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建筑布局的礼法制度

 古建秦 2023-10-20 发布于重庆
古建筑等级森严,建造布局上都按照一定的制度规定来建造。很多制度在朝代更替中传承发展了下来,有的制度消失了产生了新的规定。本文介绍曾出现对古建筑布局有影响的一些制度规定。

三朝五门
周代的宫殿建筑制度。所谓三朝,即周王有外朝、治朝、内朝三朝,外朝是周王举行各种会议的场所;治朝为朝廷全体官员办理政务的地方;内朝则专用于周王解决本宗族内部事务。北宋聂崇义的《三礼图》记载,三朝建在宫城的中轴线上,前后依次排列。所谓五门,是指周王的宫城有五道宫门,《礼记·明堂位》中载:五门即皋门、雉门、库门、应门、路门。也有称三门的,但一般通行五门之说。三朝与五门合称“三朝五门”制度。汉以后的各代皇帝穿凿附会,在建造官城时,往往效仿周代的“三朝五门”之制,如清代故宫的三大殿即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则是附会“三朝”所建。

图片

太和殿(图源故宫博物院官网,仅用于学习交流)

图片

中和殿(图源故宫博物院官网,仅用于学习交流)

图片

保和殿(图源故宫博物院官网,仅用于学习交流)

两阶制 
古代礼制性建筑部分,即正殿或正房砌筑两道台阶,正殿或正房多坐北面南,两道台阶自然就分为东西阶,东阶亦称阼阶,是宅主人专用台阶;西阶亦称宾阶,宾客由此进入房屋。据文献记载,“两阶制”始于西周,终于宋金。“两阶制”的出现,除历史文化原因外,还受建筑布局的影响,早期建筑为偶数开间,柱子必然位于居中位置,而中柱则是古人祭祀的,所以在中柱设立台阶并不方便,于是出现了以中柱为中心建立两阶的做法。

图片

两阶制

左祖右社 
《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原周王城的规划布局,左祖,以宫城为中心,在其左侧设祖庙,以祭祀先祖;右社是指在宫城的右面建社稷坛。“左祖右社”的建筑布局,是由周宗祠的左昭右穆制度演化而成的。太庙即祖庙,历代帝王十分重视太庙的建设,经过发展,左祖成为“庙祭”的定制。社稷坛是社坛和稷坛的合称,社者,土地之主;稷者,五谷之长。古代将农业视为立国之本,所以社稷又为国家的代称。明代恢复周制,在宫城的左右两侧,按“左祖右社”定制布置建筑。

图片

北京明清太庙全景(图源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官网,仅用于学习交流)

图片

社稷坛(图源中山公园官网,仅用于学习交流)

城隅之制
古代文献中记载的筑城制度,《考工记》记载:“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
宫隅与城隅均为城墙的拐角,此处是结构最为薄弱的部分,也是防敌御寇的关键所在,所以常建楼筑台于此。雉,指版筑夯土墙的面积,高一丈,长三丈。据考古发掘,汉代边塞城池,其拐角处均有斜出的角台、角楼;宋《武经总要》中对“城隅之制”中角台和角楼,大约分为圆形与方形两种;元以后城垣之上建方形角楼成为普遍现象;现存明清时期的故宫角楼,是周时“城隅之制”的延续与发展。

图片

故宫的角楼(图源故宫博物院官网,仅用于学习交流)

前堂后室
古建筑使用功能在室内平面上的分布。发现于西安半坡遗址的大房子,最早表现了“前堂后室”的设计思想,其室内分为四个空间,进门是一个大空间,后面出隔墙分为三个小空间,关于这四个空间的分析,一般认为出于公共活动和私密生活而划分,即小空间为主人起居之用,大空间可能是氏族聚会的场所,基本形成了在前的“堂”与在后的“室”组合的“前堂后室”格局。对后世宫室总体规划影响深远,这种影响在民居房屋建筑中得到发展。

图片

半坡遗址复原图(图源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官网,仅用于学习交流)

前朝后寝 
古代宫室建筑的总体布局,即在整体建筑落中,处于前面位置的建筑,多为处理政务的场所,而在后的建筑,则为生活起居的卧室,古建筑学界常称之为“前朝后寝”制度。此种布局源于氏族公社时期的“前堂后室”原始做法。朝与寝的功能使用与建筑区划,在商代中期的盘龙城宫殿中表现得最早,也最为明确。中轴线上有三座建筑,这三座建筑是室内“前堂后室”布局,向多座单体“前朝后寝”式建筑的过渡。如今的故宫宫殿便可以看到这个制度的发展。

里坊制
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古建筑布局制度规定,而是一种建造城市规划制度,在我国古代建城规划中曾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唐六典》中记载:“两京及州县之郭内分为坊。”可见“里坊”制度在唐代的普及程度。坊之间由高墙隔开,并辟有“里坊”门,形如棋盘,星罗棋布,实际上是一个个的小方城。“里坊制”可追溯到春秋时期,根据《管子》和《婴子》等文献记载,当时各诸侯国,已经实行了以“闯里”为居住单位的形式,“闯里”就是“里坊制”的前身。汉代长安的“闻里”有160个;至唐代“里坊”均有专门官员管制,实行宵禁;“里坊”制度至宋代解体;元以后虽然也称“里坊”,但“里坊”式的城市区划已经取消,“里坊”建筑没有保存,但现在在一些唐代的壁画及遗址中还是可以看到的,尤其唐长安城。

图片

唐长安城平面图

由此可见,古代无论是建造一座城池、宫城、民居,布局上都有着一定的制度和规定,这大概也是如今我们可以直观看到古建筑或者遗址森严有序的排布,不同地方的同类型古建筑,在布局上类似,当然又有各自的特点。

图文来源:网络、《中国古建筑名词图解》、故宫博物院官网、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官网、中山公园官网、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官网遗产保护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