也会消除大半。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