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代的“装饰玉器”:(6)玉带钩「四」

 芝润斋 2023-10-20 发布于江苏

明代嵌宝玉带钩

3.汉魏玉带钩,基本继承发展了战国式样和技法,使用上更加普遍化。

数量较多,形制各异,带钩在汉代人的服饰上成为重要的装饰物。

西汉铁芯玉带钩

有的钩首,已经不直接扣系腰带另一端的穿孔。

而是在腰带一端系上玉环,让带钩首与玉环相扣衔。

西汉玉带钩

曲棒形带钩在汉代多有发现,选料讲究,琢磨光滑精细。

其它类型与战国基本相似,钩面浮雕螭纹的形式,则从汉代开始兴盛起来。

东晋玉带钩

魏晋南北朝时,玉带钩仍有出土,数量明显减少,可能由于带扣的普遍使用。

从出土来看,此时带钩正处于衰退阶段,实用意义已经不大…

南宋玉带钩

4.唐宋时,又出现了一些鹿首和花形带钩,工艺精巧,琢磨细致。

大多均属小型类带钩,说明带钩从腰带的系物又转向它用或作“衣钩、襟钩”等用途。

元代玉带钩

5.元明清时期,玉带钩的制作开始回升,尤其是明清两代。

数量剧增,但并不像前代所被人们广泛使用。

明代玉带钩

而是成为了上层统治阶级,及文玩雅士们的把玩品。

明清带钩,选料严格,琢磨更加光润细腻,造型多为长条形。

明代玉带钩

明代带钩的钩头多为龙首,较元代宽短,略呈方形,鼻梁下凹。

双眼凸出,有的为管钻而成,有的钩头还有较为写实的“马、羊、鸟”等。

清代玉带钩

清代带钩的钩头,龙首前额隆起呈瘤状,颈部弯曲较小。

并多呈孤形,嘴宽且短,不像宋元时的方折角度。

清代玉带钩

此时带钩多“青玉、白玉”等,玉质优良,整体造型较大且规矩。

轮廓线条柔和流畅,琢磨细腻,图案十分丰富多彩,大多有喜庆吉祥之寓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