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制革与皮件

 苏迷 2023-10-20 发布于上海
《姑苏晚报》2023年10月20日 B07版

  文/图 华致中

  一

  制革业与皮件业,堪称苏州手工行业的一朵“并蒂莲”。前者,将动物生皮鞣制成熟皮;后者,将经鞣制的皮子再加工做成所需生活用品。《天工开物》载:“麂皮去毛,硝熟为袄裤御风便体,袜靴更佳。”

  苏州制革业(旧称硝皮业)历史悠久。相关碑文记载:硝皮业行会组织“允金公所”,始创于清康熙年间,重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会所坐落于桃花坞龙兴桥11号,占地二亩并建有戏楼、关帝殿和配楼等建筑及相关设施。因制作硝皮使用的传统工具酷似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大刀,又缘关公“忠义、仁勇、诚信”,故关羽历来被视作祖师爷供奉。当时,从业者皆是南京江宁籍人,主产品为“烟火皮”。晚清时期,苏州硝皮业发展更快,皮坊已有10余户,规模较大的有位于齐门的“糜镒源”“同升源忻记”,桃花坞龙兴桥附近的“王隆兴”“孙铨泰”和桃花坞东巷的“焦升兴”等。

  这个时期,苏州已出现皮件制品专业机构。专事皮业的“元宁公所”就位于阊门内下塘街官宰弄9号。咸丰十年(1860),来自南京上元县和江宁县的皮货商人合建此公所。后毁于战火。同治十三年(1874)重建。该建筑坐北朝南为一路三进平房。第一、第二进都是四开间,其中第二进大厅为扁作雕花梁,有翻轩,在大门前东南方转角处存有花岗石质刻“元宁公所”界石一方,为皮革业行业会所所在地。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苏州商人黄驾雄在观前街施相公弄口,开办苏州第一家皮鞋店“萃盛祥操衣鞋帽店”。11年后歇业,改做印刷业。

  二

  民国初期,随着从国外引进栲胶和红矾钠等制革鞣剂,制革硝皮从“烟火皮”单一产品向多品种发展。出现了以栲胶为鞣剂的植物鞣制产品“鞋底革”“夹里革”,以红矾钠为鞣剂的矿物鞣制产品“鞋面革”等。1931年,制革业同业公会诞生,会址设在祥符寺巷内。4年后,业内作坊扩展至53户;涌现出一批影响较大的皮坊,如齐门“同升源”“陆顺兴”,桃花坞河东(西)巷“焦升兴”“艾盛兴”“张源记”“孙福兴”“同义兴”“协盛记”,桃花坞龙兴桥畔“孙铨泰”“葛裕盛”“李顺记”“张盛昌”“陶德兴”等。此外,“柯元昌”皮坊异军突起。此皮坊由福建人柯经洛于1934年创立,打破了苏州制革业由南京人一统天下的格局。不久,行业内形成龙兴桥“京帮”、半塘“闽帮”和朱家庄“绍帮”三足鼎立的局面。1945年,全市制革作坊(铺)已达80家。与此同时,该行业内的职工工会在数年内也相继成立,包括皮箱业工会、革履业工会、制革业工会等。这些劳工组织的建立,对于业内人士交流知识技能、联络彼此感情、改善劳动条件、维护自身权益发挥了很大作用。

  传统制革生产,全靠手工操作,劳动环境与过程充满“累、脏、臭、湿、苦”。操作流程为三个阶段:一,准备阶段。板皮浸池——手工刮皮——裸皮浸灰——手工刨皮。二,鞣制阶段。缸内脱灰软化——鞣制染色。三,整理阶段。上光——钉皮——推皮。主要产品“烟火皮”的特质是牢固耐磨,常用作制鞋材料。其中,黄牛皮可制成“子儿皮”,用作钉鞋的鞋面材料。狗皮或羊皮可制“夹里皮”,用于鞋子的托底材料,软而耐磨、牢度好。“白皮”以水牛皮、石灰、硫化碱、绿矾、醋酸碱为原辅材料,成品系白色硬皮,故名。“鼓皮”始于光绪年间,此产品长期在枫桥、西津桥一带生产。“鼓皮”系乳白色半透明状的成革,弹性好、牢度强,适用于相关乐器。“拷底革”为黄棕色硬皮,常用于马鞍、鞋垫等。湖羊皮服装和手套革由“绍帮”始产,性能好,具弹性和张力;“鞋面革”亦由“绍帮”首创,粒面细、弹性强、款式多,被广泛用作鞋类面料。

  三

  旧时,制革业的供销方式颇具玩味。毛皮收购以牛、狗、羊、驴、马、骡、猪、兔等的皮类为主。民国初年,市郊枫桥与白马涧一带,有专门从事此副业的乡人,以船行水网向四乡收购。然后送往城内外相关皮坊。而皮坊业主并不需要外出采购,只要事先和商贩洽定,一手交货,一手交钱即可。上世纪三十年代,城内出现了“毛骨货栈”收购店,成为挂钩定购的中间店坊。其时,位于阊门外吊桥的“彩云楼茶馆”,于每天上午、下午的茶市上,成为皮坊、毛骨货栈、皮鞋业者集中喝茶谈生意的场所。汤家巷内茶馆也是业内老板生意接洽地之一。至于成革销售,最初由买主上门,1920年后,阊门内出现了由中间商人开设的发行所,俗称折皮店。上世纪四十年代,东中市和西中市共开设8家制革发行所,如“同兴”“糜德大”“李顺记”“史盛兴”等。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旧时,皮件制品比较昂贵,属于奢侈品,令多数家庭对其可望而不可及。由于苏州邻近上海,皮件制品业有较快的发展。据1932年7月出版的《中国实业志》记载:“苏州方面亦颇发达,自民国四年戎镒昌开办以来,苏州皮件业同业共有四十家。制造上主要有皮箱、皮鞋和皮件三种,范围以戎镒昌为最大。”当时规模较大且有影响的皮件店有:戎镒昌、泰山、中益、孙源隆、新新、万泰顺和振昌7家。这些店相对集中于中市街(现为东中市与西中市)和下塘街、石路一带。至于观前街商市的崛起,那是以后的佳话了。

  皮件大类包括皮鞋、皮件制品与皮箱。其中皮件制品又分软件和硬件。软件为日常民用品,包括:皮裤带、皮手套、腰袋夹、票夹、女式拎包、公文包等;硬件亦称军用皮件,品种有:枪壳、刀壳、子弹带、军用背包、马鞍等。皮箱类包括宽盖、宽盖包角、新式宽盖、圆角、四面圆角、衣箱、黄白漆平盖、红皮平盖、和合包、航空包和药箱等10多类;至于规格上更是多种多样。皮箱业中,不仅有新皮箱制造业者,还有专事旧皮箱翻新的手艺专业户。此类匠人靠身怀祖传一技之能立足社会,在皮箱市场上牢牢占据一席之地。对许多用户来说,旧皮箱翻新经济实惠。大凡老一辈的苏州人,都会记得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仍有此业存在且生意不错。

  那时的皮件经营方式,大致有三条渠道:其一是资本厚、规模大的店铺,一般为前店后坊,自产自销,零售兼批发; 其二是有些店家由客户直接订货,通过批发或船帮代办转运到外地,由异地百货店经销; 其三是部分没有铺面的作坊,设摊叫卖产品。旧时属于高档生活用品的皮件制品,在闹市地段兜售很有销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皮件制品业和其它手工行业一样,迎来了新生。据1950年苏南商业登记统计,全市有皮件制品店坊54户。其中较有名气的店家是:观前街“戎镒昌”“泰山”,人民路“金刚”“中华”“光明”“黄万记”,阊门内下塘街“祥大”“新华”“金城”“三益”,东、西中市“荣昶祥”“孙源隆”,河沿街“中美”、河沿街内中同仁街“华昌”和桃花坞龙兴桥畔的“南华”。

  1956年1月,由14户个体皮件作坊(48人)组成“苏州皮革制品生产合作社”。社址设在东中市224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制革、皮件诸类制品社(厂)等几经拆拆并并,分分合合,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期,分为“苏州制革厂”“光明皮鞋厂”和“苏州皮件厂”。光明皮鞋厂生产的“海狮牌”皮鞋,名气响当当,曾被业内誉为“江苏皮鞋之首”,经济实惠的硫化皮鞋和晴雨皆宜的注塑女皮鞋,更是受欢迎的大宗产品。而皮件厂的出口皮手套,被中国轻工业品出口公司江苏省苏州支公司评为“信得过”的免检产品。虽是小商品,却对出口创汇影响颇大,产品畅销东北亚、东南亚及北欧多国。

  时过境迁,往日的苏州制革业与皮件业已不复存在,但它曾为老苏州增光添彩,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写下光辉一页。那些遗存的公所会馆,成为传统手工行业不可多得的“见证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