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约车的下半场,从腰部平台扎堆上市开始

 数读网约车 2023-10-20 发布于四川

过去的这一周多时间,万顺叫车、如祺出行先后传出上市消息。

在行业普遍不景气的当下,网约车平台的融资上市,既是中国网约车上半场的顶峰,也是行业走向下半场运营精细化、运力合规化的标志。

中国网约车的下半场,从如祺出行、T3出行、曹操出行、万顺叫车等网约车平台的扎堆上市开始。

01

8月14日,万顺叫车与SPAC公司(美国特殊目的收购公司)ATMV宣布签订业务合并协议,预计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或2024年初完成。

业务合并完成后,ATMV公司预计将以万顺科技之名运营,并继续在纳斯达克上市。

根据协议,此次交易万顺科技的估值约3亿美元。

8月18日,港交所披露如祺出行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

2019年6月诞生至今,如祺出行累计获得三轮融资,上市前夕完成B轮融资后估值为53.6亿人民币

02

T3出行、曹操出行、享道出行等几家背靠主机厂的出行平台,也先后传出IPO消息。

2021年10月,T3出行完成77亿元A轮融资,估值约240亿元人民币

2023年7月,T3出行完成10亿元A+轮融资,并在推动pre-IPO轮融资,计划在融资完成后启动IPO并实现港股及A股发行上市。

早在2021年9月,吉利控股的曹操出行就传出上市计划。

2018年1月,曹操出行完成10亿元A轮融资,估值超100亿元人民币。2021年9月,曹操出行完成38亿元B轮融资。

目前,曹操出行还考虑在IPO前进行融资,上市事宜还处于初步阶段。

2020年底,享道出行完成3亿元A轮融资。2022年8月,享道出行完成10亿元B轮融资,估值达到10亿美元

享道计划在未来3年内适时启动IPO计划,剑指“全场景出行平台第一股”。

03
网约车是一个看重规模效应的行业,没有规模用户体验就跟不上。
在商业法则“大鱼吃小鱼”的角逐中,赛道上的腰部玩家将进入多轮厮杀以站稳脚跟。
此时,上市就成了一件有着诸多好处的事情。

首先,上市后可以获取更多的资本助力。在获得融资后,能够加大司乘两端的补贴力度,从而推动市占率更上一层楼。

其次,上市也能使平台获得更高的知名度,提高用户增长,毕竟上市公司的公信力总是要好一些。

网约车不再是野蛮生长跑马圈地的生意,而是已经进入了合规化运营、精细化运营的下半场。

对网约车腰部玩家来说,业绩还在增长,但巨额亏损和负债也在并行,急需借力资本改写现状。

此时,IPO上市、回血补充资本,也就成了还无法自主“输血”的平台们的必然之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