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材│温暖的力量——时事素材解读与运用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10-21 发布于甘肃
图片
图片
图片

女大学生雨天撑伞

送八旬老人

湖南长沙一位准备回家的85岁老人正冒雨赶路时,一把伞出现在了他的头顶:来自长沙理工大学的女孩张婷在下课途中,偶然看见了正在雨中疾行的老人,她不假思索,快步迎上去,将自己的伞移向老人头顶,“爷爷,走,我送您!”老人担心女孩淋湿感冒,婉拒女孩的善意,女孩不愿老人冒雨前行,坚持送老人回家。“我当时还没来得及问她姓名,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她,我很想向她郑重地道一声谢!”张婷在送完老人回家后,便匆匆离去,老人为表达感谢之情,手写千字感谢信,并在学校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转交给女孩。张婷感到有些害羞,“这只是一件小事,当时老人怕耽搁我的时间,特意走得很快,好几次还险些摔跤,我很感动。”

【素材解读】

小小的雨伞,不仅护住了女孩和老人,更护住了两颗真挚的心。在老人与女孩的善心之间,他们传递着人间大爱。此素材适用于善心义举、人间温暖等主题作文。

【运用示范】

善至为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女大学生张婷为落雨老人撑伞,风雨交加之间,善良之心却未曾淋湿。雨伞不大,只够遮蔽二人;宽宏善意,足以温暖人间,当社会凝聚更多的爱,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第564例!25岁的他

捐献造血干细胞

25岁的肖天是华中科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硕士,他在读大一的时候参加了无偿献血,并登记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今年2月,肖天接到湖北省红十字会骨髓库的电话,询问是否愿意为一名白血病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肖天感到激动又兴奋,但同时也有一丝担忧:捐献造血干细胞是否对人体有伤害。身为医学生的他搜寻了相关文献资料,并咨询相关专业的老师同学,最终得到肯定的答复——对身体健康的人来说,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没有太大影响。肖天还从医学角度跟父母进行详细解释:“我告诉他们,作为一名医生,能够救人时,必当挺身而出。”经过一系列的身体检查、沟通,医护人员顺利从肖天体内采集到321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浮液,用来治疗一名白血病患者,而肖天也成为全国第14939例、湖北省第56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素材解读】

25岁的肖天,捐献的不止是救人治病的细胞,更是他无私奉献、期盼延续生命之火的真心。此素材适用于奉献精神、青年作为等主题作文。

【运用示范】

青年能奉献、敢作为。25岁的医学硕士肖天成为湖北省第56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成功挽救一名白血病患者,并将生命的希望之火,延续至更多患者。他用青春和热血投身祖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典范。

这篇教师日志获赞百万!

州佛山90后女教师姚雅倩,在社交平台记录了自己与学生们的校园日常与感人故事。其中,一位男孩的成长蜕变,意外收获了上百万网友的点赞。男孩的梦想是当一名世界级拳王,但他极为厌学、逆反、爱打架,是别人眼中的“差等生”。姚老师并没有放弃他,而是用特殊的方式见招拆招。见到男孩打架,姚老师会让他和对方牵手、拥抱;哪怕只做对一道题,姚老师也会当着全班的面疯狂夸奖他:“你进步好大啊!你这次做对了1道题,下一次是不是能做对2道……”在这样的重视下,男孩渐渐有了存在感和成就感,他不仅融入班集体开始主动打扫卫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也被激发。毕业前,男孩写下了这样一封信:“姚老师,谢谢你,我这么调皮,你都没有放弃我,你是我的恩人。”他的梦想依旧是拳王,只是他的拳头不再朝着同学。

【素材解读】

姚老师的教育方式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正如这句话所说——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为姚老师点赞!你还记得那个影响你一生的老师吗?这则素材适用于因材施教、教育、榜样、成长等主题作文。

【运用示范】

读书渡己,教书渡人,教师的事业始终是对人的一生负责任的事业。一个好的老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领航人和榜样,足以改变学生的人生轨迹。这样的教师,是真正意义的教师,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技能的教学者。

“网言网语”侵袭青少年
话语体系

“栓Q”“你个老6”……互联网时代,网络流行词早已成为大家交流和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一些烂梗也混入其中,甚至成为青少年的口头禅,引发社会热议。有人说,孩子们喜欢说“网络烂梗”,是张扬个性,这些梗新奇、好玩,不必过于紧张。但总体来说,反对的声音更强,央视网和人民网就呼吁“不能让恶俗的网络烂梗毒害孩子”。语言对个体潜移默化的影响,看似悄无声息,却最是根深蒂固。也许“网络烂梗”有一天会自行消失,但青少年却可能将粗野变成为人处世的习惯和风格。从这个意义上说,反对“网络烂梗”,从根本上是在呼唤一个清朗的网络环境,这是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更是对未来负责。

【素材解读】

网络语言文字的变迁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过度滥用、肆意扭曲,必将影响汉语的正确使用,妨碍正常的交流与沟通,尤其是对少年儿童的语言文字学习,造成不可小觑的负面影响。此素材适用于守护传统、对文字葆有敬畏之心、价值观念、网络环境等主题作文。

【运用示范】

语言文字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需要继承,也需要创新。但网络语言文字的创新,绝不能盲目任性,而是应当“变而合规、创而有序、治而合德”。只有坚守汉语言文字的基本使用规范,抵制“网络黑话”等乱象,网络语言文字才能在继承中开拓创新的路径,在创新中维护文化的根基,最终为语言文字的发展、网络环境的建设贡献应有的价值。

(本文刊发于2023年11月)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